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干部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總書記關于“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重要講話,給新聞工作者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策劃能力是新聞記者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在融媒體發展背景下,記者要不斷優化自身新聞策劃能力,從而促進新聞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在融媒體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新聞傳播的速度得到極大提升,人們能在第一時間獲得新聞,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聞傳播的便捷性和時效性。
由于新聞傳播方式及速度的變化,記者也要順應時代要求,不斷優化新聞策劃素質,從而提升新聞傳播質量。記者應切實了解在融媒體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新聞策劃的原則,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自身素質,滿足新聞策劃和新聞傳播的要求。
新聞輿論工作要面向社會大眾,傳播國家政策、社會熱點事件等,而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是新聞傳播的重要基礎。“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的新時代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要肩負起這個使命任務,新聞輿論工作必須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對新聞策劃而言,政治方向的正確是核心原則,要求記者落實政治家辦報方針,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自覺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要求記者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不動搖,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為己任,更好地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新聞報道是對新近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實進行的客觀報道,一件新聞作品,如果不具備新聞價值和社會效益的雙重價值,是難以成為好的新聞作品的。新聞的社會效益是新聞輿論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新聞工作者勞動的全部價值所在。所以,在開展新聞策劃時,記者不能片面追求新聞價值,而應選取具有廣泛社會意義或是局部指導意義的新聞事件,把客觀存在的新聞價值因素同客觀存在的社會需要很好地結合起來,從而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在實現新聞價值的同時,增強新聞的社會效益。
真實性原則是指新聞策劃應以真實的新聞事件為基礎,并以事實和創意作為新聞策劃的核心,從而提升新聞報道的效果和質量。可行性原則主要是考慮新聞策劃的選題和后續反饋,具體而言,在進行新聞策劃時,需要選擇合適的題目,并考慮通過新聞策劃及新聞報道,傳播的新聞信息能否被社會大眾所接受,若該新聞反映的是民生類問題,則要考慮該問題能否得以解決。所以,新聞策劃要遵循可行性原則,既要能傳達國家的相關政策,又要切實考慮社會大眾的新聞需求,從而提升新聞策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隨著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不斷融合、發展,市場競爭也較為激烈。新聞服務是面向社會各界的,具有較強的社會性,所以,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記者開展新聞策劃應具備的專業素質之一就是要有極強的社會責任感。只有具備社會責任感,才會在采集、策劃新聞時,站在社會大眾的角度,用客觀事實說話。
隨著融媒體的不斷發展,相較于以往,當前的新聞策劃工作有了不少變化,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傳播媒介得到了擴展,主流媒介發生了改變。
在新興媒體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各種各樣的媒體平臺層出不窮,這意味著新聞傳播媒介呈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不再局限于以往報紙傳播或電視傳播等形式。而且,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新聞信息傳播的速度和質量得到了極大提升,由于網絡新聞傳播具有極強的時效性和互動性,網絡媒介在新聞傳播中越來越顯現出它的重要性和主導性。
與以往不同,如今,人們每天被大量的新聞和信息數據包圍著,如何讓傳播的新聞在受眾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或產生深遠的社會影響力,成為新聞工作者乃至新聞事業急需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從記者的新聞策劃素質入手,堅持服務受眾的新聞策劃內核,從而將優秀的新聞及時推送給受眾。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記者還應在充分了解受眾新聞需求的基礎上,結合先進的現代化技術進行新聞策劃和傳播,所以,記者要能夠把握網絡媒介的傳播規律,這是當代記者應具備的專業技能之一。
另外,記者策劃新聞選題時應對受眾喜好進行分析,并在采寫工作結束后將內容交給融媒體中心,使其對新聞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從而滿足受眾的新聞需求。記者在開展新聞策劃時,還會涉及對新媒體技術的使用,所以,在當前時代背景下,記者還應具備熟練使用技術工具的能力。例如,熟練使用多種技術工具開發、整合新聞素材,并掌握多種新聞傳播渠道。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發展背景下,記者新聞策劃素質也應優化和提高。為促進新聞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記者在開展新聞策劃工作時,應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堅持服務受眾的策劃內核以及熟練使用技術工具等,從而提升新聞策劃質量,提高新聞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