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亞豪
(中共通江縣委黨校,四川 巴中 636700)
紅軍在巴中留下了大量的革命實物和寶貴的精神財富,近年來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陣地作用,為宣傳巴中促進巴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但還存在空間不協調難以形成合力、分工協作不充分、產業層次不高的短板。目前巴中的紅色旅游大多以單一的革命傳統教育為主,停留在圖文展示、櫥窗陳列、影像放映的階段,各紅色旅游景點間特色沒有凸顯,并且展陳內容重復較多,造成了游客參與度低、體驗感疲勞、駐留時間少的巴中紅色旅游發展現狀,更難以產生經濟帶動效應。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旅游的體驗要求也在提高,紅色旅游也是如此。巴中的紅色旅游在對于吃、住、行、游、購等方面要素把控,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餐飲特色、住宿條件、交通線路、景區品質、相關產品等等相對匱乏,導致紅色旅游融合發展沒有迸發出應有動力,成為推動地區發展經濟發展的增長動能。
2016年8 月3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印發實施的《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對巴中為核心的川陜革命老區有了明確定位:紅色文化傳承區和生態旅游目的地;保護開發紅色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推動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產業集群。2017年巴中市出臺了《關于加快紅色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以推動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區建設,并提出新創建以紅色文化為核心內涵的國家A 級旅游景區5 個,其中AAAAA 級旅游景區1 個,到2020年底,全市紅色旅游年接待人數突破1000萬人次,建成全國知名紅色旅游勝地。2019年10 月16 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對通江明確提出“川陜革命根據地核心區、紅軍烈士紀念地、黨的初心使命教育基地、紅色旅游目的地”的發展定位,極大地促進了巴中的紅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202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到國家戰略,將打造成除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之外的第四增長極,巴中正在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近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發《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今后五年全省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到2035年,四川革命老區將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其中川陜革命老區范圍涵蓋了巴中市所轄巴州區、恩陽區、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緊抓國家紅色旅游向上勢頭,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本著惠民利民的原則,優化旅游資源配置,提高文化創作水平,豐富巴中紅色旅游產品,努力探索“紅色旅游+”的道路。根據巴中實際必須清醒地看到,紅色旅游全面開花是不現實的,只有堅持以重點打造,進一步整合軟件和硬件領域已有的相關積累,帶動連線發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全面紅色旅游體系,堅持資源趨向效益、效益吸引資源的原則,廣泛探索建立合作機制,完善紅色旅游融合發展體系,共同致力于地區經濟發展。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底蘊,也是一個城市的氣質和靈魂。巴中的歷史悠久,文化積淀豐厚。對于紅色文化的研究,巴中有些滯后了,與中央蘇區、鄂豫皖、陜甘邊,閩浙贛等都有一定差距。要提升巴中紅色旅游品質就必須深挖川陜蘇區精神內涵,以少數帶動多數,讓巴中本地人都對巴中文化有所了解,對“川陜蘇區”紅色文化不再陌生。一是應該從教育開始抓起,開設紅色文化必修課程,讓紅色故事走進鄉村、走進學校、走進社區;二是加強基地建設,結合黨性教育、黨史、廉政、國防教育,館校共建,進一步發揮基地作用;三是積極組織、引導當地機關、學校、群眾參與,形成濃厚的社會氛圍。
1.國內紅色旅游宣傳影響
縱觀全國各大知名紅色旅游景區,其宣傳工作都做得非常有特色、非常成功、非常持久。重慶當年以“紅巖魂”持續幾年在全國巡演,引爆重慶紅色旅游在全國成為典范,并帶動紅巖連線、紅巖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興起,年產值過億;遵義紀念館近年以“偉大的轉折”為主題進行全國巡展,與茅臺集團合作進行宣傳,在全國的影響力迅速上升,景區游客量成倍增長;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以“照金精神”為主題持續開展了四年全國巡展,近幾年的游客量也是持續增長。
2.宣傳工作持續發力
從經驗看,宣傳工作越成功,游客增長量就越大,宣傳是撬動紅色旅游的杠桿,也是紅色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支點,做好宣傳工作是做好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的首要任務。一是借助主流媒體加大宣傳,進一步提升景區知名度;二是開展一些在全國具有引領影響力的主題活動(如2018年的尋找烈士后代公益活動、2020年的四川省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等);三是進一步加大文藝創作,持續開展巡展、展演(如《望紅臺》《我的兩萬個兄弟》等展演還需要持續開展);四是與各大院校、國內紅色聯盟緊密合作,努力推動研學旅游發展;五是通過紅后逐步擴大海外影響。
巴中作為“全國生態文明城市”,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在旅游發展中的優勢不言而喻。同時,脫貧攻堅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通過紅色旅游與鄉村經濟的結合,更能夠聚力鄉村振興,只有真正使老百姓嘗到甜頭,才能體現紅色旅游的政治本色。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這就要求堅持政府在產業引導、招商引資、激勵政策等方面下功夫,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將鄉村資源多元化利用,實現鄉村具有造血功能和發展能力,提前部署、科學謀劃,為貫徹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決策打好基礎。一是嚴格考察鄉村發展資質,摒棄短期利益與犧牲老百姓利益的產業,堅持可持續發展,積極吸納民營資本,讓有能力、有前景、口碑好的企業與個人進入優先參與鄉村經濟;二是將紅色旅游文化滲入鄉村發展,著重提高鄉村人員素質,提升鄉村旅游的服務水平,展現具有特色的鄉村文化;三是要破除固有市場限制,改變單一的鄉村經濟發展結構,豐富鄉村產品有效供給,使周邊鄉村圍繞紅色旅游點生產所需求的產品,促進產業升級,由粗放式的生產向深加工、精細加工轉變。
目前巴中紅色旅游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加快推進,隨著科技發展、智慧旅游興起等因素,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作為旅游行業的管理者和從業者,不應該被觀念所累、被市場所限制,應該積極探索紅色旅游和現有產業或未有產業的融合發展,形成高效分工、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相互融合、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態勢,為持續增長的紅色旅游熱潮提供良好的支撐基礎和條件。
1.增加紅色旅游信息傳播
《詩和遠方:文旅融合發展報告2019》顯示,在文化旅游整體熱度的增長中,紅色旅游熱度的飛速提升尤為顯眼。移動互聯網的活躍度逐日提升,在旅游選擇上大多數人都會先在手機客戶端參考。巴中市存在一些紅色旅游景點內容不充實且關注度不高的現象。針對這樣的現象需要成立專人專班疏通信息渠道,拓寬傳播途徑,充實紅色旅游內容,實現多渠道與游客溝通,并以市及以上區域為單位實時發布紅色旅游最新信息。
2.調整突出紅色旅游主題
面對紅色旅游發展,各紅色旅游點位的主題特色必須鮮明展示給游客,但經調研發現,各個紅色旅游點位內容大多較為重復。例如紅色方面軍總指揮部紀念館與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原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館展陳內容雷同較多,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紅色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展陳石刻標語與中國工農紅軍石刻標語紀念園有雷同,將帥碑林與劉伯堅烈士紀念館分別講授的微黨課《劉伯堅的紅色家書》《劉伯堅的家國情懷》也給人一種重復的感覺,除此之外在講解內容上也有部分重疊,這使得不少游客表示“這個我都聽幾次了”。面對這樣的局面,破局方式只有將所有紅色旅游點位統一進行規劃和調整。一是突出各點位主題,從主題上避免展陳內容的重復設置;二是將全市紅色旅游點位的布展內容精雕細琢,形成各有特色的紅色旅游鏈條;三是將各點位的講解內容加以優化,避免過多的重復內容,串聯各個點位從而實現有層次、有條理的文化感染。
3.實現產業融合深層發展
積極探索多產業發展模式,實現多重產業疊加發展,不僅要夯實地區經濟循環,更要拓展周邊地區及省外資源循環。如川陜革命老區的聯動,雖然巴中是川陜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但還有廣元、達州、南充、綿陽等市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也納入了川陜革命老區范圍,應該加強與這些市、與其管轄區縣形成紅色文化、地區產業創新發展的價值鏈條。考慮到巴中處于四川的東北部,與陜西毗鄰,還可以與陜南地區接洽,推動川陜邊地區共同發展。建議多采用企業化管理模式,避免政府過多干預,增加市場參與度,構建優良的營商環境,形成串鏈成網、以網構圈的發展模式。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區三地”定位,“川陜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我們從歷史上來講是確定的,是沒有任何爭議的;“革命烈士紀念地”巴中有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還有全國最大的將帥碑林,在文物上我們是具有優勢的;而“黨的初心使命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目的地”才是當前重點工作,因為基地和目的地是需要硬件設施做支撐的,全國紅色旅游景區數不勝數,這就形成了對比。
今年3 月,現任巴中市市委書記何平同志建議將大巴山干部學院列入全國黨性教育基地備案目錄,以此來吸引全國各地干部走進巴中,了解川陜蘇區,接受黨史黨性教育,進一步豐富全國黨史黨性教育內涵。實現這一目標,一是盡快高質量建成大巴山干部學院黃石盤水庫新校區,加快建設大巴山干部學院通江分院高明新區校區,除干部學院外還應該建立教育基地,從而擴大培訓承載量;二是對標全國知名干部培訓陣地,精心打造課程體系,既要有以川陜蘇區歷史研究為亮點的精品課程,又要與時俱進地圍繞新的主題開鑿理論課程,還要在現有基礎上不斷開發新的培訓手段,提升干部培訓軟實力;三是做到軟硬件科學搭配,這與上述突出紅色旅游主題如出一轍,客觀來講對干部培訓要求還更高于普通游客,所以更要科學規劃培訓點位,讓前來學習的干部真正感染和學到川陜蘇區歷史的精華。
結語:總的來說,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對城市文化、產業發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方面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巴中的紅色旅游研究和發展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些需要組織、宣傳、紀委監委、黨校、教育、群團、工會等黨政、部門、機關等各部門的共同努力,需要巴中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機遇,立足“一區三地”地位,加快建設巴中“三市兩地一樞紐”,大力推動紅色旅游融合多產業發展,需要巴中人民發揮革命精神,以“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姿態創造和諧幸福美好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