于俊萍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大因鎮于迪城小學,河北 保定 072550)
在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質量往往難以得到有效提升,究其原因在于學生在實際學習活動中興趣不足,而學生興趣不足的原因在于教師的教學手段不合理,難以調動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主動展開學習。小學生剛開始接受數學系統教育,在面對很多理論化的數學知識時往往只能運用生活經驗進行理解,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更偏向于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而對于自己不熟悉的、難以理解的知識部分則更容易放棄。針對學生的這種學習特點,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興趣開展多元化教學,充分激發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熱情,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培養孩子的元認知。
在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課前導入的方式影響著學生本節課的學習質量。合理的數學課前導入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速理解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在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情況下進行教學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但是在實際情況下,教師開展課前引導活動往往缺乏有效的教學形式,經常采用的是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的知識,然后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概括,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學習。這種導入方式很難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因此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數學游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課前導入,引導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主動展開探究。
比如在進行“位置與順序”這單元練習課的教學活動時,為了使學生清楚地理解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同時為學生營造一個游戲化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互動過程中學得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我帶領學生開展了“對號人座”的游戲活動:我引導學生將課堂上的小板凳排成六排六列,然后讓學生運用辨別出前后、左右及位置順序方向;此時我引導學生尋找座位:“請XX 同學坐在第二排第三列的位置上,大家以他為參考點。”然后我引導學生以參考點為基準,尋找左邊第二個位置,后邊第三個位置以及右邊第一個位置。
小學生在進行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活動時,往往會對理論性的數學知識望而生畏,一旦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困難就會放棄學習。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借助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法,為學生降低理論知識的學習難度,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開展數學理論知識教學時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設置趣味數學活動,以提高數學教學課堂質量。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年齡普遍較小,學習經驗和能力不足,也比較貪玩,對數學知識掌握不多,也缺乏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通過游戲與數學教學的結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體會學習數學的快樂,培養數學思維模式,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培養,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比如通過游戲“快樂加6 點”,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好1 一6 的撲克牌各4 張。在接下來的環節中老師進行引導,掌握進度。(1)4 人一組,先確定1 人當組長,組織同學維持游戲秩序。(2)組長給每人發一張撲克牌,先問第1 人還要不要再發,如果不要,再問第2 人、第3 人和自己。如果所要撲克牌上的數之和是6,則認為是“最大”,超過6 為輸,比6小時,大者為勝,得1 面旗,最后得旗多的為贏。對學生講好游戲規則,保證游戲順利進行。(3)每人都要在分發的表中做記錄,組長輪換,保證每個人都能參與到游戲活動中來。在合理有序的游戲中,學生通過游戲學習加法,還能在判斷怎樣組合能夠達到“6”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判斷能力,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模式,對關于和為“6”的加法有更加深人的理解。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習慣于用數學的思維思考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與應用能力。
小學生其實有很多的奇思妙想,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此進行有效激勵和規范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開發學生的智慧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讓學生對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進行單純依賴模仿和記憶。而是需要學生通過實踐,在游戲中合作,結合游戲的趣味性發現和掌握游戲中要表現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比如在教學過程中設計游戲,開心寫算式,準備好1^9 的撲克牌各2 張,進行游戲。(1)2 人一組,每人取1-9 的撲克牌各1 張。(2)每人每次從一9 的撲克牌中,任意選取兩張,要使這兩張撲克牌上的數之和小于10。(3)10 分鐘內寫出所有符合條件的算式,并在表中做記錄。(4)2 人交換檢查,寫對一道算式得一顆星,最后得星多的為贏。這樣的游戲,在兩個人的合作過程中還能培養合作能力,體現重要的團隊精神。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九張1-9 的數字進行“10”的加法,能夠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不斷探索、實踐和組合,讓自己的思維模式更加清楚和活躍,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是極其重要的一種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還讓學生更加具有緊迫感,改變學生拖拉的不良學習習慣,在具有挑戰和競爭意識的游戲環境當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意識,能夠給學生更加積極的學習暗示。教師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要重視公平性,確保游戲的公正與公開,這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游戲的樂趣。從而期待在游戲中學習數學知識,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在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興趣愛好,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通過將數學游戲活動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吸引學生參與游戲活動,從而使學生在寓教于樂的學習環境中主動展開對數學理論知識的解讀,養成全面的數學綜合素養,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