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中學生學習報》社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科技發展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時代進步的關鍵。現如今任何一個行業都離不開科技的進步和發展,人們的生活也無時無刻不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而發生改變。無論是傳統的農業還是手工業,無論是高科技產業還是傳統制造業,無論是新興產業還是傳統行業,無論是技術產業還是社會科學,無論是生產型企業還是服務型企業,無論是政府機關還是家族企業,無不受到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發展的影響,都隨著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而改變著。作為傳統傳媒業的引領者和主導者,傳統出版業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和歷史地位。作為傳統傳媒業的主力軍,傳統出版業如何做到與時俱進,在大數據信息時代轉型升級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問題,探索尋求一條傳統出版業轉型升級之路是我們面臨的任務。
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新媒體技術、大數據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徑越來越多。大數據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在新科技發展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已經成為全世界新聞傳媒出版業的發展趨勢和方向。5G 時代的來臨,進一步加快了多種媒體融合發展的步伐。隨著多種媒體融合發展的進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新媒體、5G、技術的推動發展,大數據數字化出版必將與傳統新聞出版進一步深入地融合。新興媒體雨后春筍般地涌現,新興媒體在信息傳播領域的優越性迅速凸顯出來,同時新興媒體的弱點也快速地暴露出來。傳統媒體傳統出版業在大數據信息化時代的局限性也日益顯現,但是傳統媒體出版業的優勢依然存在。在大數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新興媒體和傳統出版業只有相互借鑒、相互促進、相互影響才能同時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新興媒體和傳統出版業的融合發展之路是整個傳媒業發展的大方向和大趨勢,是傳媒業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新技術新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新興媒體和傳統出版業的融合發展影響深遠、意義重大。新興媒體和傳統出版業融合的方向主要體現在技術性融合、服務性融合、拓展性融合、借鑒性融合、相互支撐共同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與創新,傳媒出版業正發生著深刻的變革與轉型。在大數據信息時代,數字出版業成為一種新興的出版模式和方法,這也是新興媒體和傳統出版融合的產物。數字出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并且以獨樹一幟的方式和獨特的產品特點受到傳媒出版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度的深入研究,無論是媒體出版管理部門還是媒體新聞出版企業都設立了專門的機構和部門對數字出版課題和技術進行深入的專題研究。從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年度報告數據來看,從2014 年至今數字出版產業增長迅速,在多個領域的發展成績斐然,收入達到了近10000 億的規模,五六年間收入增長了近三倍。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數字化出版業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并且保持了這種高速增長的勢頭。
數字出版模式的迅速發展改變了傳統出版業的格局,究竟如何認識數字出版和傳統出版業的關系呢?從根本上講,數字出版的出現仍然是傳統出版業的理念更新和出版技術的進步,數字出版是傳統出版業與大數據信息技術緊密結合的產物。兩者之間不是對立的關系,也不是相互替代的關系,而是一個相互支撐和互補的關系,兩者是互通有無、相互借鑒、相互支撐的互補的關系。數字出版模式提高了傳統出版業的生產效率,促進了傳統出版業的高速發展和創新,傳統出版業又為數字出版模式提供了寶貴經驗和編輯內容,為數字出版模式提供了內容經驗方面的基礎支撐。
數字出版模式和傳統出版業的區別又是顯而易見的,從定義和概念上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數字出版是利用數字大數據技術進行內容編輯加工,通過信息網絡技術進行出版的一種數字化、網絡化、游戲化、直播化、多媒體化的一種出版形式。傳統出版業是以傳統印刷技術為基礎的紙質出版形式,主要特征是將內容信息物化在以紙張為代表的載體上的出版模式。傳統出版業的另一個特征是具備明確的物質形態特征,具備可保存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收藏和珍藏價值,同時傳統出版業的產品出版物還具有一定的藝術文化價值。
傳統出版業在大數據信息化時代前提下,在出版物內容編輯過程中大量采用了數字出版技術,采用了大數據信息處理技術和計算機自動化排版操作技術,能夠為傳統出版業提供大量的技術支持和數據支撐,使得傳統出版業實現規模化工業化生產,使得傳統出版工藝控制流程化自動化,使得傳統出版質量精細化管理得以實現,進一步提高了傳統出版業的出版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傳統出版業的市場應對能力,進一步滿足了小眾市場和專業市場的細分化市場需求,大大提升了傳統出版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地位。
同時傳統出版業又為數字出版模式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經驗,成為數字出版內容的主要提供者和組織者。傳統出版業依然是數字出版發展創新的基礎,離開了傳統出版業在內容和經驗上的支持和支撐,數字出版將變得虛無縹緲基礎薄弱,由此可見,數字出版模式和傳統出版業各有專長,各有優勢。數字出版明顯的優勢在于資源豐富、多次查閱、多次檢索,傳統出版業的優勢在于可以多次印刷、便于收藏保存、反復使用,兩者之間相互借鑒,互通有無。
以大數據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數字出版產品,不僅僅能夠為傳統出版業的紙質產品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撐和服務支持,同時數字信息出版產生的數據不僅僅支持紙質印刷,同時支持互聯網、紙質圖書、光盤、閃存U 盤以及多網合一的產品傳播和發布形式。在產品銷售渠道上比傳統出版業具有更廣闊的渠道空間,推廣盈利模式也大大拓展,產品附加值大大增加。傳統出版業對于數字出版模式的借鑒,使得傳統出版業在整個產業生態環境中得到更廣闊的延伸和拓展。數字出版模式依然可以以傳統出版為依托,在出版內容、經驗、市場、渠道等方面傳統出版為數字模式提供支持。傳統出版業與數字出版在各自的發展中形成不同的特征和模式,在數據化時代應該打破彼此之間的隔閡和壁壘,充分地融合彼此的特點,實現互惠互利、相互拓展、相互延伸,完善出版體系,開創出版新領域。
大數據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傳統出版業必須打破固化的傳統的發展模式,改革創新探索出全新的發展新模式。任何時候傳統出版業必須立足客戶和讀者的需要,把客戶和讀者的需求作為改革創新的目標和落腳點,以市場為導向,挖掘潛力,與新技術新科技緊密結合,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數據技術,充分融合新型媒體開辟創新出版業新模式。傳統出版業必須突破傳統媒介、地域空間、技術瓶頸、發展模式、時效性等薄弱環節的限制,進一步拓展數字出版模式,發揮各類出版業在各自領域內的特殊優勢,進行重組聯合進一步豐富出版業的資源,進一步完善出版體系,創新發展新產業、新體系和新領域。同時傳統出版業可以打破行業壁壘限制向其他領域拓展滲透,進行跨領域、跨區域、跨行業的創新合作機制,實現傳統出版業多領域、跨區域、多行業的融合發展,在大數據信息化時代把握住機遇和挑戰,開創全新的產業模式。
傳統出版業對于大數據信息化背景下的探索和轉型過程就是一個發展創新的過程,這也是整個傳統出版行業面對的共同問題。伴隨著客戶接收信息方式的變化以及閱讀形式和習慣的變化,傳統出版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就必須利用大數據信息化技術,利用數字化、網絡化、新興媒體、數字化出版等新技術,改造發展傳統出版業的業務和發展模式,在發展的同時仍然需要技術創新,實現新技術的突破,創造出新的出版方式、創造出新的出版技術、創造出新的出版模式、創造出新的發展領域引領出版業進行深度的發展創新。傳統出版業必須利用大數據、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多媒體化的發展趨勢,促進傳統出版業的升級轉型。大數據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多媒體化已經成為傳統出版業創新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傳統出版業的大數據信息化、網絡化、多媒體化起步相對較晚,技術相對薄弱,整個傳統出版業亟待技術創新發展,創新發展的途徑就是充分利用大數據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多媒體化手段來創新傳統出版業的技術水平,同時提高傳統出版業的運營和管理水平。傳統出版業要直面在傳統領域遇到的挑戰,利用大數據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多媒體化及其相關技術突破瓶頸,拓展出一條新的出版業發展模式,促進傳統出版業的健康良性發展。傳統出版業的技術大數據信息化創新,不僅僅促進傳統出版業的發展,更進一步改變客戶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方式和習慣,使人們更加快捷、便利、愉悅、方便地獲得閱讀和娛樂體驗,進一步為大數據信息產業提供更大的市場和機會。
總之,傳統出版業的發展創新之路在大數據信息化時代任重道遠,需要直面挑戰、勇往直前、迎難而上,不斷開拓進取、發展創新,充分利用大數據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多媒體化新技術,突破瓶頸開拓出傳統出版業的新模式和新領域,繼續引領出版業的發展和創新,繼續發揮自身的優勢,在新時代承擔出版業應有的社會和歷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