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前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我國的新聞工作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給當前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帶來更大挑戰。
在互聯網環境中,每一個用戶既是新聞信息的傳播者,也是新聞信息的生產者。所以,網絡環境中的信息傳播數量較為龐大。利用網絡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信息資源。但是,在網絡環境中,具備新聞價值并可以應用在新聞稿件中的內容還是相對較為稀缺,能利用的新聞線索也不夠多,這就需要新聞采編人員具備慧眼,在諸多的信息資源中進行甄別和挑選,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難度和工作量。在融媒體背景下,如果新聞采編工作人員仍采取傳統的方式對信息進行篩選,便無法滿足時代的發展要求,在撰稿時也必然是捉襟見肘,無法從海量的信息中篩選出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信息資源。
在融媒體環境中,新聞產品的類型及表現形式更具多樣性。新聞采編工作人員需要采取多種方式來采集新聞信息。在傳統模式下,在生產新聞時,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僅僅需要對當事人進行走訪調查,記錄相關信息。但融媒體環境下采編工作卻不是如此簡單。新聞采編人員不僅需要對相關信息進行文字記錄,同時還需要及時有效地采集、整理音頻、視頻信息,需要具備多種新聞采編技巧。新時代對新聞采編工作人員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目前,融媒體技術得到迅猛發展,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也在不斷提高,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很大部分因素就是由于互聯網環境具有匿名性。每一個人都可以在互聯網環境下隨意發布消息或編造信息。一些人為了博得眼球,往往編造一些虛假的信息。互聯網環境核實信息的成本較高,同時也存在著很大的難度。這就需要新聞采編人員具備良好的核查能力,對相關證據和線索進行全面分析和推理,只有這樣才能采集到準確的新聞信息,切實提高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在開展新聞采編工作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新聞信息從多個角度及多個層面進行整合和采集,更需要合理、高效地運用多媒介平臺,充分利用手上的工作資源。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新聞信息得到更加廣泛、有效的傳播。與此同時,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在采編新聞的過程中合理、有效運用新媒體技術,從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出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渴求得到的關鍵性信息。
傳統電視新聞發展模式比較單一,缺乏多樣性,難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為了使新聞采編工作達到良好效果,需要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給電視新聞添加一些更具活力的元素,切實保障電視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和趣味性。
在采編新聞信息的過程中,采編人員應懂得換位思考,尤其是要思考新聞受眾是誰,并且要了解受眾的現實需求,從受眾興趣愛好出發,挖掘其喜愛的新聞信息。
對新聞工作者來講,在采編新聞的過程中應當保障新聞信息的真實性,要注重對新聞價值的深入挖掘。
新聞采編工作人員需要正確引導受眾,使受眾在閱讀新聞過程中獲得更大的思考空間,幫助受眾追尋新聞事件背后蘊含的價值和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新聞的重要價值。記者在實際采訪中,需要對新聞事件進行全面分析調查,為后續新聞編輯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工作人員為了能夠跟上時代發展腳步,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及綜合能力。新聞單位也需要加強新聞采編專業培訓,使新聞采編人員能力和素質得到提高,讓其更好地適應融媒體時代的要求。
融媒體的快速發展對新聞采編人員來講,既是一大挑戰,也是一種發展機遇。新聞工作者要不斷進步,在融媒體背景下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專業能力,適應時代發展要求。
很多時候,好新聞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一些看似普通的身邊人、身邊事。新聞記者應繼續轉變工作作風,一方面要堅持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和政治知識,做到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另一方面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深入“走轉改”、踐行“三貼近”,鍛造出有思想、有溫度、接地氣的精品佳作,不斷提高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通過樹立政治意識、強化政治學習、用活政治知識來錘煉政治眼光,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進而提升發現新聞、判斷新聞、洞察新聞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采編人員應進一步創新,使自身的新聞采編技巧水平得到提高。同時,也需要端正態度,謹記自身職責,遵循職業道德。同時,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更好地應對融媒體時代帶來的挑戰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