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丹
(黑龍江省雞西市水務局,黑龍江 雞西158100)
雞西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雞西市區地處黑龍江流域烏蘇里江水系穆棱河中上游,穆棱河橫貫整個市區。全市行政區域面積2 208.5 km,是以煤炭生產而發展起來的城市。一直以來,雞西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為84.8%。地表水開發利用程度為73.1%。由于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雞西市各縣級行政區的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極其不均衡。以促進雞西市水資源節約保護和合理配置為目標,統籌協調區域間利益關系、現狀用水變化情況和未來發展需求、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等關系,文章就水資源超載原因展開分析探計,并相應提出切實可行的相關調控措施。
2020 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為795.5 mm,比上年多增32.0%,比多年平均值也多增43.2%,屬于豐水年份。2020 年全市地表水資源量為792 289 萬m3,地下水資源量為269 028 萬m3,扣除地表水與地下水兩者之間的重復計算量,全市水資源總量為940 101 萬m3。
2020 年全市供水總量為344 351.0 萬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為230 139.9 萬m3,地下水供水量為113 936.1萬m3,其他水源利用量為275 萬m3。全市用水消耗總量為225 834.3 萬m3,綜合耗水率為65.6%。2020 年全市廢污水入河排放量為5 391.4 萬m3,平均日排放14.8萬m3。市域范圍水系全貌如圖1 所示。

圖1 雞西市水系全貌圖
一直以來,雞西市水資源利用中不存在未生效工程供水量、大規模外流域調水以及允許部分地表水擠占或地下水超采的現象。在明晰本市水資源供、需兩端的現狀及演變,識別區域水資源壓力來了解區域水資源本底特征前提下,基于從全市水資源量、社會經濟、水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研究分析雞西市對水資源需求狀況,也為揭示本市水資源超載的原因提供基礎。
根據《黑龍江省第二次水資源調查評價》成果,雞西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356 198 萬m3,地下水資源量為193 458 萬m3,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不重復量為93 258 萬m3,水資源總量為449 456 萬m3,產水系數為0.36,產水模數19.99 萬m3/km2。
雞西市人均水資源量為2 440 m3,全省人均水資源量為2 126 m3,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為2 350 m3。
雞西市耕地畝均水資源量為341 m3,占全省耕地畝均水資源量379 m3的90.0%,占全國耕地畝均水資 源 量 1 437 m3的23.7%。
雞西市屬于人均水資源量較高,但耕地畝均水資源量偏低的地區,說明雞西市是耕地面積大,人口少,水資源量偏豐的地區。區域水資源量如表1所示。

表1 雞西市各縣區水資源量
本節從區域社會經濟指標入手,揭示水資源超載成因。隨著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用水需求將不斷加大。2019 年雞西市全市總人口169.4 萬人,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為572.4 億元,人均生產總值3.38 萬元。近年來,雞西市人口呈波動狀態,人口流失明顯。經濟均呈增長趨勢,各行業增速突出。農業實灌面積近10 年增加明顯,尤其是水田實灌面積,為農民創收,為國內生產總值做出貢獻。截止目前,全市各行業用水占比參數如圖2 所示。

圖2 全市各行業用水占比圖
本市存在的對水資源超額開發和利用是水資源超載的直接原因。從水資源開發利用狀況、人口、GDP、人均用水量、單位GDP 用水量等方面可以得知雞西市面臨的水資源壓力。
1)供水量。2020 年全市總供水量為391 180.77萬m3。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為260 507.76 萬m3,地下水工程供水量為129 487.01 萬m3,礦井疏干水1 186萬m3。地表水工程是雞西市主要供水水源,供水量占總供水量的68.3%。
2)用水量。2015 年全市總用水量為391 180.77 萬m3。其中,農業用水量為366566.01 萬m3,占全市用水量的96.2%;工業用水量為6 531.86 萬m3,占全市用水量的1.7%;生活用水量為8 073.42 萬m3,占全市用水量的2.1%;河道外生態環境用水量9.48 萬m3,占比甚微。其中,雞西市區人均水資源數量如圖3 所示。

圖3 雞西市區人均水資源量
3)水資源開發利用狀況。主要原因是用水量的增速小于GDP 的增速,近幾年糧食價格大幅上漲,農民增收,為GDP 做出巨大貢獻,全市人均GDP 呈現較快增長態勢,但是二產工業卻出現較大降幅,這是由于在經歷了煤炭行業“黃金時代”后開始步入寒冬,近年來煤炭價格被攔腰砍斷,甚至出現了“量價齊跌”的慘烈景象,煤炭行業進入“鐵銹時代”,令在經濟上十分依仗煤炭資源的雞西市不堪重負。
4)水資源壓力分析。雞西市水利工程供水以地表水工程為主,地表水工程供水量比例為68.3%,地下水供水量比例為31.3%。全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為84.8%,地表水開發利用程度73.1%,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為83.3%。
其中,雞西市各縣區地表水開發利用程度較高的是密山市,為103.0%,地表水開發利用程度偏高的有雞東縣和虎林市,分別為68.8%和66.6%;地表水開發利用程度偏低的是雞西市區,為32.3%。雞西市區有豐富的過境水資源,開發潛力大。
再者,雞西市區和虎林市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分別為197.3%和131.8%,均已超采。雞東縣和密山市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較低,分別為17.4%和19.0%。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高的應限制開采地下水量,盡早利用地表水置換地下水。2020 年雞西市各縣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如表2 所示。

表2 2020 年雞西市各縣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表
雞西市在扎實做好地下水使用權確權、削減開采量、地下水水價調節、關閉自備水源、加強計量監管及嚴控新增取水量等工作的前提下,在綜合全市水資源利用現狀、承載能力和負荷的前提下,通過分析超載原因并結合本市工作實際建議采取如下措施:
1)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大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對于水資源超載區和嚴重超載區,應明確用水效率控制目標,將用水定額作為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的重要依據;對納入取水許可管理的使用公共供水水量的用水戶下發年度用水、節水計劃通知;全面落實計量監管,對重點用水單位按季度實行節點考核及監督管理,制定并實行水利工程供水價格和城市用水價格。
2)嚴格地下水取水管理。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健全工作機制,嚴格地下水取水許可管理,在地下水超采區內,除應急供水和生活用水更新井外,嚴禁開鑿取水井。確需取用地下水的,一般超采區要在現有地下水開采總量內調劑解決,并逐步削減地下水開采量。嚴格落實地下水取水總量和水位雙控制度,全面壓縮超采區地下水開采量,嚴守地下水水量水位控制紅線。
3)進一步完善取水、用水的定量計量。取用水計量是水資源承載能力評估的重要一環,直接影響水資源承載能力的評估,同時也是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的重要指標。部分地區取用水定量計量仍不完善,用水計量設備陳舊,年久失修計量不準,給水資源承載能力評估及預警帶來直接困難。要扎實推進區域取水工程調查,完善取用水定量計量,確保取用水端的監測數據準確真實。
4)建立與當地政府和規劃部門協調機制。水務行政主管部門要做好同級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監測預警成果推廣運用,與當地規劃及政府部門建立長期的聯動機制,監測預警成果需要征求當地政府意見,與其它行業資源環境成果協調,加強研究成果應用的效力和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限制和束縛。
5)提高全民用水節水觀念。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強化節水觀念。讓公眾了解水的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水資源緊缺的嚴峻現實,增強危機感和責任感,營造親水、惜水、節水的良好氛圍,使珍惜水、節約水和保護水成為全社會的良好風尚和自覺行動。
雞西市建立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并逐級建立水資源超載問題整改臺賬,對問題拉條掛賬,制定詳細的整治方案,實行掛圖作戰、按表督戰,做到查有位置、追有根源。通過有效控制水資源開發強度,明確水資源開發利用上限,提高全民節水觀念和意識等治理方式,有效形成全市水資源承載能力發展的長效機制,促進雞西市水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