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國峰
(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沙頭中學,廣東 廣州 511483)
前言:生本理念主要指的是,在教學當中,一切為了學生,尊重學生和依靠學生,與現代教育理念相符合,是新的社會背景下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理念。由于社會不斷發展,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現代教學需求。相對于傳統教育而言,生本理念優勢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在教育活動中主體作用,制定合理的教育內容和教學計劃。再加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使得微課在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由此可見,基于生本理念的微課教學有著一定意義和價值。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郭思樂作為生本理念創始人,曾經說過生本理念主要內容就是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和依靠學生[1]。這種教育理念有著一定積極意義。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重視學生主體性以及自身輔助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潛力和學習創造力。生本教育理念符合“以人為本”思想,體現科學發展觀。尤其在課堂上表現最為明顯,就是可以創建和諧師生關系,不管是教學內容制定還是教學過程設計,都是以學生學習實際情況作為切入點。學生作為課堂主要教學對象,要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教師教學中,要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信息技術發展,給教育行業帶來新的變化。尤其是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得到很多教師應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少教師已經把微課加入到課堂中。微課主要特點包含教學設計精簡、內容少和時間短等方面,不但能夠提升教學質量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為學生提供一對一學習情境。作為傳統教學補充,微課符合學生個體需求和時代發展要求,對學生個性化發展有著重要促進作用。在物理教學設計中,微課制作要體現生本教學理念,首先,要嚴格控制時間,通常情況下,時間應該保持在10 分鐘以內,因為過長時間會使得學生難以集中精力,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其次,是要確保畫面清晰度,適當時候可以配上圖片和文字,確保學生學習質量。最后,在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時,具有代表性,以此來吸引學生注意力。除此之外,微課設計還要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和發展特點進行設計,滿足學生自學要求。微課便于資源共享,給老師和學生都帶來便利。
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微課教學不但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而且還能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和技能。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教學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微課的科學合理設計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學生學習進行指導和點撥,尤其是學生能夠利用微課進行自主預習和學習,由于其時間短,內容精簡,不僅可以節省時間,還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2]。初中學生在長期微課學習中,會逐漸形成良好自主學習習慣,并且可以總結出有效學習方法,為以后物理知識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案例一:《壓強》這一節課是在疫情期間,學生在家上網課。課前我錄制了一個2 分多鐘的視頻發到學習群里。用一個板子釘上三個釘子,釘尖朝上。把一個西瓜放上去,西瓜被扎出了三個很深的洞。另外一個板子釘上超過100 個釘子,釘尖朝上。我先對鏡頭拍拍屁股,表示屁股除了褲子沒有其他保護,然后慢慢地坐上釘板。提出問題,為什么老師的屁股沒有扎破。這時肯定有同學會想到,是老師的腳還撐著地面,人對釘板的壓力不夠大。于是,我又慢慢地把腳提起,臉上還保持著微笑。隨后,對鏡頭再展示一下屁股沒有被扎破。視頻最后,要求同學們預習,找出老師屁股沒有被扎破的原因。后來學生反饋,這個視頻有些學生反復看了10 次以上。伴隨著尖叫和疑惑,閱讀課文尋找答案。
案例二:在《大氣壓強》的預習任務中,我放進去一個“有味道的”視頻。畫面里我從洗手間拿出兩個沾了水的廁所泵。我和兒子一人拿著一個,把兩個廁所泵對著壓在一起,然后往后拉。費了很大的勁,都沒有拉開。據反饋,此時大多數學生已經笑翻在地。趁這個時機提出讓學生去閱讀課文,找到合理解釋,并找一下家里有沒有原理類似的東西。通過這些微課,學生學習的熱情迅速被點燃,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給教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微課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能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通常情況下,部分學生自律性不強,在課堂中容易出現走神等現象,主要表現為注意力難以集中。而短小精簡的微課就可以發揮自身優勢,高度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使得教學效果得到很大改善[3]。在教學中,教師要想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在制作微課過程中,要將教學內容和學生興趣愛好以及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結合,確保學習內容生動化和形象化,以此來提升課堂趣味性。要想促進學生更好學習,激發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力,首先需要確保學生主觀能動性,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來完成教學目標。
案例一:在《動能和勢能》這一節課里。我在講解動能大小的時候,先用一個粉筆頭扔向一個學生,學生被擊中。讓學生說說感覺如何。然后播放子彈擊中不同物體的視頻。這跟粉筆擊中人的對比非常強烈,學生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立刻就有學生說出這是因為子彈的速度比粉筆大得多,動能大小與速度有關。然后,我又播放了小車和小車碰撞的視頻,大貨車和小車碰撞的視頻。從而讓學生很很容易理解動能還跟質量的大小有關。
案例二:在初三復習階段的講評課中。有一道題涉及能量流向的分析。汽車在下坡給電池充電,在水平路上行駛消耗電能克服阻力做功。這時我播放了比亞迪新能源能量回收系統原理講解的視頻。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一下就被調動了起來,能很順利的掌握這兩個過程的能量流向和兩個過程中效率的問題。給后面的講解帶來非常大的幫助,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這在初三后期的復習中,效果特別明顯。
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微課教學不但能夠實現教學內容優化,還能實現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首先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清楚了解班級中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分層次教學法,對不同層次學生采用不同教學形式,因材施教[4]。
在疫情的網課期間,講授章節復習課的時候。我們針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不同,布置分層的學習任務(錄制視頻)。學習任務分成A、B、C 三層,A 層是基礎,B 層是強化鞏固,C 層是拔高。所有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要求完成A 層的內容,并觀看題目的講解。完成A 層的學生可以接著下一個層次的挑戰,再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去挑戰層。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看講解的次數不同。可自主多次重現課堂,微課在這方面比傳統教學有著巨大優勢。課堂的實效性能大大提高。
物理教學中,實驗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但有些實驗在課堂上做未必能很完美地呈現出來。把微課加入到課堂,能讓實驗演示效果更好。
案例一: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實驗。這個課程大約在9 月末就要開始。這個時候廣州的濕度還比較高,摩擦起電的效果非常不好。尤其是絲綢摩擦玻璃棒的實驗,課堂演示經常會失敗,學生也會對實驗結論產生誤解。在天氣干燥的冬季錄制這個實驗做成微課,放到《電荷》這一節課里用,上課就輕松得多了。
案例二:點燃可燃氣體,模擬熱機做功沖程的實驗。在課堂上演示是可以的,但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且時間太短,學生可能就聽到砰的一聲,然后活塞飛出。部分學生由于距離太遠,或者走了神,根本就沒看到。用高速攝像機拍下來,能非常直觀地看到氣體被點燃,膨脹,活塞飛出的完整過程。看一次不夠意思還能多看幾次。這樣學生理解對做功沖程就會深刻得多。在課堂上難以完成的實驗操,用微課來展示,演示效果和效率都要好得多。
微課時間段內容少,這個特點讓微課非常容易分析。教師可以把別人共享出來的微課加入到自己的課堂中,讓自己的課堂得到優化。廣州物理教研的QQ 群里的資源就非常的豐富。我在備課前喜歡先去群文件里看看有沒有與課堂相關的微課。有些老師做的微課質量非常高自己要去做一個得花不少精力,而且未必想得出來。網上的資源也非常豐富,例如《樂樂課堂》的視頻就不錯。微信的“科學聲音”小程序里,有不少免費資源。喜馬拉雅、得到等App 有很多高質量的科普類節目。我自己就特別喜歡汪詰和卓克老師的節目。時不時給學生分享一些,拓寬學生們的視野,提高科學素養。潛移默化,讓科學的思考放在學生腦袋了生根發芽。
結語: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將生本理念和微課教學進行有效結合,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提升。增強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產生很大積極影響,有利于學生進步和發展。因此,我們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尤其是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規劃,對微課進行正確認知,創新教學設計,調整教學模式,發揮物理教學最大價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