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賢友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四川 內江 642150)
所謂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他們的年齡不超過40 周歲,主要是負責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絕大多數的青年教師歨入職場,他們在成長閱歷、年齡、心理狀態上也與高職院校學生更加接近一些,這樣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聯系也會變得更加密切,更容易產生較好的教育指導作用。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言行舉止,對于學生直接起到關鍵影響,學生能力素養的發展也與教師素質相關。對此,應將關注點集中到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上,尋找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提升的有效策略,最終讓青年教師更好地教書育人,體現出新時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根本意義價值。
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直接與人類文明、國家建設有著緊密的聯系。我國屬于社會主義國家,而高職院校承擔著育人與教書的責任,不僅要培養出職業人才,同時也需要培育出新時期社會主義接班人,讓人才培養目標順利完成,這些都對高職院校教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而青年教師屬于當下教育事業中的全新力量,因為青年教師與高職學生的年齡差距不是很大,所以高職學生會更加親近年輕的教師,也更愿意配合教師的思想教育。對此,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需要讓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顯著提升,以此更好地利用自身技能、知識、品行影響學生,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以此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高職院校里面許多的青年教師都是剛剛加入教師隊伍,屬于事業發展的初始時期。但是,由于教師這一特殊職業,導致他們不僅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能力、知識與技能,同時還要始終保持著良好的言行舉止,為學生們作出良好的示范,以此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職業技能與理論知識、具備良好的品德修養。而青年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提升,會讓教師更加清晰地認知到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師德,以此促進教師能力與素養的發展,推進教師實現職業理念與人生價值的速度[1]。
高職院校屬于職業人才培育的主要場所,其面臨的高職學生與普通大學生有所不同,他們在成績上略差一些,理解能力也有著較高的提升空間。而高職院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與理論知識,同時也應教會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對青年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提升,會讓其與學生們更加親切的接觸,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取向與道德準則。
所謂對于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提升,其主要內容便是讓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能夠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觀點與方法,同時還可以精準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觀點與方法解決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問題,始終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提升青年教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屬于一個十分嚴峻的工作,并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應當讓學校領導干部與教師共同努力,提供搭建素養提升的橋梁[2]。
最近幾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都提出了大家要關注青年教師,為青年教師的發展提供更多機會,這也導致社會都關注著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提升。對此,若想有效保障青年教師群體的純潔性,高職院校應結合校園發展實際,控制好青年教師的各項選聘工作,在錄用、選拔新教師時,不但要對教師科研能力、教學能力的審核,同時也要關注著青年教師是否具備較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開展相應的考核工作。通過考核招聘出師德師風優良、政治覺悟高、理論素養好的新青年,從源頭上達到精準控制,最終保障高職院校整體的教學教育質量[3]。
馬克思曾經說過:“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由此可見,青年教師應具備較強的理論基礎,以此通過理論實踐培育學生、說服學生。而青年教師屬于高職院校發展的新生力量,但是由于一些青年教師剛進入到職場,雖然在知識上比較扎實,且擁有著全新的教育教學觀念,但是畢竟他們的年齡與閱歷有限,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上還存在著一些短板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高職院校必須做出一些改變,更好地提升青年教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當青年教師入職以后,便要搭建出良好的結對傳幫帶模式,讓一些政治素養較高,且具備扎實的馬克思理論素養的人員帶領新進教師學習,使新入職青年教師更快地融入到工作崗位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職業操守,激發出他們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興趣[4]。
高職院校應完成頂層設計這一工作,通過更新完善合理的制度完成青年教師馬克思理論素養培訓常態化。并且,高職院校中對于青年教師的培訓,這也與其他教師培訓工作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青年教師本身的業務素質就比較高,且學習速度也比較快,對此高職院校應把握好這一機會,積極展開教育培訓工作,讓青年教師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參加各種各樣的政治實踐活動。與此同時,還要合理規劃學時、內容,全面滲透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將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后所沉淀的文化充分結合到教育工作中,以此完成對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習的科學指引。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青年教師已經成為了學校教育的主要力量,這也導致教師在科研壓力與教學壓力上比較嚴重,有時甚至還會出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無用論”這一情況[5]。對此,為了扭轉這一情況,高職院校需要全面了解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根本價值,打造出符合思政教育特點的考核制度,從而讓各項教育管理機制更加完善,使得成果認定、評獎評優、職稱評聘以及各級各類骨干教師等各項教師培養工作順利完成。此外,還需要始終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當做青年教師的考核標準之一。對于一些理論素養不是很高的青年教師,或者是道德失范的青年教師,可以采取一票否決權,從而規范教師的行為,讓其形成主動提升能力素養的想法。
人們都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由此可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培育時,應當注重青年教師的學以致用,從而使其在能力上獲得良好發展。對此,高職院校需要注重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讓青年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與生活實踐當中獲取知識,查看其學習效果是否達標。并且,青年教師本身就比較特殊,這也導致學以致用包含著兩個方面的意思:第一,青年教師本身是否具備著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否在師德師風上比較優良,是否可以靈活應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各種問題。第二,青年教師是否可以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完成對于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培養,教師是否關注到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可以形成健康積極的心理,從而為高職院校學生今后的就業發展提前打下良好基礎,培育出更多、更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6]。
總而言之,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屬于一種動態化的內容,它不僅擁有著比較旺盛的生命力,同時也決定著國家發展。對此,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應提升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在平日里的教學實踐和學習當中,用更加全面的視角看待學校所組織的素養提升工作,并對自身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以此尋找到一條利于自身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