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潔
【摘要】盈利能力分析是企業財務分析的關鍵部分。文章通過比率分析、比較分析法,整理了順豐公司近3年的滿意度、資產負債率、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等多個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的數據,分析對公司盈利能力造成影響的原因。并通過對現在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分析,挖掘盈利潛能,提出提高盈利水平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順豐公司;物流;盈利能力
【中圖分類號】F259.23;F253.7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國家郵政局發布2020年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和時限測試結果[EB/OL].(2021-01-14)[2021-08-24].http://www.spb.gov.cn/xw/dtxx_15079/202101/t20210114_3759907.html
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展期,我國的快遞業務總量已經穩居世界首位,物流行業已經由成長期邁進了成熟期。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時期,物流行業仍保持增長。根據統計數據分析,2020年我國快遞業務總量同比增長31.2%,總收入同比增長17.3%。但與國際物流企業相比,我國物流企業發展還不夠成熟,在同時面臨著行業內的競爭及上游產業變革的雙重壓力下,如何加強經營管理,提升盈利能力是新經濟形勢下企業要突破的發展瓶頸。
盈利能力是一項綜合性的財務指標,是決定企業價值的重要因素。對盈利能力進行有效分析,能使企業管理者、投資者和債權人等各方人員能準確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并不斷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從而提升業績。本文以國內領先的綜合物流企業順豐公司為例,選取重要的財務與非財務指標對其盈利能力水平的影響進行系統性的分析,評價對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的原因,以此分析公司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解決建議。
一、順豐公司概況
順豐公司成立于1993年,2017年順豐控股上市,是全球第四大快遞公司,行業領先地位的物流綜合服務商。公司業務范圍包括各種快遞服務以及相關的附加增值服務。公司在技術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物流體系和智能綜合物流網絡體系,形成“天網+地網+信息網”三網合一的網絡規模優勢,實現對業務、信息、服務等全網絡的有力管控。順豐公司采用直營模式,易于一體化管理,高質量、高效率的服務在客戶群體中擁有良好的美譽度和較高的客戶黏性。公司定位群體主要為中高端客戶,產品成本高于同類型企業,價格競爭力弱,在偏遠地區的業務發展較慢,也造成發展的劣勢。
二、影響盈利能力的指標分析
(一)顧客滿意度
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調查顯示,順豐公司行業滿意度排名多年連續第一。該滿意度包含22個指標,涵蓋快遞服務的受理、攬收、寄運、售后及信息服務五大方面。在運輸速度指標上全程時限和72小時準點率的排名也穩居第一1(見表1)。
從調查結果表明,即使順豐公司定價高于其他同類企業,但其以時效快、服務優、網絡全打造的競爭優勢,提供了多元的物流服務,使客戶對其整體的服務依然保持很高的評價與品牌忠誠度,并且愿意為優質的服務支付更高的費用,這對企業收入的增加提供穩固保障,有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二)創新能力
截至2020年末,順豐公司已擁有包括在申報中的專利3112項,軟件著作權1593個,其中發明專利占56%,是擁有專利數量最多的物流企業,研發能力在同行業中最強。
近幾年,順豐公司加大了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地圖、自動化設備、智慧辦公、專業服務方案等方面的科技研發投入,從2018—2020年的研發投入數據(見表2)中可知,研發投入總量逐年增長。科技創新為順豐公司經營帶來了變革性影響,一方面通過智慧設備的規劃、自助化分揀等新技術提高了末端分揀、運送等服務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科技可以運用到冷運、國際、供應鏈等新業務體系中,帶來更多的客戶資源,增加收益。順豐公司2018—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909.43億元、1 121.93億元、1 539.87億元,三年增長70%,其中新業務板塊2018年營業收入為171.89億元,到2020年434.79億元,新業務的營收三年增長率達153%,保持著高速增長趨勢。1順豐公司的研發投入已帶動了經濟效應,對營業、盈利是正相關的影響,公司應繼續分析市場形勢與企業發展方向,結合新業務的發展,合理分配研發經費的投入比,從而促進效益產出,保證營業收入的持續增長,為提高盈利水平提供支撐。
(三)資產負債率
順豐公司一貫采用重資產的發展戰略,近些年順豐公司通過在境內外發行債券用于進行并購、技術設備投入、產業園建設、機場建設及飛機購置等,2018年末公司總負債347億元,2019年又發行160億元債務融資產品和58億元可轉換債券,2019年末總負債超500億元,資金負債率攀升;2020年由于可轉換債券轉股權的財務影響,資產負債率較2019年下降5%。順豐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見表3)始終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資產負債過大,勢必增加了企業的財務費用,加大財務風險,降低了獲利能力。順豐公司未來應通過多樣化融資方式優化資本結構,結合全球經濟風險形勢,側重于能聚焦主業、擴大核心競爭力的投資負債,使風險可控。
(四)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利率
2018—2020年順豐公司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利率(見表4)整體表現為下降的趨勢的主要原因:一是順豐公司傳統業務的營收保持穩定增長;二是在冷運服務、國際服務、即時配等新興業務方面,公司前期通過科技創新構建的物流網絡資源使營運效率得到明顯提升,在控制成本增加效能上帶來了新的增長動力。但是由于公司開拓新的業務,如發展新業務加強的運輸能力、研發投入、人工成本、場地等成本增長比率高于營業收入的增長比率,都不利于緩解凈利潤短期下降壓力,對盈利能力造成影響。但隨著各新業務板塊持續增長,規模效應經歷一段爬坡期后在未來將逐步釋放和顯現。

(五)總資產報酬率
順豐公司2018—2020年總資產報酬率整體表現較好,但稍呈下降趨勢(見表5)。物流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間的價格戰導致利潤越來越低,同時順豐為優化產品結構實現升級,開拓新業務,在場地升級、自動化設備等資源建設上短時間之內投入巨大,造成短時期的成本壓力。總資產增長規模略大于利潤增長規模,但后續如果發展良好,加強資產利潤率,提高銷售利潤率,經歷一定的爬坡期后的規模效益將逐漸突顯,其盈利能力有望回升,只是需要的時間較長。
根據順豐公司的戰略規劃,2018年獲批投建的鄂州機場將作為公司開拓高端快遞的核心運輸樞紐,順豐將承擔近186億元的投資金額1。因此近幾年投入的資金未獲得相應的回報,也拉低了凈資產收益率,但在機場投入使用長期來看,公司業務規模效應已顯現,這對公司業務拓展有極大的帶動作用,勢必提升盈利水平。
(六)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
2017年順豐控股在深交所上市,當年凈利潤47.71億元,凈資產326.81億元。上市后規模不斷擴大,凈資產不斷增加,2018年末公司凈資產增至365.61億元,但因為公司加大開拓業務投入的成本、發行債券負債增加等原因,成本大幅增加,凈利潤僅45.56億元。2019年一方面受益于前期網絡智能、數字科技等投入,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益及資源利用,智能化成本控制達到降本增效的成果;另一方面公司的新業務快速增長,全年凈利潤達57.97億元,較上年增長27%,年末凈資產424.2億元,凈資產收益率有小幅攀升。2020年即使受全球疫情及市場激烈競爭的影響,順豐公司充分利用直營模式和前期開拓的新業務市場的技術優勢,依然保持業務量和營業收入的逆勢增長,實現凈利潤73.26億元,年末凈資產564.43億元,但凈利潤增幅略小于凈資產增幅,因此凈資產收益率較2019年略微下降。
順豐公司2020年每股收益較2018年增長60%。2019年公司實行股份回購,總股本數比2018年減少,在2020年由于可轉換債券轉股影響,總股本數為455 644.05萬股,較2018年增加13 767.32萬股,同時在利潤方面,新業務產品的超預期增長,凈利潤較2018年增加27.2億元,增長61%,從而推動每股收益的持續增長(見表6)。
但是順豐公司2021年上半年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這兩個指標出現斷崖式下滑。根據公司2021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凈利潤為7.6億元,與2020年同比下降79.8%。一是經濟快遞業務占比加大,但價格低侵蝕了利潤空間;再者從2020年末延續到2021年,公司為加速多元業務板塊的網絡開拓,在自動化、物流網絡資源建設的持續投入,大幅提高成本的綜合影響下,成本費用的集中體現對公司利潤水平短期內造成極大壓力。順豐公司應持續審視業務資源的投資,提高資源整合優化與管理利用,合理規劃投資進度與規模,發揮盡量大的資產使用效益,實現健康、有序、可持續的發展。
三、盈利能力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核心業務受到沖擊
順豐公司的核心業務是時效快遞,其目標群體是中高端客戶,產品價格也高于其他快遞,定位有別于其他物流企業。但是近幾年,受到電子發票和競爭者加入的影響,原本基于公務文件等的商務快遞業務大量萎縮,2021年上半年時效快遞業務營收同比增長僅為6.5%2,原本利潤較高的核心業務的損失,給順豐整體的盈利水平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二)業務擴張帶來利潤壓力
順豐公司有意識地改變產品結構,下沉電子商務市場,開拓快運業務、同城業務、供應鏈業務及國際業務等新業務,新業務持續增長,2021年上半年總營業收入883.44億元,除傳統時效快遞業務外,其他新業務創造營業收入421.83億元,占總收入比重達48%。但是受直營模式所限,公司要統一投入對新業務的物流網絡、場地和設備等資源布局,由此產生高額成本。同時經濟快遞單票價格又較低,因此對利潤造成影響。雖然從長遠角度來看,這些投入對于企業的未來多元化發展有利,但是對于短期利潤,不可避免地帶來不利影響。
(三)電商快遞領域無優勢
當前我國電商快遞存在巨大的市場,競爭趨于同質化,價格戰愈加激烈。近幾年順豐公司穩固高端市場外也積極下沉電子商務快遞市場,公司2021年上半年針對電商市場的經濟快遞業務貢獻營收148.9億元,占總收入比17%,較上年同期營收88億元同比增長69%,并且保持較強的增長態勢,市場占有率也不斷提升,但由于公司在此領域不具有絕對優勢,產品價格上又缺乏競爭力,利潤空間小。
四、提高盈利能力的對策和建議
(一)布局系統化業務結構
科技創新正觸發新一輪物流行業的競爭,物流行業已經上升為引導生產、促進消費的先導行業,順豐公司應準確把握經濟形勢,利用其在科技技術的領先優勢繼續實現產業變革和升級。順豐公司現已布局了50個城市的產業園項目,其順豐快運、冷運及醫藥、同城、供應鏈、國際等新業務板塊的高速增長,已成為公司業務新的增長引擎,隨著公司整體物聯網絡、自動化設備等資源融合優化,綜合物流服務能力及供應鏈服務能力將進一步增強。以此為支撐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持續開拓公司新業務,使產品更加多元化,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率。同時,做好效益分析與評估,保持經濟的投資效益,合理布局,創建可持續的發展環境。
(二)控制合理化成本管理
降本增效始終是物流行業踐行的話題。行業利潤水平兩極分化,產業形態升級轉型。在經濟形勢與國家政策鼓勵下,更多物流企業向提供合同物流及供應鏈服務方向延伸發展。順豐公司可以利用前期投入的智慧物流網絡形成規模經濟,從大量依靠人力轉變為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為支持的現代化、信息化物流。加強成本管理,例如在運輸成本上,可以利用大數據統計分析,通過業務預測對配送線路、配送方式、運力調度等方面進行整合和優化,提升運輸效能又不斷降低成本。還要加強內部管理,做好發展規劃,控制投資成本,防止一味擴張導致成本上漲過快,要從多方面采取措施,聯合發力,實現企業的降本增效。
(三)確保均衡化收入增長
我國基本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為物流產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新經濟結構下,已形成了專注于不同垂直領域的專業細分型物流市場,如電子信息物流、醫藥品物流等,物流企業的核心服務價值即逐漸向節約管理成本、優化配置資源等提高產品附加值方向發展。
順豐公司現在已構建了多元化業務發展的良好商業布局,在高端市場原有服務產品的不斷優化升級、穩固優勢;在下沉經濟業務市場用直營與加盟模式的結合開拓服務網,以及冷運、供應鏈、同城、國際等多元業務市場發展齊頭并進,綜合增長效益已顯現,高于行業的平均增速。順豐公司應繼續發揮優勢,利用機場、產業園等數字化、一體化、智能化的產業管理體系,深化戰略投資及合作,夯實多元化的業務市場,打造綜合服務能力與長期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保持收入及盈利水平的可持續、均衡的增長。
主要參考文獻:
[1]帥玉婷.財務報表分析:以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20(1):99-100.
[2]王雨珊,甄文明.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分析[J].河北企業,2020(12):98-99.
[3]陳思地,丁麗麗.基于財務報表對物流企業縱向分析:以順豐快遞為例[J].全國流通經濟,2020(26):22-24.
1.新浪財經.順豐控股:2020年營收超1500億創新高 凈利增近三成[EB/OL].(2021-03-17)[2021-08-26].https://finance.sina.com. cn/stock/s/2021-03-17/doc-ikkntiam4161935.shtml.
1.央廣網.鄂州順豐機場系列配套工程開建 總投資近186億[EB/OL].(2017-10-01)[2021-08-26].http://www.cnr.cn/hubei/ jmct/20171001/t20171001_523973193.shtml.
2.騰訊網.剛剛!順豐上半年業績出爐,多個業務表現亮眼[EB/OL].(2021-08-22)[2021-09-12].https://new.qq.com/rain/a/20210822A08OCZ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