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霞
(中共太湖縣委黨校,安徽 安慶 246400)
前言: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鄉村與城鎮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鄉村的落后,不僅包括基礎建設方面的落后,還包括農民精神文明、鄉村管理體系等方面的落后。為了解決城鎮與鄉村差距擴大、鄉村無法充分發展等問題,習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黨解決“三農”問題的重點工作內容,是全面建設新現代化鄉村的基礎。
造成鄉村與城鎮發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產要素大多從鄉村流向城鎮、鄉村城鎮建設資金與技術分配不合理。從勞動力方面來看,近年來,為建設城鎮項目,鄉村中的青年勞動力外出務工越來越多,導致鄉村勞動力短缺,而一些優秀人才在擇業時也大多會選擇在城鎮工作,很少一部分會選擇到鄉村工作。從土地資源來看,由于城鎮建設不斷擴大,勢必要將一些原本屬于鄉村的土地規劃進城鎮建設之中,這就導致鄉村土地資源不斷縮減。從資金分配來看,鄉村的取款點覆蓋率低、信用體系不完善、全國涉農貸款占比低,導致鄉村資金不斷向城鎮流失,卻無法從城鎮回流[1]。從科學技術方面來看,向鄉村投入的科學技術遠遠比城鎮要小得多,科學技術大多服務于城鎮建設,就導致鄉村的現代化建設停滯不前。這些問題都是無法解決鄉村與城鎮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矛盾的關鍵所在。
在社會飛速發展,經濟建設不斷擴大的同時,國家也越來越注重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但由于有些鄉村地處偏遠,與外界溝通困難,消息滯后,導致鄉村的精神文明建設較城鎮的精神文明建設落后許多[2]。比如,一些農民無法擺脫迂腐的封建迷信思想,不相信科學技術,認為發展科技會破壞“風水”,拒絕國家政府對當地科學技術的投資,導致當地科學技術落后,與城鎮產生巨大落差。還有一些農民,相信“偏方”,即使自身病情嚴重也不愿去醫院治療,而是在家里用偏方為自己“對癥下藥”,這就使當地的醫療環境無法進一步提升,使得醫療技術停滯不前。一些鄉村的基礎建設也不完善,因此,農民的娛樂活動方式也大大缺失[2]。公共服務體系不完善,也使得鄉村的精神文明較城鎮落后,即使農民的精神需求提高了,但基礎設施跟不上,農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只能由高轉低,鄉村精神文明也只能退回到原有水平。
一方面,鄉村人才流失嚴重,青年人更多的選擇走向大城市的現狀,使得鄉村管理方面的人員老齡化嚴重、沒有活力、還在使用以前治理鄉村的方法。這樣即使鄉村振興策略在鄉村中實施,也無法得到預期的效果,只是為了實施而實施,而不是為了振興而實施。另一方面,科學技術多投入城鎮,使得鄉村管理無法實現信息化,管理方法落后,上傳下達的速度跟不上鄉村發展變化,無法以高效、便捷的方式服務于農民。鄉村治理體系不健全,是鄉村振興工作推進的阻礙之一,不解決這一阻礙,鄉村振興策略就無法真正有效地實施,就無法真正解決“三農”問題[3]。
隨著城鎮建設的不斷擴大,城鎮人口越來越多,這就導致國家發展重工業的核心逐步地移向鄉村[4]。即使現在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用來規范重工業企業排污排廢,但依舊有部分企業無視法規,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同時,農民在鄉村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農業。長久以來,我國因農業發展而興起的農藥、化肥存在濫用的現象。同時,由于農民選擇種植農作物時,往往以當時市場物價為選擇標準,忽略了當地生態環境是否適合種植該種農作物,土地生態因此而受到破壞。除重工業排污與農業濫用化肥的現象會破壞鄉村生態環境以外,鄉村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也有待改善。鄉村生活垃圾亂放,無人處理,環保意識薄弱都會破壞原本良好的鄉村生態環境。
習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后,不管是國家還是企業,都應將部分目光從城鎮轉移到鄉村。在不打亂城鎮建設的同時,加強鄉村農業建設。優化發展農業項目,可以從農業融合產業入手,對于種植業來說,肥料是生產過程中重要的生產材料之一,對于畜牧業來說,飼料則是重要的生產材料,將兩者資源置換,將種植業生產的農作物作為畜牧業的飼料,將畜牧業動物產生的糞便作為種植業的肥料,就能實現兩種農業產業的利益最大化。在勞動力方面,國家應提高鄉村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鼓勵青年群眾在鄉村建設方面的創業項目,使青年人主觀上愿意選擇鄉村工作,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工作當中。在土地資源方面,國家政府應將一部分的城鎮建設重心轉移到鄉村,這樣并不是限制城鎮發展,而是在城鎮發展的基礎上,更多地關注鄉村的土地建設。要讓鄉村的土地應用于鄉村,發展有利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產業。在資金分配方面,國家要在鄉村投資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興建鄉村銀行,鼓勵銀行方面出臺有利于鄉村振興發展的項目。同時,國家也應該在農民中宣傳涉農貸款,使一部分資金可以以貸款的形式流回鄉村。在科學技術方面,國家應該大力推進關于鄉村建設的科學技術發展,鼓勵相關技術人員發展出一批符合我國鄉村狀況的科學技術產品,使得科學技術與農業工作完美結合,以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最終目標。國家也應關注鄉村道路建設,“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對每一個鄉村都是有效的。只有修好了通向城鎮的路,才能將農副產品更好的輸向城鎮,也能使城鎮的科學技術更好的輸向鄉村。
鄉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應堅持以農民群眾為主體的基本方向,對以往的鄉村精神文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首先,在鄉村政府的領導下,對農民進行相應的文化宣傳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舉行文化比賽,學習文化常識,擺脫腐朽的封建思想。在精神文明宣傳的過程中,政府應更多關注那些依舊存在封建的婚喪嫁娶等思想的農民,從根本上改變他們對于一些風俗習慣的態度。政府可以用精美、實用的獎品,吸引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到各項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當中。同時,政府應積極關注鄉村的義務教育工作,不只要讓孩子們上得了學,還要讓他們上好學。改善鄉村的教育環境是改善鄉村義務教育現狀的基礎,政府要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豐富鄉村教學科目,提供更多先進的教學設備,以保證鄉村兒童可以有更高質量的義務教育。其次,國家應鼓勵各類文化創作者在鄉村建設方面的創作,大力宣傳已有的文化創作。文化創作者們也可以將創作環境由城鎮轉移到鄉村,在鄉村的土地上進行創作。再次,在精神建設文明的過程中,政府也應該重視文明信息化。將優秀的鄉村文明宣傳活動或鄉村文化創作公示到互聯網上,并在鄉村中大力宣傳互聯網上關于該項活動或作品的正面反饋,讓農民能意識到,自己在參與一件對家鄉有用,對鄉村建設有效的活動。最后,政府應該將一部分財力、物力、人力分配給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豐富鄉村的基礎設施,也是豐富農民的娛樂活動,滿足農民因鄉村發展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
鄉村振興不僅是國家和鄉村農民的工作,也是鄉村基層領導、管理者的工作。提高鄉村管理者的專業素質、優化鄉村治理體系是鄉村振興有效實施的根本。而有些鄉村甚至沒有最基本的鄉村自治體系,有些鄉村存在鄉村自治體系,但管理方法落后,管理人員不專業或缺失,這些問題對于鄉村的發展建設都是致命的。
在選擇鄉村領導人時,應采用科學、公平的選舉方式,以選拔出更為優秀,更加適合的領導班底。政府要不斷督促鄉村基層領導學習新的知識方法,提高自己的領導能力,提升自己的鄉村振興思想,用于領導鄉村建設。鄉村的管理體制也應在符合鄉村情況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優化鄉村管理體系,完善鄉村管理制度。政府要選擇較有效的方式,對鄉村基層領導的工作進行監督,要積極尋找有效的反饋渠道,使農民的反饋高速、有效地反饋到政府的管理監督部門。同時,完善鄉村基層領導的考核方式也是政府需要考慮的問題,好的考核方式可以盡早地發現領導班子中存在人為或其他問題思想。政府及時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使鄉村振興穩步推進,發揮出預想的效果。不可否認,在面臨城鎮與鄉村建設平衡的問題上,西方國家有我國更先進的平衡辦法。但這些辦法并不是全部適用于我國國情,在借鑒西方治理方法的同時,我們應該選擇更符合我國鄉村治理情況的方法加以改進、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也應積極尋找屬于我國自己的治理辦法,創新擇優,最終形成一套符合我國國情、適用我國鄉村的治理體系。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才能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習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中強調: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就是在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只有生產生活的環境好了,農民才能更積極地配合政府的工作,有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第一,政府應該加強鄉村的環衛保護工作建設,不僅僅是對環境的環衛保護工作,對當地的生態系統也應該加強保護,有農民、鄉村基層領導達成共識,共同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第二,鄉村基層領導應該加強對農民環保意識的培養,將綠色環保理念貫穿到農民各式各樣的生產生活當中,組織農民學習環保知識。政府也應該加大環保宣傳力度,為鄉村之后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做好堅實的基礎。第三,鄉村政府應該建立合理的農藥使用管理辦法,降低農藥濫用的情況發生,鼓勵農民選擇使用更加綠色環保,對土地污染小的化肥、農藥產品或是選擇使用一些天然的可做化肥的原料。第四,科學管理鄉村農業發展,以當地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鼓勵當地農民選擇種植一些符合當地現狀的農產品,提出科學有效的方法來管理當地的種植狀況,例如,政府可以鼓勵建設農村合作社,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推動多家共同致富,以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第五,國家政府應該加強對企業排污排廢的管理監督,盡量杜絕企業未處理就排污排廢的現象。
同時,政府也應積極號召科學技術人員,開發出更科學地處理企業廢水廢料的技術手段,并向全國推廣使用,必要時可以向國外各個國家學習污水處理辦法,借鑒使用以改變我國目前排污排廢造成生態環境污染的現狀。鄉村生態環境建設得好,就可以在原有的農業基礎上發展出當地特有的旅游業,實現鄉村多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打下良好的基礎。
結論: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鄉村建設得到改善,從根本上來說,也使得國家人民的后備生活能夠穩定,才能使前方各層的生產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目前來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還存在包括城鎮與鄉村發展不平衡、精神文明落后等問題。通過加強鄉村發展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完善治理體系等方法,才能有效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