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潔 奎曉艷
(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云南 昆明 650000)
要選擇具有豐富護理經驗的護士長擔任護理控制團隊的組長,對整個團隊的護理工作進行指導和管理,以此來評估護理工作,調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一步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
對團隊人員進行培訓的時候要設置科學化的培訓內容,要以晚期腫瘤患者的疼痛病理為基礎,總結疼痛藥物的藥性,分析癌癥疼痛護理和治療方案,研究疼痛護理方法和要素,掌握和患者溝通的方法,最終實現疼痛的評估和疼痛護理實踐技能的掌握。通過一系列的培訓,保證腫瘤科護理人員能夠掌握更為專業的護理知識,具備更為扎實的實踐能力,可以通過有效的溝通強化護患溝通。除了豐富培訓內容之外,在培訓方式上可以選擇網課或面授的形式進行,要在工作中穿插查房護理教學,實現理論和實際的聯系,以此來鞏固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
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治療方案一般按照三階梯方案來落實,這一治療方法能夠對患者病情的治療和后續的護理工作產生促進作用。腫瘤晚期患者第一個用藥階段一般使用的都是消炎鎮痛類藥物,用藥的第二階段主要使用的是弱阿片類藥物,用藥的第三階段使用的基本是強效阿片類藥物。在使用藥物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隨時觀察患者身體指標的各項變化,要注意查看患者外部的身體反應,防止藥物副作用的發生,影響人體的身體機能,保證護理工作中疼痛感覺的控制作用順利實施。
護理人員在指導患者用藥時,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要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服藥方法。護理人員要按照醫囑結合藥品特性和患者的身體情況告知患者在服藥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各類藥物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要告知患者按時、按量服藥,要隨時跟蹤患者的病情變化,將實際情況匯報給醫生,進而調整用藥頻率和數量;其次,要隨時觀察患者的用藥反應,在患者服用藥物后要分析其疼痛程度,隨時記錄患者的精神狀態、身體機能、心理狀況,根據這些數據的變化調整用量。醫生要對老年人、有特殊疾病的患者進行針對化的用藥,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1]。
晚期腫瘤患者的基礎工作主要包括輸液、皮膚護理和飲食照顧幾部分。對腫瘤患者來說,在進行靜脈滴注或者是淺靜脈的時候要盡量避免反復扎針,盡量通過規范的操作減輕患者的痛苦,確保輸液的安全性。晚期腫瘤患者因為長時間臥床且保持相同的體位會出現各種不良反應,有些患者在病情發展和治療的過程中會出現貧血、水腫等情況,患者家屬想要幫助患者移動體位會受這些因素的影響而比較困難。長期臥床的患者很容易出現壓瘡,在護理的過程中要盡量保持被服的干燥,要勤換床單,一旦患者出現壓瘡要及時處理。對于患者的飲食,要盡量告知患者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要多吃高纖維素和高蛋白的食品,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同時控制高熱量食物的攝入,盡量多食用一些好消化的蔬菜和水果,保證食物攝入的多樣性。
對于晚期腫瘤患者來說,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身體上的痛苦以及病情影響的心里的痛苦,一般晚期腫瘤患者的內心都比較苦悶,但為了不讓家里人擔心,他們還暗暗隱藏自己的痛苦,不想讓身邊人擔心。護理人員要和患者家火速溝通,在特殊的節日關心患者的情緒變化,幫助患者恢復心里的平靜[2]。
患者的精神狀態會對治療效果產生重要影響,晚期腫瘤患者雖然治愈的效果微乎其微,但這個時期的患者依然需要外界的精神支持。晚期腫瘤患者在即將走入生命盡頭的時候,一般都會對自己的人生軌跡做以總結,有些患者會感嘆生命短暫自己還有很多夢想中的事情沒有去做,有些患者會唏噓命運無常,自己還沒好好感受生活的美好,也有的患者在人生走到盡頭之際更惦念身邊的人和家人,覺得自己離開之后家人會悲痛難過難以自持,這些情緒會讓患者出現恐懼、焦慮等不良心態。護理人員要和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生活軌跡,了解其對生活的期待,要知道患者在生命最后階段最想見的人,想讓哪位親屬陪在身邊,由護理人員和家屬盡量滿足患者的一切要求[3]。
對于晚期腫瘤患者來說,其疼痛感來自生理和心理兩方面,護理人員在對這部分患者進行護理服務時要盡可能地減輕其在治療期間的疼痛感,讓患者在人生的最后階段盡量少被痛苦折磨,這是護理工作的人性化發展目的,能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讓其更為坦然地面對人生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