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宇,徐 平
(烏魯木齊城市軌道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新疆烏魯木齊 830057)
烏魯木齊地鐵1號線自運營以來受電弓碳滑板接連出現右側偏磨、對稱波浪型偏磨、左側偏磨、碳滑板掉塊及掉渣等異常磨耗的情況,接觸線接連出現磨耗異常、掉渣等異常磨耗情況(表1、圖1)。

表1 異?,F象匯總

圖1 電弓碳滑板的故障
2.2.1 機械磨耗的具體表現
(1)接觸網方面。接觸網專業在運維中發現曲線區段、斷裂帶及彈性道床處接觸線磨耗嚴重,不同區間、不同位置接觸線磨耗差異較大:曲線區段最大拉出值處比直線區段磨耗寬度大1~2 mm,磨耗形狀為圓弧形;斷裂帶、彈性道床區間比普通區段平均磨耗寬度大2.5 mm;上、下坡區段比平直區段平均磨耗寬度大約1.5 mm;接觸線拉出值在150~250 mm,是拉出值0~100 mm 寬度的3~5 倍,當磨耗寬度達到7~8 mm 時磨耗趨于平穩。對接觸網布置方式進行綜合統計、分析,全線共有定位點8828 個,拉出值在±137.5 mm 至±162.5 mm 間分布的有2127個,占拉出值分布的24.09%,且拉出值分布于受電弓磨耗形狀正反密貼。對接觸網磨耗處所進行統計,分段絕緣器、匯流排接頭、線岔、錨段關節及最大拉出值處的占比在95%以上。
(2)受電弓方面。在檢修受電弓碳滑板時,運營人員發現碳滑板有凹槽及波浪彎,碳滑板兩側凹陷處的相對高點存在明顯的碰撞和掉塊現象,同時有銅屑粘連在掉塊處、受電弓弓架車頂過渡處遺留有銅屑及碳粉。
2.2.2 電氣磨耗的具體表現
(1)接觸網方面。接觸網專業在運維中發現,出站大電流及加速區段弓網燃弧嚴重、接觸線磨耗寬、磨損距離長,同區間、同錨段接觸線磨耗不均衡:90%的區間在列車出站方向、距車站200 m 的處所,接觸線磨耗寬度在8~10 mm、磨耗長度在20~40 m;其他位置磨耗寬度在0~3.5 mm,對比非常明顯。通過弓網視頻拍攝分析及接觸網參數測量后發現,36 處弓網燃弧嚴重,并且冬季接觸線磨耗寬度的速率略高于非冬季。
(2)受電弓方面。受電弓碳滑板磨耗及取流印記不平衡、不充分,表面涇渭分明,呈現出半邊取流的異常現象。部分電客車碳滑板不水平,與接觸線接觸時存在一定的間隙、碳滑板上有燃弧灼傷的痕跡。
穩基,固本,造福民生,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農田水利建設專題詢問,是民意的體現,是一次監督中的支持和鞭策。按照2011年中央1號文件確立的目標,未來10年,我國農田水利建設任務依然繁重。各級地方政府及其水利等相關部門要以這次專題詢問為契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加大農田水利投入,加快建設進度,盡早扭轉農田水利建設滯后的局面,并在工作中自覺接受人民監督,以更好地順應人民的期待,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更有力支撐,讓農田水利更好地造福億萬人民。
(1)電客車取流試驗。通過試驗弓網視頻檢測車的運行方式,來確定大電流是造成燃弧的主要原因。當電客車勻速運行、進出站不停車時,視頻分析弓網匹配良好,基本無燃弧打火情況。但當以正常運行圖行車時,視頻分析出站取流區段燃弧嚴重,表明大電流是造成燃弧的主要原因。
(2)拉出值優化實驗。通過對出站取流區段接觸網拉出值進行試驗,來確定電氣磨耗是異常磨耗的主要原因。在受電弓偏磨出現波浪彎的階段,對宣大一處錨段關節及等12 處定位點的拉出值進行調整,發現波浪彎的磨耗率迅速下降,說明也可以間接降低綜合磨耗率。但通過后續弓網視頻分析,調整后弓網燃弧改善并不明顯,表明大電流是造成燃弧的主要原因。
(3)弓網抬升力試驗。通過試驗電客車受電弓的靜態抬升力,來確定適當的抬升力能減緩磨耗。當受電弓靜態抬升力為110 N 時,磨耗率比120 N 時增大,但當受電弓靜態抬升力為130 N 時,磨耗率比110 N 時減少、比120 N 時略大。升弓高度改變時靜態壓力也相應變化,隧道內受電弓靜態壓力低于運用庫。
(4)斷裂帶限速試驗。通過弓網視頻分析,斷裂帶受電弓上下擺動較大,甚至達到10 cm 左右。針對此情況對小西溝至鐵路局區間進行限速試驗,后續弓網耦合正常。
(1)±150 mm 拉出值分布過多,造成碳滑板對應位置機械磨耗較多。在機電磨耗雙重作用下,碳滑板出現凹槽,造成弓網動態耦合關系下降、摩擦取流工況惡化。
(2)加速及機械振動、斷裂帶及彈性道床區間弓網擺動是造成弓網異常的因素。列車處于加速區段時,受電弓與接觸線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振動加劇,受電弓與接觸網之間的動態耦合關系變差,動態接觸壓力變化,沖擊接觸線形成硬點。
(3)曲線及接觸線最大拉出值處與受電弓側端凹槽所對應,在受電弓動態擺動下,與接觸線側面相磨,磨耗形狀和寬度發生變化。
(4)季節變化對軌道、受電弓氣囊有一定的影響,最終將不同時段弓網耦合差的歷史印記留存在接觸線上,而接觸線的磨損不均又造成弓網關系不佳。
(1)燃弧及電氣腐蝕是造成出站區段弓網異常磨耗的因素。地鐵一般采用DC 1500 V 電壓供電,為保證牽引功率,在低電壓的先決條件下,出站時電客車需要強大的啟動、加速電流。弓網振動接觸摩擦和較小的取流面積和取流能力造成弓網燃弧,灼傷弓網表面,軟化弓網材質,形成電氣磨耗。
(2)烏魯木齊地鐵南北高差280 余米,造成區間上下坡較多(最大坡度28‰),受電弓擺動和上、下坡取流及制動,造成接觸線磨耗增加。
(3)弓網動態耦合變差,以及機械和電氣的雙重作用,加劇了弓網的異常磨耗。
(1)以改善耦合關系為出發點,提升弓網軌的性能:①持續調整接觸網的坡度和連續的平順度,嚴控錨段關節、線岔處的高差,控制接頭處的導高,不斷提升弓網的動態耦合性;②通過檢測手段,定期對接觸網的平順度及硬點、鋼軌的平順度進行檢測,動態的對接觸網、鋼軌進行評價,嚴格控制隱患及缺陷;③安裝“受電弓動態監測系統”,根據監測信息不斷調整弓網接觸壓力到最佳狀態。
(2)以增加弓網彈性為出發點,提升弓網動態彈性:①提升剛性接觸網的彈性,通過優化剛性接觸網的彈性,采用將懸掛螺桿改為彈性螺桿、定位線夾采用彈性線夾等以釋放受電弓壓力,減少受電弓擺動;②保障受電弓彈簧盒的平衡度,通過檢修及拉力測試,確保受電弓弓頭前后、左右平衡,轉動靈活,出庫前的正常。
(1)以改善磨耗形狀為出發點,優化接觸網拉出值:①結合運營時線路工況和取流情況,對普通區段、加速取流區段分別計算、分別布置、均勻磨耗;②將接觸網最大拉出值由固定布置變更為范圍性布置,減少多個波峰、波谷長時間將碳滑板磨損出溝槽。
烏魯木齊地鐵1號線接觸網專業從改善磨耗形狀出發,間接降低了磨耗率。供電專業選取出站燃弧最嚴重的區段以負拉出值為調整點,設計并調整4 個區間42 處定位點、改動兩處關節、改變一處波峰,從而優化并改善了磨耗形狀。
(2)以增加取流能力為出發點,提升結合部契合度:①通過調整碳滑板安裝時水平狀態、轉動接觸處潤滑狀態、彈簧盒平衡調整等,解決受電弓碳滑板前后、左右受力不均、不水平、與接觸線不密貼等問題;②調整弓網接觸壓力,降低弓網動態燃弧打火;③采取適當的接觸壓力,降低電氣磨耗對接觸網和碳滑板的影響。
烏魯木齊地鐵1號線通過跟蹤試驗將靜態抬升力保持在125 N 左右,并通過在檢修中保障受電弓的狀態提升動態跟隨性,降低電氣磨耗。
(1)通過運營多方協作通過優化接觸網拉出值及受電弓弓頭平衡調整,不僅有效改善了碳滑板的磨耗形狀,還徹底解決了之前碳滑板上8 mm 的凹槽問題,間接降低了整體的磨耗率。
(2)通過調整接觸網布置、調整弓網壓力、嚴格控制弓、網、軌技術狀態以及斷裂帶限速等措施,將冬季和非冬季的碳滑板每萬千米的磨耗率分別下降到4 mm 和2 mm。
造成受電弓接觸網磨耗的異常狀態,是接觸線布置、弓網動態耦合、弓網材質、受電弓升弓方式、弓網接觸力因素等多個因素綜合疊加導致的。為保證弓網相互關系,應從設計初期開始在接觸網布置、受電弓及滑板選型方面全面評估,后期運營時持續細致檢查及測量,追蹤磨耗情況并根據運營實際進一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