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玲
(河北 唐山 063300)
為了有效協調和組織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單位的各種財務以及非財務資源都需要進行合理的分配、考核、控制,而企業的預算管理正好實現了這一點。通過預算管理,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使它們都發揮最大的作用,從而實現最大的利潤,因此,企業的預算管理有利于資源配置。
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是電力企業產權結構管理的發展方向。因此,企業的投資者群體就變得分散和多元化。從經營結果擴大到經營過程的控制和規劃,最后延伸到經營質量,是適應投資者的需要的。預算管理是出資人有效的監督平臺,是出資人履行職責的重要方式。對經營者業績的評價、考核和獎懲也需要預算管理發揮作用。
由銷售、采購、生產、盈利、現金流量等單項預算是全面預算的組成責任指標體系,影響著企業的年終獎懲。預算管理也是對各部門及每位員工的業績進行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有利于做到獎懲分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實現待遇公平。
在預算管理過程中,設計人員缺乏管理意識,許多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沒有統一的管理方式。這樣的固有缺陷導致設計預算中對資金的分配、投入、評估缺少嚴謹高效的管理,施工單位對設計方案理解不到位。因此,細化預算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推敲每一項資金的來龍去脈是設計單位的發展方向,施工單位對于設計方案應該深入理解、嚴格貫徹落實每一個細節,如此才能將預算管理出現的資金偏差降至最低。
目前,我國仍使用工程量預算模式作為電力工程的預算管理方法。這種方法將人工單價、原材料單價和統計資料作為預算基礎進行統計,顯然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所有預算都以統計數據作為基礎,必然無法反映出真實的工程造價,更無法適應現代化工業社會的發展需求,就更談不上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問題了。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方為了縮短工期,擅自修改施工方案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這不但破壞了計劃的科學性,為工程的安全性埋下隱患,更會使工程造價超出預期,導致工程經濟效益的降低,陷入施工與預算的惡性循環。對此,國家應完善相關制度,加強監督立法,加大懲罰力度,強化施工方的安全意識。
考核和獎懲機制落實不到位是很多電力企業存在的重要問題,造成責任人在遇到預算管理工作方面的問題時相互推卸責任,忽視主觀因素而過多地強調客觀原因,執行力度不夠,相關人員的熱情不高,從而使考核工作只能成為一種形式。
施工過程中,無論投資方還是承包方都必須加強預算管理,糾正隨時可能出現的預算偏差,實現資源利用合理化、經濟效益最大化。無論在設計階段還是竣工階段,都要控制整個工程項目的發展方向,保證其投資目標的可實現性。
在實際預算過程中,探討更有效的預算管理模式,一直是國內外專家的研究熱點。其中也有一些比較有成效的辦法,比如充分準備和儲藏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將原材料對工程預算的影響降到最小。這種在工程實施前就準備好所有材料的辦法要求施工人員對所有材料進行妥善看管和利用,盡量減少對原材料的浪費,這也符合可持續發展觀的要求。
開展全面預算管理,使高效、科學、有序的預算管理體系得以建立,完善預算審批制度,加強對各個環節的預算管理工作的控制和干預,整合業務、資金和信息,有效進行資源配置。電力預算執行的首要任務是建章立制,落實權責,從而保證預算管理的規范化和程序化,控制和堅強預算管理的執行,全面落實預算管理工作,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合理分解業績考核指標和資產經營對標指標,推行預算考核制度,實現責任層層傳遞。
結束語:隨著現代化建設不斷深入,電力工程作為經濟建設的基礎工程之一,必然會向社會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在建設過程中,應著力于電力建設工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基礎地位,重視其對于電力事業發展保障作用,通過各種措施保證電力工程的順利實施。只有完善成本預算管理體制,嚴格進行預算管理,才能不斷提高電力工程的市場競爭力,保證工程質量,實現電力工程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壯大。同時要立足實際,全面分析是設計與實際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探索電力工程建設中科學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實現預算管理價值的基礎上,達到工程預算與經濟效益的結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