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姝言
(遼寧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00122)
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不僅是滿足高校發展的任務,同時,也是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趨勢,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我國有效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高校應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重點關注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為國家培養出有所作為的高素質人才。因此,高校需要就目前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構建和完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提高人才培養標準。
大學生創新創業長效培養機制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長期教育,其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從適應性教育、專業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和指導到畢業教育需連續不間斷進行;另一層含義是指具備創新創業能力對大學生而言影響深遠,這需要政府、企業、高校、大學生四個層面共同努力。在充分認識區域經濟現狀的基礎上,教師本著對自身長遠發展和對學生成長成才負責的態度,以務實的精神做好相關工作。
人才培養隊伍即人才培養的教師團隊,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充分發揮高校教師的主力作用。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深入程度,一方面取決于自身的領悟能力,另一方面取決于教師的專業能力及教授能力。從培養隊伍的建設和優化管理來說,首先是高校為加快創新創業的進程而應迅速建立創新創業的指導教師學習中心,進行集中培訓;與企業之間建立合作關系,不僅學生可以學習,教師也可以增加實踐方面的能力,以此來壯大創新創業的培養隊伍。其次要建立健全的培養隊伍體系。在學校內部,加強教師對于當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面政策的了解;高校邀請國內外著名的成功企業創辦者舉辦講座,與師資隊伍進行經驗之間的交流與培訓;在校外,與企業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培養隊伍可以在企業內部掛職,進行實際的操作,將理論用于實踐,而不只是紙上談兵;加強國際交流,舉辦國際經驗交流會,學習國外的優秀經驗,強大培養隊伍的力量。最后,完善培養隊伍管理機制。將培養隊伍分為短期制和長期制,短期制的更加靈活,可以注入新鮮的血液;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對于先進的教師進行評優評獎,激勵教師不斷地進步。在不斷地改革中建立強大培養隊伍來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進步。
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刻苦,積極主動,進入大學生活以后,學院應當高度重視高中和大學的過渡階段,增設一些創新創業類的專業課程。大學生頭腦靈活,思維能力強,尤其是大一新生,對新的知識充滿了渴望,對創新創業熱情主動,但是缺乏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容易打擊他們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因此,高校應當有效結合國家創新創業政策,增加專業科學的創新創業課程,無論是作為學生的選修還是必修,都應該高度重視嚴格考核,在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技術、方法和案例,實現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此外,還可以根據學生需求,增加一些學科交叉的課程,在關聯和整合各個學科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某大學已成立由主管校長、教務處、團委、學工處等校內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創新創業工作指導委員會,每年召開創新創業工作會議,研討和部署全校的創新創業工作。需要創新創業工作指導委員會協同配合,在兩個層面上協調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第一個層面是縱向協調,它指大學生從接受教育到創新創業整個過程上的管理,這個協調過程涉及大學生、高校、政府等多元主體與不同的政策,有預設的程序,相對固定。第二個層面是橫向協調,這種協調機制變化多樣,同時也會跟縱向協調機制交叉。建立高校之間或是校企之間的協調機制,往往存在著多種可能性,并不固定。橫向協調機制對于資源的整合與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締結不同類型的合作關系,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與互相配合,能夠鼓勵并推動大學生、高校、政府對創業教育的重視與投入,促進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校外合作企業逐漸增多,校企合作是學校培養人才的途徑之一。因此,各大高校在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時,應當把握高校和企業的合作機會,充分利用校外企業具有的優勢,深入合作,通過校企合作,為學生營造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氛圍,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創新創業活動。此外,高??梢约毣F蠛献鞯膬热?,和企業一起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規劃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實習實踐的過程中,了解行業特色,熟悉企業運營,抓住市場最新動態,充分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為創新創業做好充分準備。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長效管理機制的目標是將創新創業教育的效能最大化,促進大學生創造力的發揮與發展,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全面和諧發展。經過近5 年的建設,大學探索建立了“四位一體”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長效培養機制,獲得了較好的成效,但在系統設計的科學性方面還需要專門的分析和驗證,在制度保障和科學評價上還有待完善,影響力和示范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