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乙生
(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大阿鎮(zhèn)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1600)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合理開展課外閱讀,小學語文教學的維度得到了延伸,學生的閱讀視野也得到了拓展,自然學生的人文情懷也會不斷提升,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意義重大。但就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來看,仍存在一些問題,使課外閱讀教學的效果難以得到發(fā)揮。為此,文章關于提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質量的研究十分必要。
通過對目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在閱讀內容和閱讀習慣等方面都存在問題,使課外閱讀的效果受到限制。下面將針對問題進行具體分析,以便于為高質量課外閱讀教學開展策略的提出提供有效依據。
小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只有選擇合理的閱讀內容,才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才可以保證學生的閱讀效果。但實際上,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仍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為學生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籍為考試輔導用書,而對于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閱讀書籍推薦極少,即使推薦也存在內容片面和缺乏營養(yǎng)的問題,使學生無法形成正確的課外閱讀認識。另外,小學生作為課外閱讀的主體,也會自主進入對課外閱讀書籍的選擇中,但由于學生自身缺乏課外閱讀選擇的經驗,在選擇時容易受到外界、身邊人等的影響,從而選擇出一些缺乏營養(yǎng)的讀書。而在學生選擇的過程中,教師也沒有給出針對性的引導,使學生在完全按照自己喜好選擇課外讀物時,出現(xiàn)了選擇武俠小說、籃球、娛樂八卦等讀物,而沒有去選擇歷史文學、時事新聞等優(yōu)質讀物的問題,所以在學生片面選擇閱讀內容之時,學生雖然進行了課外閱讀,但是卻無法將課外閱讀助力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在語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多的老師也意識到了這點,也非常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但就實際的課外閱讀教學來看,很多老師都缺乏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充分指導,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并未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的學生在課外閱讀之時,只是進行表層化的閱讀,而沒有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使學生只有閱讀數量,而沒有閱讀的質量和效率。有的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非常認真的閱讀了課外書籍,但是卻缺乏對筆記的記錄,也缺乏對優(yōu)美詞句等的摘抄,使學生在閱讀一段時間之后,就將書中的精華內容完全忘記。還有些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一些疑惑的內容,缺乏與他人交流與溝通的意識,使他們對于閱讀文本的理解較為片面,久而久之,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會受到極大程度的影響。
為了提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質量,老師就需要對新課程標準進行解讀,在此過程中學習新型的教學理念,主動更新教學觀念,真正意識到課外閱讀的價值。隨著社會中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學生的考試成績仍十分受關注,使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依然比較重視教材和考點內容的講解,并不會抽出有效的時間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使課外閱讀的質量難以得到提高。為此,老師應明確課外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加強對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視度極為關鍵,老師應該從課內外閱讀結合入手。
首先,老師應該結合課內的文章向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籍,并要確保所選課外閱讀書籍符合學生的興趣,且具有較高的閱讀價值,這樣學生才可以在主動閱讀的過程中,不斷開拓自身的閱讀面。比如在教學《草船借箭》課文時,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和分析文章,真切感受到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基于此,老師可以刻意在課堂中融入更多關于諸葛亮神機妙算的趣味故事,這樣學生對于諸葛亮深度了解的興趣將會被激發(fā),自然會想要閱讀更多關于諸葛亮的文章,此時老師可以趁機向學生推薦《三國演義》書籍,讓學生課下對其閱讀,從中感受名著的魅力。在老師的科學引導下,學生通過主動參與課外閱讀,可以在閱讀中了解更多知識,并在閱讀中對課內學習知識進行內化。其次,小學生受到個人課外閱讀經驗的局限,總是存在閱讀量少且低效的問題,這就需要老師給予科學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在遇到閱讀問題之時,通過查閱資料、向他人請教等多種方式獨立解決,這樣才可以真正在課外閱讀中汲取更多個人需要的營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以及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才能成為可能。
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有較大差異,體現(xiàn)在課內閱讀時老師會給予充分的指導和監(jiān)督,而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則需要獨立進行閱讀,如果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存在興趣不足的問題,那么課外閱讀的速度和效果都會深受影響,所以,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激發(fā)是提高課外閱讀質量的重要前提。首先,在學生剛進行課外閱讀之時,老師要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喜好入手,引入寓言類、科幻類課外書籍,讓學生真正對閱讀產生興趣。其次,老師應該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給予合理的引導和鼓勵評價,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課外閱讀中獲得成就感。
比如在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老師可以定期召開讀書會活動,讓學生及時將自己的讀后感受分享給其他同學。在該過程中,老師應加強對每位學生表現(xiàn)的關注與記錄,及時表揚那些閱讀量大且進步較大的學生,以此來激勵這些學生繼續(xù)保持閱讀的積極性與有效性,也激勵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或者,老師要求學生在每次讀書會開展之前,將自己閱讀書籍的書單整理好,并在展示書單時將閱讀各書籍的中心情感以及自己的感悟進行分享。也可以在學生展示閱讀書單的基礎上,向學生推薦一些具有完善作用的閱讀書籍,讓學生課下對這些優(yōu)質書籍進行閱讀,優(yōu)化學生個人的閱讀體系。由于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閱讀時書籍類型不同,老師可以鼓勵學生課下相互之間分享閱讀書單,并說明分享的理由,在學生們養(yǎng)成此種分享的習慣之后,相互之間可以汲取更多知識,這樣學生的書單越來越豐富,知識拓展效果越來越理想,可以讓學生的閱讀生活更加豐富,從而更好達成對學生品格的不斷完善目的。最后,注重對多樣化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始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這樣學生在積極有效的閱讀之中,課外閱讀的質量會得到提高。比如在班級中創(chuàng)建讀書角,讓學生們共享閱讀書籍,讓閱讀資源的利用率得到真正提高;定期檢查學生閱讀時所做筆記,通過此幫助學生養(yǎng)成摘抄優(yōu)美詞句與運用、記錄讀后感與運用等習慣,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效果。
提高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質量,并不是可以在短時間內達成的,需要老師長時間堅持,其中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老師應注重對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可以在更短時間內取得更大閱讀效益。
首先,老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外閱讀時邊閱讀邊做筆記,并養(yǎng)成此種習慣。在過去的課外閱讀中,很多學生雖然可以在閱讀中對文章描述的主要內容和情感進行了解,但是在閱讀之后要求他們評價文章之時,卻不知道從何處入手,也無法將個人的閱讀感受準確表達出來,這樣的閱讀過于淺顯,閱讀效率也偏低。因此,在要求學生邊閱讀邊做筆記的過程中,學生隨著閱讀時間的推進,記錄的有用的內容也隨之增多,這樣文章的評價以及讀后感的表達會非常順利,可以讓學生在有效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閱讀效率。其次,培養(yǎng)學生課后閱讀時的合作習慣。小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不同程度的難題,通過對他們合作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更好理解閱讀文章的深層次內涵,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主動相互分享閱讀的故事,這對于學生個人的健康成長以及學生之間友誼的加深都極為重要。最后,注重對學生閱讀運用習慣的培養(yǎng)。就目前小學生課下閱讀來看,雖然課下閱讀書量有了大幅度增加,但是缺乏運用的意識,使課外閱讀的效果還不是很理想。因此,在學生課外閱讀之中,老師要多向學生強調對其運用,以便于學生及時將閱讀中所掌握的結構特點、表現(xiàn)手法等融入自己后續(xù)的寫作中,這樣就可以逐漸幫助學生養(yǎng)成學以致用的習慣,強化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開展質量。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價值日益凸顯,不僅體現(xiàn)在學生對于課內學習知識的內化方面,還體現(xiàn)在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方面,也體現(xiàn)在學生學習視野開闊、知識體系完善以及人文素養(yǎng)提升等方面。但就實際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來看,還存在質量和效率不高的問題,使課外閱讀教學的效果難以全面發(fā)揮。因此,老師應在準確分析問題的基礎上,從本文所提幾點建議入手,逐步提高課外閱讀教學的質量。本文所提建議只是筆者個人觀點,僅供廣大一線語文教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