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綿清
(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職業技術學校(綜合高中),江西 上饒 334100)
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而要想讓學生用好的精力學習,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尤為重要。開展體育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強身健體,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釋放壓力,讓身心得到放松。然而就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來看,教師把體育課當作是一堂娛樂課、自由活動課,不能很好地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沒有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鍛煉的好處,以至于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學生難以形成終身體育意識。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是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而要想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形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教師就必須革新觀念和方法,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讓學生對體育鍛煉產生興趣。
終身體育意識就是一個人終身進行體育鍛煉和教育的意愿,對個人的全面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對于高中生而言,他們的學習任務非常重要,而許多學生為了學習,往往會忽略自己的身體,以至于學習與身體素質不能齊頭并進。沒有好的身體,學生的學習自然就會受到影響。高中階段是學生生長發育、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關鍵時期。高中體育是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重要銜接點,加強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強身健體,讓學生擁有一個好的身體,減少疾病發生的幾率,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另外,強化終身體育意識培養,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體育的好處,讓學生終身接受體育鍛煉,從而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好的基礎[1]。
就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來看,整個體育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學生只能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來學習。新課改明確提出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只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才會主動去學習。由于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體現,學生就會覺得體育課非常枯燥、無趣,進而不愿意花時間參與體育鍛煉。
要想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關鍵在于學生是否對體育感興趣。如果學生對體育感興趣,那么學生才會主動去參與體育鍛煉。但是就當前高中學生來看,他們的體育鍛煉興趣普遍不高,許多學生忙于學習,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從而不愿意參與體育鍛煉,還有的同學身體素質較差,他們接受不了高強度的體育運動,從而在內心抵觸體育課,會找各種借口來逃避體育課,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根本得不到有效培養。
現階段來看,高中體育教學還停留在傳統的“帶教模式下,即課堂上老師講,學生跟著教師練,在學生熟悉相關體育運動技能后,讓學生自由活動,這樣的教學無法有效展現體育運動魅力,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習慣于以任務的形式來要求學生,即學生達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要求后就可以自由活動,這樣的教學很顯然是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表現得比較嚴厲,這種“嚴師”形象讓學生害怕老師,從而不敢與老師互動,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另外,在課堂上,教師習慣于以強制性的手段來要求學生,學生沒有在規定內完成任務,就會受到老師的責罵,這也使得學生開始在內心抵觸體育,害怕體育,一旦學生產生這種心理,體育教學目標就難以實現。
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只有肯定其主體作用,學生才會主動參與教學,積極與教師互動,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想讓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的魅力[2]。如,在“武術運動”這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來講自己最喜歡的武術,有的同學喜歡猴拳;有的同學喜歡太極;有的同學喜歡醉拳…,在學生講完自己喜歡的武術后,讓學生展示自己喜歡的武術中最經典的動作。不同的武術對學生的動作、神態等要求也會不同,以在學生展示后自己喜歡的武術動作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充當“小教師”角色,帶領其他同學來學習自己喜歡的武術動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激起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去參與體育鍛煉。
體育設施、設備是體育教學活動高效開展的基礎,也是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先決條件。要想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學校應當加大體育設施的收徒。首先,結合各項體育運動的需要,學校要建立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場、武術區、健身區等場所,為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提供支持;其次,要引進可用的體育器材,部分體育設施、設備應對學生開放,從而讓學生有機會進行體育鍛煉,讓學生體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3]。另外,教師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自制體育活動器材,從而為學生的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學生才會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進而更好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給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帶給學生視覺和感官體驗,激起其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4]。如,在“體操類運動”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先呈現相關理論知識,然后讓學生觀看體操比賽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體操這項運動的魅力,進而激起其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另外,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各種有趣的體育活動,以有趣的體育活動為載體,激起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形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會面臨著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問題。由于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能力不同,這一造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難兼顧全體學生共同發展,尤其是那些體育能力弱、身體素質差的學生,教師很難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其體育終身體育意識。分層教學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它是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來分層次進行教學的。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可以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發展,讓全體學生都得到體育鍛煉,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5]。如,在“籃球運動”中,籃球這項運動對學生的體能有著一定的要求,如果學生的體能較差,就無法盡情享受籃球運動帶來的樂趣。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別,將對籃球感興趣、體能好的學生分成A 組,將對籃球不感興趣、體能差的學生分成B 組。然后根據A、B 組學生的特點,分層次進行教學。針對A 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競技比賽,讓學生能夠享受籃球運動的樂趣;針對B 組學生,教師要組要注重學生興趣和體能的訓練,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為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打好基礎。通過這種分層,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和提升。
教師與學生是組建課堂互動的兩大主體,要想讓教師與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尤為重要。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高中體育高效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保障。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與學生建立友好的關系。在課堂上,教師要克服“一言堂”,多與學生互動、溝通,投入情感,以情感化學生,拉近彼此的距離。另外,教師要適當放下教師的身份,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學生,與學生交朋友,多與學生共同參加體育活動,從而建立起友好的關系,進而為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6]。如,課后,教師可以邀請學生進行籃球運動、足球運動等,借助這些活動來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
綜上,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是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必須革新教學方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學生終身體育培養這一目標,圍繞學生來開展體育教學,注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從而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獲得提升,形成終身體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