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俊雄
(上海電力大學,上海 200090)
要把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宣傳思想工作做強做實,就離不開把工作做進學生的心里。在這片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上,學生黨支部須直面學生的所思所想,把宣傳思想工作的一分一毫與價值引領掛鉤,大學生的思想正、意識清,宣傳思想工作自然就實起來強起來了。本文主要探討了高校學生黨支部宣傳思想工作實起來強起來所面臨的問題挑戰、理念嬗變和實踐路向。
新時期高校學生黨支部宣傳思想工作須適應國內外環境中的挑戰,然而其宣傳思想工作機制在直面多元社會思潮和多樣社會矛盾等方面還存在如下薄弱點。
部分群體中出現了價值理性的失落和人的物化、群已關系中人的原子化、道義主義的倫理式微,由此導致了人的交往的單向化,功利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物主義等思潮抬頭,個人追求奢侈的物質生活、妄想一夜成名的心態稀松平常,“佛系”、“躺平”、“蹲族”等流行語不絕于耳,一部分青年學生逐漸失去了精神追求等,這都成為了宣傳思想工作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學生黨支部在實際開展宣傳工作僅僅是一些新聞報道或轉發一些會議精神的學習通知,在輿論引導、精神塑造等功能上沒有充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新思想學習領會的覆蓋面不夠廣,沒有用好宣講團等機制充分發揮紐帶作用,二是宣傳策劃容易就事論事或悶頭蠻干,沒有根據學校、學院的發展愿景和戰略目標去設置議題、廣開言路,三是沒有整合“十育人”的資源,導致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作品來源單一,不利于支部充分凝聚人心。
1.教育獲得感缺失
學生黨支部的宣傳工作做得好不好,還得看是否能吸引學生自發參與活動、主動要求加入組織,而唯有讓學生實實在在地“得到”,才能實現這個目標。部分支部實際工作中往往“唯上不唯實”地策劃活動方案,強制要求學生參加做“演員”,過于注重拍照和做微信推送等表面功夫,而罔顧學生的實際需求,使得學生的心離黨組織越來越遠;另外,部分黨支部無論是運行機制還是應變措施都顯得僵化形式化,受教育者在被教育一通后經常覺得“不解渴”和“不知味”,遂失去了對黨組織的信任。
2.宣傳思想工作方式過于傳統
學生黨支部開展宣傳思想工作時,容易使用“曲高和寡”的引導方式,通知學生學但又不提供易上手的學習線索或親和的提示,諸如在網絡平臺一發通知讓人寫學習心得了事的現象屢見不鮮,這樣的宣傳思想工作略顯簡單粗暴、甚至有些大家長制的嫌疑。時代在變,任務在變,宣傳手段與渠道也在變。如何將宣傳思想工作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到學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體現出大眾性和廣泛性,增強吸引力、說服力的挑戰十分突出。
為保證高度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高校學生黨支部宣傳思想工作從“被動講政治”到“主動塑靈魂”,體現出更高政治站位的理念變化;宣傳思想工作從“單兵作戰”到“協同并進”,體現出“一盤棋”的理念變化;宣傳思想工作從“要我聽”到“我要聽”,體現出需求導向的理念變化;宣傳思想工作從“政令推動”到“創新驅動”,體現出謀變求新的理念變化。
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宣傳思想工作須引導學生在各種社會思潮的洪流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學會明辨是非,加強政治自覺,塑造挺拔靈魂。
1.思想武裝。學生黨支部要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抓好“兩學一做”“四史”學習等經常性教育機制,以黨校、“三會一課”等載體規范有序地幫助學生把握黨的重要思想之理論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歷史貢獻,理解和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人民立場、實踐觀點和辯證方法,進而推進學生價值觀培育。
2.文化引領。學生黨支部要明確價值導向,用中國特色文化來凝聚共識,用優秀文化產品提振學生的精氣神,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融入育人的全過程,為學生的人格發展提供道德養分,又如以鮮活體驗和理性認同厚植紅色文化土壤等等。
學生黨支部要緊跟大勢,不僅堅決貫徹黨和國家正確的教育方針與政策路線,也要融入學校發展的主軸,體現區域、專業特色,將立德樹人的理念貫穿到支部各項工作中。
1.擴展大格局。支部宣傳思想工作要始終圍繞校院兩級的中心任務謀篇布局、在關鍵節點發聲,不錯位、不缺位、不越位,堅定不移地在大思政格局中下先手棋,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大背景下打主動仗。
2.強化整體性。支部宣傳工作需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努力挖掘校內各部門和校外單位的育人資源,在育人的大局中下好“一盤棋”。
3.深化斗爭觀。支部宣傳工作要敢于樹靶打靶,以戰士的勇氣和擔當,舉旗幟、打頭陣,在思想輿論斗爭中善作善成,堅決向歪風邪氣發起沖鋒,在支部陣地中扛起社會主義的大旗。
4.治理現代化。支部宣傳工作既要守持真理,也要宣揚法理,不論想問題、還是辦事情,始終遵循相關法規和條例的原則和程序,堅持在現代化治理的軌道上運行,做到有理有據,不斷提升支部建設的治理效能。
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宣傳思想工作應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需求,一方面關照學生的日常所思,與其進行平等的對話;另一方面,根據新形勢新要求強化宣傳思想工作的服務功能,做到在服務中感染人、影響人和塑造人。
1.關照學生“好過”轉向“過好”的需求。當代學生的精神田地并不荒蕪,學生黨支部能夠提供的“精神養料”至少要比那些已有的“營養元素”更香更甜,才能逐漸成為學生腦中的“主菜”,我們要努力讓學生“好過”的日子中過好社會主義社會的每一天。
2.切中學生“參與”轉向“影響”的訴求。學生黨支部宣傳工作要緊密結合學生的所思所盼,不僅要提高他們的參與質量,在各種場合向他們講清楚黨和政府的政策措施,也要調動他們宣講黨和政府大政方針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自我價值的實現中成為能夠影響身邊人的一群人。
3.引導學生“利益”轉向“權益”的追求。學生黨支部宣傳工作要引導當代大學生的行動由利益促動向權益驅動,支部搞活動不能動輒物質獎勵,要找到學生個人發展與支部工作開展的契合點,活動的目的終究是為了學生的成長。
從黨中央層面看,宣傳工作已進入守正創新的重要階段,這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創新,高校學生黨支部作為黨的基本單元,無疑需要在價值輸出的手段上突破老思路、走好融合路。
1.既架“天線”又接“地氣”。黨一旦作出重要決策、實施重要舉措、舉辦重要活動、發布重要成果都是學生黨支部發起宣傳工作的信號,支部在擬定思想宣傳工作計劃時,應制作完善的“思想收納箱”,隨時接受新思想,開展新工作。同樣地,支部的思想引領、理論宣講應在學生的話語體系中尋求匹配的表達方式,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提高思想宣傳的親和力。
2.既講“段子”又放“片子”。對于出現的熱點問題、重大突發事件、深層次問題等,要善于編寫朗朗上口的口訣或是小段子,讓學生看得懂、讀得順、記得牢,也要舍得花力氣制作短視頻、小程序,盡可能地將相關內容的解讀貼上黨支部獨有的標簽。
3.既懂“藝術”又用“技術”。學生黨支部的思想宣傳工作一定離不開音樂、美術、書法、詩歌等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要從中西貫通的文化載體中找到思想宣傳工作的新天地。同樣地,要善用大數據、云計算、甚至是VR、人工智能等先進手段,加強對學生思想動態的分析,做到精準識別,精準施策。
習總書記曾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的講話中指出,新時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把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前提。為推動高校學生黨支部宣傳思想工作實起來強起來,必須圍繞大學生學習與生活面臨的價值選擇提供正確的引導和服務,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價值觀教育新模式、潤物無聲的日常教育管理及網絡思政教育等方式貫穿于大學生培養的全部環節。
高校學生黨支部宣傳思想工作在旗幟方向和主義問題上,倘若學生群體中出現了一些思想異動,比如個別大學生被挑撥在網上抨擊中國教育制度等現象,這就必須驚濤拍案、善于發聲,搶占輿論制高點,精準闡釋理想信念的精神內涵,同時將理想信念教育成果轉化為大學生干事創業的實踐動力。
1.理想信念的堅定離不開奮進新時代的思想旗幟。支部要組織學生認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二、三卷,等重要原著,觀摩《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馬克思是對的》《榜樣》系列等影視精品,在學原著悟原理中高揚奮進新時代的思想旗幟,從而堅定理想信念。
2.理想信念的筑牢離不開大氣從容的中國形象。筆者所在高校的學生黨支部組織黨員以自己的方式助力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管樂藝術節等國家級、上海市級各大賽事和展覽……學生通過沉浸式體驗活動更加立體地認識到了中國形象,從而筑牢理想信念。
3.理想信念的守正離不開科學有序的制度規范。支部的理論學習和宣傳工作須有一定章法:一是利用數字量化考核黨員經常性學習,如對學習強國平臺的使用采用月考、平時隨機抽查的方式;二是對黨員先鋒崗的具體內涵作定性定量的界定;三是做好支部宣講的年度規劃,引導學生首先過思想關,進而更好地練就過硬本領。
4.理想信念的傳遞離不開可親可敬的榜樣力量。近些年,“佛系”“內卷”“躺平”“蹲族”等網絡流行語在青年群體中成為了頻繁使用的詞匯,這其中投射出了他們消極的群體心理,黨支部必須及時對該思想糾偏,不僅將中央選樹的典型作為活教材一樣使用,引導學生能夠吃苦耐勞,而且要尋找“小切口”,發掘學生身邊具體生動的典例子,以可見、可學的榜樣標桿帶動人,傳遞榜樣的力量,塑造實干品格。
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宣傳思想工作與新時代價值觀育人模式有著內在關聯,黨支部思想引領的范圍、載體、形式與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主體、技術、功能在某種程度上對應起來。
理論教育方面,學生黨支部應注重交互共享,在師資隊伍、教學方法、硬件設備上進行智慧升級,從而實現理論教育內外部環境的雙軌運行,相應地,促使價值觀教育模式的教育主體、教育技術、教育功能的突變,實現其模式系統躍遷。
宣傳報道方面,注重宣傳受眾在知識習得、情感育化、意識塑造、理性引導和行為訓練等方面有通盤考慮,相應地,能夠形成一條完整的高校價值觀模式生態系統鏈條,價值觀教育中的學生、教師、學校、社會四大主體能夠實現線上和線教育體驗相結合。
輿論導向方面,利用多功能平臺集聚各類名師講堂、主題教育網站等豐富的資源,影音素材與行為數據等各種教育資源與技術集聚,實現自我價值發展;針對可能出現的負面信息,黨支部要用有效的流程與手段去控制,以實現對國家、學校和學生正當利益的保護,從而促進高校價值觀教育模式的可持續性發展。
高校學生黨支部面對的是青年大學生,其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須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把德育元素潤物無聲地嵌入到大學生的日常事務中去。
1.解決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相結合。比如,在面對畢業生黨員的就業工作時,黨支部也應對未就業的學生黨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一方面助其順利就業,也要順勢引導學生認識國內外的政經形勢,講清楚中國體制為大學生帶來的各種就業保障,從而強化學生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再比如,可以引導貧困生黨員思考對比中美的社會保障和救濟制度,進而把社會主義思想價值觀念滲入學生的思想行為中。
2.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在學生面臨困惑時予以循循善誘、有效啟迪,更要退后一步,給其一定的空間讓其自我成長。比如針對社會轉型、利益調整等方面的問題,要引導學生的心理預期,并推動其主動思考、不人云亦云,找到答案。
3.政治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堅持第二課堂與意識形態教育的深度融合,深挖各種文化資源,重點圍繞精神文化、學術文化、實踐文化、物質文化等等,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向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校園文化活動的滲透,讓大學生真正地接觸社會和了解社會。
在蓬勃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宣傳思想工作必須順勢而為,樹立互聯網思維,掌握新媒體語言,開展立體式宣傳,搞活新時代價值觀教育的網絡載體,推動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轉化為事業發展最大增量。
1.善用網絡技術。充分利用短視頻、手繪、動畫、H5、漫畫、融媒體專題、數據新聞等推出一系列品牌,助力支部的宣傳工作。
2.做強網絡平臺。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釋放強大正能量,進一步拓展全媒體時代宣傳思想工作的廣度、密度、深度,構成媒體傳播矩陣,讓宣傳思想工作的主題內容和傳播效果在現實社會和虛擬空間不斷延伸放大。
3.細分內容受眾。對不同學習階段和興趣取向的同學,分門別類提供有深度和廣度、可讀性強的內容,如“俠客島”“新華視點”,堅持對現實生活、社會現象、重大事件、歷史節點、文化熱點的解讀中,最終要歸于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等的價值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