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傳播速度急劇提升,是融媒體時代最為顯著的特征。在融媒體形勢下,采集、傳播新聞信息的廣播電視記者工作面臨著采訪速度加快、溝通交流方式轉變、公眾采訪態度變化和技術革新帶來的挑戰。不僅如此,在媒介多元、內容同質的傳媒環境下,廣播電視記者傳統的面對面采訪形式呈現出明顯的弊端,采訪效率偏低。除此之外,隨著媒體互動的興起,廣大公眾參與信息內容生產及信息傳播的熱情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公眾僅憑一部手機便可以拍攝、記錄身邊事,從平民視角呈現新聞事件。一些廣播電視記者缺乏親和力,采訪內容不能獲得受眾的廣泛關注,導致廣播電視媒體受眾分流。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文將從采訪理念轉變、采訪對象選取、溝通機制創新、采訪素質提升四個層面闡釋融媒體形勢下廣播電視記者采訪形式的革新策略。
融媒體時代各類媒介形式層出不窮,信息傳播速度也大幅度提升,傳統以主觀判斷為核心的采訪理念已經難以適應融媒體時代的采訪需求,呈現出明顯的滯后性與局限性。為此,廣播電視記者需要樹立“以受眾為中心”的采訪理念,在采訪方案制定階段加強策劃,根據采訪信息傳播的預期效果確定采訪主題、采訪問題提綱。采訪的在于還原事件真相,這也是受眾最迫切的需求,因此在采訪過程中記者要關注采訪對象的情緒變化,引導其說出自己知道的線索、細節等內容。除此之外,記者在采訪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了解當前采訪對象的基本信息,從小切口切入進行采訪,避免采訪內容雷同,為受眾帶來新的體驗。
在傳統的廣播電視記者采訪工作中,采訪對象一般為事件的曝光者、當事人及知情者。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各家媒體會對采訪對象輪番轟炸,忽視了采訪中的人文關懷,干擾采訪對象的正常工作、生活。為此,建議廣播電視記者以受眾需求為導向選擇采訪對象。例如近日“上海一名律師將拼多多告上法庭”事件引發公眾廣泛關注,很多人也有與該律師同樣的砍價失敗經歷。當前網絡上傳播的信息內容大多是對“拼多多”平臺的批判及講述該律師起訴“拼多多”的緣由。廣播電視記者可以從普法視角出發,針對公眾對“拼多多行為是否構成欺詐”等疑問邀請法律專家進行解答,從專業角度解析該事件,一方面提升公眾的法律意識,另一方面創新采訪視角。
采訪的本質在于通過與采訪對象的溝通、交流獲取與事件相關的信息。在融媒體時代下,公眾對采訪的態度發生了較大的轉變,由原本對采訪唯恐不及到當下的主動提供信息。但由于面對面采訪工作量較大,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建議廣播電視記者借助新媒體技術創新溝通機制。
了解新媒體上傳播的信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對各類數據進行分析,構建受眾評論行為與受眾信息需求之間的隱性關聯,以掌握受眾的需求,再根據受眾需求調整采訪方案。
一是通過創建微信公眾號接受受眾的投稿,在確定信息屬實后進行深度采訪;二是借助微博的超話、投票等功能了解受眾對事件的看法,并將投票結果轉化為圖表應用于新聞稿件的撰寫中,提升新聞的可信性。
要想應對融媒體時代的挑戰,需要記者主動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廣播電視記者要善于從采訪工作中總結經驗教訓,加強思想政治學習,能夠從社會現象、事件與問題中深度挖掘新聞價值。
與此同時,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要明確自身的職業責任、社會責任及職業角色,爭當信息把關者、傳播者、輿論引導者,通過研判新聞事件發展形勢及社會輿論走向確定采訪主題,保證采訪的深度與廣度。
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要善于通過提問來引導采訪對象說出新聞事件細節。同時,廣播電視記者要充分重視人文關懷,以平等的方式對待采訪對象,避免過多融入自身主觀感受及判斷,以保證信息的客觀性與真實性。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崗位的需求產生變化,新聞工作者必須適應這種轉變。要始終保持一種知識恐慌、本領恐慌、業務恐慌的緊迫感,自覺把學習作為一種態度、一種責任。學習的進步是一切進步的基礎,學習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廣播電視記者要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境界、一種自覺追求、一種前進動力,做到勤于學習、善于學習、敏于學習,努力用新知識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F代信息技術層出不窮且更新、優化速度極快,記者要靈活運用新技術保證采訪的順利進行,不斷提升采訪質量與效率。
融媒體形勢下,廣播電視記者要樹立“以受眾為中心”的采訪理念,以受眾需求為導向確定采訪對象,借助新媒體技術創新溝通機制,并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能夠根據不同的采訪主題、目標調整采訪技術與方法,在革新廣播電視采訪形式的同時顯著提升采訪質量與效率,繼而使廣播電視媒體獲得可持續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