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質(zhì)教育以及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背景下,對教育教學不再是僅僅追求學生對知識的了解,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成長。在新的教育形式的背景下,中國的教育事業(yè)正向著全面化的方向邁進,這就要求重視學生的體育能力及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體育的教學而言,大課間活動是一項不可忽視的體育運動,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體育鍛煉。而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單一的活動形式是無法滿足學生的體育活動要求的,多元活動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文章對多元化運動的體育大課間活動進行策略探析。
關鍵詞:多元化運動;體育大課間;活動策略
教育部門印發(fā)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中指出,體育大課間活動不僅會對學生的緊張學習起到調(diào)節(jié)的作用,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增強學生的體質(zhì),是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需要。俗話說:“身體是最重要的”,這也是學生可以進行高效學習的基礎。對于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對于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變得越來越重要。體育大課間活動就是鍛煉學生體育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方式之一。因此運用多元化的運動來助力體育大課間的活動對于學生的體育發(fā)展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基于多元化運動下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大課間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以體育活動為載體的全面育人,調(diào)節(jié)學生身心健康的重任。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他們的學習壓力是非常的大的,通過體育大課間活動的設立可以使得學生的身體得到及時的鍛煉,做到學習和放松的緊密結(jié)合,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有利于展現(xiàn)學校優(yōu)良的風貌
對于大課間活動來說,它是學生每天都需要參加的、全校性的、大規(guī)模的集體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向上、勤奮刻苦等多種優(yōu)良的品質(zhì)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多元化的背景開展體育的大課間活動,可以使得活動的形式變得更加的豐富多樣,展現(xiàn)出學生的勃勃生機,對展現(xiàn)學校的優(yōu)良風貌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活動興趣
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在初中的傳統(tǒng)大課間活動中,單一的活動的形式會使得學生對活動失去興趣,從而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而基于多元化運動下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使得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大課間的活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活動興趣。
二、 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現(xiàn)狀
(一)學生的活動興致不高
在學校的大課間活動中,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每個班中都會有幾位學生逗留在教室中而不去參加活動,而且大多數(shù)學生的原因都是相似的,像是沒有完成作業(yè),需要在課間彌補功課;或個人的身體不舒服等。歸根結(jié)底,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是因為學生對于這些課間活動并不感興趣,因而導致他們的興致不高。
(二)大課間活動形式單一
對于體育大課間活動來說,大多數(shù)都是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身體承受能力的,活動的場地、時間以及基本的活動設備都是合理的。但是活動的形式是比較單一的,像是組織學生做操、跑步等,單一的活動形式使得大課間活動的效率低下。
(三)大課間活動組織混亂
體育大課間活動是一項參與度很高的活動,它不同于體育課程,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中只有一個班級的學生參加。體育大課間活動是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全校的師生共同參加的活動。并且對于一些學校來說,雖然是大課間活動的形式是比較豐富的,但是大課間組織混亂是其主要存在的問題。在大課間的活動期間,經(jīng)常可以看見學生在操場上打鬧、打籃球、跳繩,彼此之間是沒有固定的場地的,使得學生的活動形式是比較的混亂的。
三、 基于多元運動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策略
(一)堅持活動科學性,豐富活動內(nèi)容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基于班級體育課程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在基于多元運動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的背景下要秉持著活動科學的原則,使得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掌握運動的技能,在此基礎上豐富活動的內(nèi)容,促進學生可以在活動中強身健體。比如由于身體條件以及成長環(huán)境等多方面的影響,學生之間是存在著差異的,那么教師在計劃大課間活動的時候要重視學生的差異特征,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去組織相關的活動。比如對一些身體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在完成跑步的大課間活動的時候可以適當?shù)販p緩一些跑步的距離,并通過訓練一點一點的增加。或者在體育大課間活動中進行籃球活動的時候,有些同學是沒有籃球的基礎的,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也要堅持按部就班的原則,在最基礎的運球開始練起,從而使得學生的能力一步一步的提升。對于上述的這兩項活動的內(nèi)容來說,都重視了和堅持了活動的科學性原則,這也是在開展大課間活動中十分的重要的原則。在多元運動的基礎上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一定要堅持活動科學的原則,并在此基礎上豐富大課間活動的內(nèi)容,使得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活動中有所收獲。
(二)滿足學生要求,增加活動趣味
“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yǎng)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這句話可以讓人充分地感受到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在基于多元運動的體育大課間活動中,也要遵循這種原則,滿足學生的要求,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對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參與興趣。學生對活動的興趣越濃烈,那么就越能在活動中鍛煉身心、陶冶情操、發(fā)展智力。比如在體育的大課間活動中可以開展趣味游戲,通過游戲的活動來達到學生強身健體的作用。比如可以開展趣味踢毽子游戲:8名學生為一個小組,在操場上圍成一個圓圈,然后開始進行踢毽子的游戲,踢到誰跟前誰就要去踢一腳,要保證毽子不落地。如果在誰的跟前毽子落地了,那么就要被淘汰,最后留下來的那名學生獲得勝利。或者對于有關體育大課間活動來說,也可以詢問學生的意見或者是建議,讓他們?yōu)轶w育大課間的活動出謀劃策。比如對男同學來說,他們可能會比較喜歡籃球、足球這些比較激烈的、對抗性質(zhì)的活動,那么就可以根據(jù)男同學的興趣愛好進行趣味的足球活動,像是將5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其中每組安排1名無球球員在球門里接應。兩組第1名球員同時帶球出發(fā),在標志筒之間做教練員規(guī)定的動作(教練提前規(guī)劃好的),到達中間后挑球給球門里接應的球員,完后跑到球門里成為接應球員,然后第2名球員帶球出發(fā),哪一組球員都成功到達球門區(qū)域后方為獲勝。對女同學來說,他們可能就比較喜歡羽毛球、跳繩這類的活動,那么就可以為學生提供趣味跳繩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比如組織學生進行花式跳繩,向前編花跳、向后編花跳或者是雙環(huán)跳等,通過這些花樣跳繩的形式可以使得學生充分地感受到游戲活動的快樂。在基于多元運動下開展初中體育的大課間活動研究,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愛好出發(fā),滿足學生的體育活動需求,增加活動的趣味性,使得學生可以自愿投身到體育的大課間活動中,從而使得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活動中進行強身健體。
(三)借助活動形式,提升教育原則
對于體育活動中的大課間活動來說,它的作用不僅僅是要讓學生進行強身健體,它在更深層次上是為了讓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在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的發(fā)展。在初中的教學中,學生的學業(yè)是比較繁重的,體育課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因此在抓好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并加強對于學生的教育原則,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比如體育活動的中一些技巧,是與學生所學的物理知識息息相關的。對于鉛球來說,扔球的速度越快,瞬間爆發(fā)力越強,那么鉛球就會拋擲得越遠。這是因為在物理中初速度越大,動能越大,投擲得也越遠。或者對于籃球投籃來說,角度成45度角投進的概率是最高的,而且距離越近,投進的成功率就越高。這是因為物理中的光的反射定律是相似的。對投籃距離越近,投中率越高,是因為球在前進過程中還一邊不斷地下落,若距離近一些,下落的距離也會小一些,這樣命中率也就大了。通過這些知識的講解,不僅會使得學生體會到活動的樂趣,增強體質(zhì),還可以在活動中對知識進行鞏固,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體育的大課間活動中發(fā)揮教育的作用,比如對于一些團體的體育大課間活動來說,就要在活動的開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意識和奉獻的精神,讓學生知道團體的成功遠遠要大于個人的,要懂得忍讓,和同學們團結(jié)協(xié)作,一起為了活動而進行不懈的努力。在基于多元運動的背景下開展體育的大課間活動,既要保證活動類型的多樣性,又要發(fā)揮活動的教育作用,借助于活動的形式和活動的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得學生的身心都可以健康的成長。
(四)根據(jù)學生個性,開展分層活動
“人們生而平等,但又生來個性各有千秋。”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正是他們個性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在多元運動的背景下開展體育的大課間活動,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開展分層的體育大課間活動。比如對一些對籃球感興趣的學生來說,教師就可以在籃球的體育大課間活動中,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階段籃球能力進行分類,并在此基礎上開展符合學生能力的體育活動。像是對于籃球的體育大課間活動來說,對于籃球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場籃球的比賽,一場球賽中有6名學生,3個人一組,在規(guī)定的20分鐘時間內(nèi)哪一隊進球多哪一隊就獲勝;對籃球能力一般的學生來說,教師就可以讓他們進行投籃運動,每個人各自為一組,在20分鐘的時間內(nèi)誰投籃進的數(shù)量越多誰就獲勝;對籃球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就可以讓他們進行運球的練習,為以后籃球活動的參加奠定扎實的基礎。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關注他們的個性發(fā)展也是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之一。在基于多元運動的背景下開展體育大課間的運動,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分層的活動設計,使得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活動中得到適合自己的鍛煉,在體育大課間活動中促進自己的成長。
四、 結(jié)語
綜上所述,體育大課間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的成長。在基于多元運動的背景下開展體育的大課間活動,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個性化特征,滿足學生的活動需求,激發(fā)學生的活動興趣,樹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的健康意識,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對體育教學高效開展的指導方針,從而在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中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范樂.因時而變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6):122-123,133.
[2]陳曉欣.中學生體育大課間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思考[J].拳擊與格斗,2021(2):97.
[3]曾進瑞.立足校情創(chuàng)新大課間體育活動內(nèi)容的有效策略談[J].考試周刊,2020(A1):107-108.
[4]陳麗蓉.中學體育大課間活動有效性策略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20(11):130.
[5]王麗.中學體育大課間一體化管理模式的研究與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152.
作者簡介:
崔東仔,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南沙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