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怡璇
(河南大學,河南 開封 475000)
在大提琴演奏中揉弦和換把技巧較常應用,其中揉弦能有效裝飾大提琴樂曲,使音樂更為動人,揉弦的應用還能體現出演奏者對樂曲的理解以及情感把控能力,使樂曲生命力更強,同時賦予個人烙印,支持演奏者針對樂曲二次創作,尤其對經典的樂曲來講可在新時代被更多人喜愛。換把技巧在大提琴演奏中直接影響音質、音準,若換把不熟練還會使樂曲間斷,影響聽覺感受。換把技巧在應用中主要依靠左手,大提琴樂曲風格各異,換把時手指需要切換不同組合形式,保障樂曲流暢,有效控制音準,增強大提琴樂曲表現力。基于此,為提升大提琴樂曲演奏水平,探析揉弦技巧和換把技巧顯得尤為重要。
揉弦在大提琴演奏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影響音色。在學會揉弦技巧前左手施加給琴弦的力通常并不均勻,音色并不明亮,存在顆粒感不突出問題。在能有效控制落指、抬指后手指肌能增強,施加在弦上的力有了彈性,音色變得清晰干凈。深入學習揉弦技巧音色控制能力會更強。揉弦時手指使琴弦的音量得到保持,指板產生應力、所按的音與琴融為一體,經由琴弦振動手指按的音與琴碼之間的弦長出現音高,而后由振動傳至背板、音柱、面板,在此基礎上形成共鳴,音色隨即變亮,揉弦幅動音色變得柔和。揉弦符合物理規律,需在練習中高效控制;二是影響音量。在揉弦過程中不停幅動并產生波形振動,依托大提琴向四周放射,這與平靜的水面上物體運動會產生小波浪且向四周延展原理相似,若水面上物體較大則會形成大的波浪,有更多的水溢向四周。揉弦時手指猶如向水面投擲物體般,聲音就是波浪形的水紋,跟隨振動高低起伏,音量有膨脹之感,這種膨脹改變大提琴音量,幅動使音色加寬。強音的處理需揉弦加大幅度,弱音演奏則需減小揉弦幅度,演奏漸強音時要由小到大控制幅度,演奏漸弱音時要由大到小控制揉弦幅度。
揉弦在大提琴演奏中不斷變化,振動時快時慢,幅度發生改變,通常情況下演奏強音振動幅度大,速度相對較快,演奏弱音則相反,振動幅度小且速度慢。在某根琴弦上振幅變化存在差異性,以高把位揉弦為例,揉弦振動速度與低把位相比要慢。振動速度及幅度有相對性。這就需要在揉弦中注意力度、速度控制,根據樂曲處理需要合理運用揉弦技巧,使大提琴音樂更具感染力及表現力。揉弦需連續不斷,就算音符較短亦需要保持連貫,滿足音樂表現需要,依據曲風及演奏內容合理安排。基于此,演奏者需深入分析曲目,明確樂句中演奏的重點,如開頭音、高潮音、收尾音等。
在練習揉弦過程中需意識到其作為左手技巧的重要性,加強力度控制,練習時停留在琴弦上的手指不能隨意更改位置,旨在控制音準,掌握揉弦要領,保障按弦穩定。在揉弦時其他手指需保持松弛狀態,這個動作有技術含量,要求演奏者在保障手指穩定同時不可有壓迫感、緊張感,手掌需放松,位于琴頸后側的大拇指需維持良好姿勢,不能過于放松或過于緊張。手腕在揉弦技巧的應用及練習中較為重要,手掌、手腕要平行,不能凹陷,手腕在與手掌保持平行基礎上手腕需稍微隆起,大臂、小臂互動,旨在為揉弦手指源源不斷輸送力,用左臂帶動手指。揉弦練習時需注意控制速度,仔細聽揉弦結果,起初要將揉弦的音穩定在某個音頻上,上下擺動幅度均衡,反觀自身是否掌握揉弦韻動。手指均向中指位置靠近,增強中指穩定性,通常無名指、小指最難控制,中指、無名指揉弦需通過控制手掌轉移支點。一指揉弦難度較大,在揉弦時需重視其他手指的配合,常見的問題有以下幾種:一是按弦時翹起其他手指;二是手指上下擺動并不靈活;三是按弦手指肚未能擺正位置。上述問題亦是一指揉弦需注意的要點。揉弦屬于一種演奏技巧,旨在賦予大提琴樂曲情感色彩,它能代替演奏者與聽眾對話,抒發思想感情,揉弦雖然是技巧,但其本質是樂感的本能體現,需演奏者運用感官善用該技術,保障眼睛、手指、思想和諧統一,使旋律更為生動優美。
換把在大提琴演奏中較為重要,保障手臂、手腕、音域配合得當,能根據大提琴音樂作品加強控制,在換把同時注意按弦的手指要放松,以免手指太過僵硬并影響換把動作流暢性。換把還需調整好速度,確保琴弦上始終放著一個手指,旨在為換把提供輔助力量,達到動作高效切換目的。換把還需注意雙手動作要配合默契,在動作連貫基礎上提高樂曲演奏整體質量。大提琴換把技巧在應用中的支撐點是肩關節,肘部自然垂下,前臂手指移動并驅動手指換位到達準確位置,完成手指按音演奏任務。在換把時受臀重作用手腕、手指及前臀、大臀均協調穩定,保持臀重心位移順暢,各部位在換把時要避免脫節。大拇指需與按音手指一起位移,二者要同步,不能拇指在后、按音手指在前。大拇指位移說明完成換把,要迅速演奏下一個音,這關乎大提琴彈奏音質及音準。
在進行換把技巧練習時需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有效處理換把后的音準問題,實際換把時要將需要彈奏的音在不換把位置表現出來,控制好音準及換把位置的間距;二是加強同指換把練習,根據換把技巧掌握情況把控大提琴音樂的音準與音質,期間手指、手腕、手臂需協調,從上向下傳導力;三是靈活應用越指換把技巧以及順指換把技巧,確保樂曲演奏更為流暢,音準不受破壞,最大程度增強音樂張力,同時配合運用滑動技巧、伸張指換把等技巧,繼而滿足演奏需要。
在換把進程中按音由新把位手指負責,與換把負責移動手指交錯開來,舊把位手指受新把位手指推移影響,要求按音手指、大拇指在換把過程中同時縱向滑動,換把時間占據末音時值,需要注意的是在朝著新把位移動時手指不能因動作的滑移變形,末音手指在舊把位上需滑動處理,期間手臂重心要控制在舊把位的手指上,在自然重力傳遞基礎上控制按音手指,滑行手指運動到換把位置后方可發出第一個音。
在應用伸張式換把技巧時要控制末音程與首音的距離,舊把位完成按音后手指要縱向伸張并觸及新把位發音位置。換把時間占用前末音時值,此技巧的應用利于音質干凈且穩定,迅速找到把位,滿足距離較近的換把演奏需要。需要注意的是伸張式換把過程中末音手指在舊把位需盡量停留較長時間,手指跟隨新把位移動,尤其是大拇指需快速調整位置。
位于舊把位末音手指演奏結束后順延指板縱向移動并來到新把位,在此基礎上由新把位手指負責按音,此技巧換把時間占用舊把位彈奏末音時值,在遠距離換把演奏中較常應用。
空弦換把右手維持拉奏空弦狀態,而后迅速轉移至新把位,期間按弦手指保持懸空狀態,需要注意琴頸上的大拇指需輕輕浮動,順延琴頸迅速轉移位置,手指在新把位按音,此技巧在應用中具有方便、快捷、音色干凈特點。
同指換把過程中末音手指以及換把后首個演奏音符的手指為同一個,按音手指依托琴弦需縱向滑動,按音手指滑動過程中大拇指位置要有所調整,避免二者不協調。同指換把能使樂曲更為柔和連貫。異指換把要調整按音手指,換把前按末音手指與位置更換后演奏首個音的手指并非同一個。異指換把技巧復雜,要彈奏末音手指縱向浮滑并轉移到新位置,在此基礎上新把位首個按音手指到達指定位置,新舊把位更換時要控制好時長,保障換位動作緊密。需要注意的是換把距離較大準音位不容易控制,容易出現演奏音準不穩定現象,需將輔助音加在兩個音之間,旨在增強把位過度穩定性,在舊把位末音滑行基礎上添加輔助音,并將音滑到手指所在新把位。輔助音是新把位發音“準星”,判斷新舊把位調整距離,換把時不要將輔助音視為實音。
綜上所述,大提琴音樂作品悠揚動人,為增強音樂作品感染力需善于利用換把技巧、揉弦技巧,旨在賦予音樂作品情感色彩,在此基礎上要對作品深意有所了解,重視日常練習,加強力量、手指、速度等方面的控制,提升審美能力,挖掘自身技巧靈活駕馭潛力,繼而有效提高大提琴作品演奏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