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永久總部大樓在上海浦東交接
2021年9月28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永久總部大樓在上海浦東新區正式交接,標志著這家國際多邊金融機構進一步“扎根”中國,見證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財政部部長劉昆通過視頻致辭指出,新開發銀行是金磚國家財金合作的重要成果和平臺。永久總部大樓從藍圖變為現實,凝聚著大家共同的努力與心血。中國作為股東國和東道國、上海作為東道主城市,對新開發銀行給予了全方位支持。希望新開發銀行繼續開拓創新,進一步打造比較優勢,在支持成員國發展和全球經濟金融事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新開發銀行行長馬可說,新開發銀行將繼續努力支持成員國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積極推動新興經濟體開展和深化合作,克服共同挑戰,完成發展目標。馬可介紹,9月2日,新開發銀行首次宣布擴容。開業6年多以來,新開發銀行累計批準成員國約300億美元的80個項目,涵蓋清潔能源、交通運輸等領域。
臉譜
李仲廣
今年的“十一”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的首個國慶黃金周,各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多措并舉推動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李仲廣解讀“十一”大數據時指出:“旅游市場處于穩步復蘇通道,假日經濟讓發展的成果進一步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共享,初步實現了人人享有旅游權利的新局面。”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調查,2021年中秋和國慶假日期間居民出游意愿分別為28.62%和39.36%,較去年中秋和國慶假期提高7個百分點。
柳磊
2021中國資本市場投資峰會9月7日在北京舉行。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柳磊致辭時表示,作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第一責任主體,上市公司應該把握形勢變化,把握機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把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理念貫穿到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具體來說,柳磊認為,上市公司應該抓好五方面的工作:一要抓好穩健經營,二要抓好規范治理,三要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四要抓好守正創新,五要抓好投資者關系管理。
埃隆·馬斯克
當地時間10月8日,美國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公司宣布,將把公司總部從加州帕羅奧托搬遷到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在股東大會上,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表示,在總部搬遷過程中,特斯拉將迎來新的挑戰:一方面要利用得州的營商環境優勢,另一方面還要安撫加州舊金山灣區招聘來的科技行業人才。對于特斯拉搬遷總部的決定,奧斯汀市的民主黨市長史蒂夫·阿德勒表示歡迎,他認為特斯拉將會帶來一定數量的就業崗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延斯·斯托爾滕貝格
據美國《政治報》網站10月6日報道,中國正在崛起,且即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向《政治報》談起了他的看法:“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但我不認為中國是我們的對手或敵人。我們需要在氣候變化等重要問題上與中國接觸,如果不把中國包括在內,全世界就沒辦法充分減少排放。與此同時,我們還要與中國討論軍備控制問題。所以,我們需要在政治上與中國進行接觸,加強交流,促進更多合作。”
新刊
能源沖擊
《經濟學人》
2021年10月16日
11月,世界各國領導人將齊聚COP26峰會,為到2050年實現全球凈碳零排放設定目標。當各國準備為此作出承諾時,綠色時代的第一次能源大恐慌正在發生。自5月以來,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價格飆升了95%。峰會主辦國英國重新啟用了燃煤發電站,美國的汽油價格達到了每加侖3美元,印度陷入了停電的困境……
這場能源危機提醒人們,現代生活需要充足的能源:沒有能源,賬單就會變得難以支付,房屋會被凍結,企業發展會停滯。在世界轉向清潔能源體系之際,能源危機還暴露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包括可再生能源和一些過渡性化石燃料生產投資不足、地緣政治風險不斷上升以及電力市場安全緩沖薄弱等。如果沒有快速有效的改革,更多的能源危機將會發生。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政策令人困惑。許多國家承諾零排放,但沒有實現這一目標的計劃,而且沒有向公眾表明稅費是否需要增加。可再生能源補貼的不斷變化,加上監管和法律障礙,使得投資化石燃料項目風險太大。理想的解決方案是持續地降低排放,幫助企業判斷哪些項目會賺錢,并增加稅收來支持能源轉型老是失敗的國家。這次沖擊傳遞出的信息是,參加COP26會議的各國領導人必須超越承諾,完善如何實現過渡的細則。
誰是改變臉書的推手
《時代周刊》
2021年11月1日
就在美國2020年大選一個月后,臉書解散了其公民誠信團隊。團隊被解散的員工中包括來自艾奧瓦州的產品經理弗朗西絲·豪根。豪根10月3日公開了個人身份,承認她就是臉書成立17年來最嚴重內情外泄事件的爆料人。兩天后在參議院的聽證會上,豪根說讓她堅信必須爆料的是一長串事件,公民誠信團隊遭到解散是最后一根稻草。
公民誠信團隊成員都簽署了一份非正式的“公民誓言”:為公民的利益服務,而非公司的利益。具體來說,這個小組需要去妥善“駕馭”臉書的巨大影響力,采取措施保護用戶的信息安全、減少平臺暴力與極端內容。但在2020年底,這個小組卻被解散了。分管業務的臉書副總裁蓋伊·羅森表示,公司只是把這個組“整合到了一個更大的團隊中”;CEO馬克·扎克伯格也回應稱,公司的算法并未放大有害內容,相關報道存在誤解與斷章取義。但隨著事件的發酵,臉書已經很難從信任危機中全身而退。
無論臉書未來走向何方,很明顯公司內部的不滿情緒在持續發酵。真正推動變化的或許是臉書在職和離職的員工,他們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公司的內部運作,也最有可能給企業造成損傷。
簡·弗雷澤意欲重塑花旗
《彭博商業周刊》
2021年10月18日
花旗集團新任首席執行官簡·弗雷澤(Jane Fraser)是美國第一位領導美國頂級銀行的女性。今年初夏,許多銀行的首席執行官讓員工回到工作崗位。那時新冠肺炎病毒德爾塔變異株正在肆虐全球,不少復工的員工感染病毒,最終迫使管理者改變此前復工的決定。相比于這些競爭對手,簡·弗雷澤采取了更為寬松的管理方式——讓員工自己決定什么時候回來上班。
與此同時,簡·弗雷澤還在押注財富業務,削減全球分支機構。“我想擊垮競爭對手。”她說。想要達到這一目標并不容易。目前花旗集團的股價低于三年前的水平,而競爭對手的股價則接近紀錄高位。這位54歲的蘇格蘭女性表示,她計劃從財富管理和全球消費者業務入手,重塑花旗銀行。
投資者認為花旗集團的業務過于龐雜,負擔沉重。2008年,由于抵押貸款和其他不良資產造成的損失,花旗集團遭受巨大打擊。2009年,其股價跌破1美元。即便是現在,其股價仍比15年前低86%。在華爾街六大銀行中,花旗集團是唯一一家交易價格低于每股資產凈值的銀行。每股資產凈值是衡量一家銀行價值的常用指標。即便如此,它還是一個強大的玩家。它的業務遍及160多個國家,每天的支付額達到4萬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發行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