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軒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展理念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對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不同崗位技能不是單一的需求,高素養、厚基礎、精技能、具備職業遷移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已成為企業需求的新方向,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和校企合作也面臨新的問題,加快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適應行業發展和崗位需求的復合型人才是當前職教改革的核心和出發點。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依據《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9〕13 號)文件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核心,對接國家教學標準,發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職人才培養的關鍵[1-2]。本文通過對交通土建專業群“兩通一特”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實現相近專業跨學科大類集群培養,通識教育與專業特色技能培養深度融合,創新“兩通一特”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高素質、厚基礎、強技能、專特色”的復合型人才,在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構建“兩通一特”人才培養模式,依據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要求,在交通教育職教集團和相關專業建設委員會的幫助下,學院堅持“立足交通、服務經濟、特色辦學、質量立校”的指導思想,依托交通行業,以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為引導,按照土木建筑大類交通土建工程專業建設領域為就業面向,采用相近專業跨學科大類整合,即以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為基礎,整合建設工程監理專業(公路工程方向)、道路養護與管理專業、城市軌道工程技術專業、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工程造價專業(公路工程方向),以共同的交通土建工程設計、施工、維護為就業面向,構建公共基礎課相統一、專業基礎課相統一和專業核心課有特色的課程體系。創新“兩統一特”人才培養模式,在交通土建專業群實施“兩通一特”人才培養,旨在打造“高素質、厚基礎、強技能、專特色”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帶動相關土木建筑專業也融入“兩通一特”專業集群培養,堅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堅持面向就業市場,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和行業辦學特色,以交通土建全壽命建設周期為專業培養基礎,不斷實踐與優化,從準確定位培養目標、系統構建課程設置、科學合理安排學時、重點強化實踐教學、嚴格規范畢業標準、聯合推動書證融通、突出培養技能特色七個方面對“兩通一特”培養模式進行科學構建,優化和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合作育人機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推進“三教”改革,實現崗位技能與人才培養的深度對接。
堅持育人為本就是要立德樹人,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構建交通土建專業群“兩通一特”人才培養模式的意義,就是要服務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堅持面向產業人才需求,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探索新的途徑,準確把握職業教育特點,以崗位就業需求為導向,在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上下足功夫,努力健全德技并修的教育機制,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培養目標[3]。
堅持立德樹人第一任務,構建“三全”育人綜合培養體系,把立德樹人融入文化素質教育、專業技能培養、實訓實習的全過程教育環節,推動課程思政改革[4-5]。學校準確辦學定位,服務區域經濟和行業產業發展,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交通行業人才需求特點以及企業崗位技能需求,結合行業辦學優勢與特色,專業建設目標定位是服務交通土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所開設的交通土建施工類專業都是依托公路橋梁建設施工全壽命全過程建設為主體,圍繞交通土建在規劃、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養護管理等全壽命周期建設管理所需的專業技術人才需求設置專業,進行專業類別整合與學科優化。
依托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為基礎整合優化,按照土木工程大類交通土建專業崗位技能進行人才培養,采用跨學科相近專業整合,構建“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素質拓展課程+限選課”的模塊化課程體系,采用公共基礎課相統一、專業基礎課相統一、專業核心課有特色的培養體系,素質拓展課和限選課作為補充,全面實施“兩通一特”專業人才培養試點改革,實現“高素質、厚基礎、強技能、專特色”的人才培養,達到傳授基礎知識與培養專業能力同步推進,重點關注學生職業素養和專項技能特色傳授的契合度,實現將家國情懷、專業精神、個人素養、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融入學生的全過程教學改革,培養德技雙修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科學規范的標準建設,落實教育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制定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相關學科的課程結構,是“兩通一特”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礎。遵循科學性、適應性和可操作性原則,通過調研交通土建專業群相關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確定專業群每個專業的就業崗位,分析崗位職業能力需求,形成知識、能力、素質相統一的人才培養調研報告。通過行業企業調研了解就業市場,通過畢業生跟蹤調研了解就業學生的分布與需求,通過在校生學情調研為學生量身打造培養方案,構建崗位職業能力體系。依據崗位技能要求構建課程體系,淘汰原有與職業崗位能力不適用的單元模塊,按照復合型人才培養要求,注重學生專業特色技能培養,注重崗位遷移能力的提升;依據職業能力崗位群要求構建崗課融通的課程體系結構,優化專業技能培養模塊,搭建與交通土建專業群相適應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素質拓展課+限選課”課程結構體系,嚴格按照職業教育標準和技能要求設置公共基礎課程,保證通識教育類別齊全、課時充足,如開設“毛澤東思想概論”等思政理論課、“形勢與政策”“應用寫作”“數學”“外語”“體育”“職業規劃”等課程;同時按照要求把軍事理論內容分散設置在每學期進行,貫穿教育全過程,并將“黨史國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音樂美術鑒賞”“職業素養”等設置為限選修課,培養學生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提升文化自信,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深化體育、音樂美術課程教改,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和人文審美素養[6-7]。
按照《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采用與學科相配套的教材,選擇突出職業教育特色、體現學科特點的公共基礎課程教材,選擇緊跟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專業課程教材,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單元模塊,動態更新數字教育資源平臺,及時將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規范、典型工作任務及典型案例等資源上傳數字平臺。把勞動教育、創新創業融入實踐教學體系,注重工匠精神的弘揚,教育學生尊重勞動、崇尚自強。構建“兩通一特”崗課融通的課程體系,突出了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加強了實踐動手能力的鍛煉,體現了應用性技術的培養,提升了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在構建“兩通一特”人才培養模式的同時,通過跟蹤調研,統計分析了專業集群培養近三年的就業率、就業去向、崗位更換率、崗位技能需求等數據以及專業群發展前景需求預測,為崗課證融通的課程體系優化與調整提供有力的數據分析支撐,學生可依據自身特點、興趣愛好、特長等分析專業規劃與方向,及時引導學生理性選擇專業方向,科學做好職業規劃,確保學業和就業的順利銜接。
構建“兩通一特”人才培養模式,體現職業教育特點,培養動手能力強、專業技術硬、適應崗位快的學生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培養高素質、厚基礎、強技能、專特色的復合型人才,是構建“兩通一特”人才培養教學模式出發點和落腳點;合理職業規劃,注重就業導向,培養滿足企業崗位需求的人才。深化“三教”改革,積極推進項目式、模塊化教學,借鑒成功的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多樣化開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積極采用信息技術實施情境教學、模塊化教學。重構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實踐教學管理,保證實訓課時充足,與校企合作工程公司等企業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的專兼“雙師”團隊,在小浪底建立勘察、檢測、仿真綜合實訓基地,是開展“兩通一特”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本保障。進行“兩通一特”培養模式改革,優化教學進程,專業課實踐性教學學時占總學時數的50%~56%,依據學生職業成長規律,做好崗位工序前后銜接,合理設置實驗實訓教學環節,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崗位專業能力要求,專業認知實習在專業基礎課中開展,跟崗實習開設在專業核心課程中,按照所有專業教學設計整體推進,綜合協調各專業分批次到校企合作工程技術公司進行專業基礎專項技能訓練,核心課程環節后安排4~6 周集中在共享性實訓基地進行綜合技能實訓,最后一學年,安排在校企合作企業6 個月以上的頂崗實習。
加強實習全過程管理,學校和企業各安排一名實習指導教師全程指導學生。同時每學期定期開展志愿活動,結合學院的社會服務、企業項目科研、校地幫扶技術支持等各類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實踐中鍛煉技能,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傳承與創新。
實施“兩通一特”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積極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把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結合起來,是“兩通一特”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個難點。院校交通土建專業群屬于高職土木專業,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同等重要,按照職業標準要求選擇建筑BIM 證書標準參與試點,按照證書標準要求,將證書等級培訓內容合理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結構和教學模塊,把“X”的技能要求嵌入課程,實現“1”和“X”相互融通銜接,提高“兩通一特”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生就業能力。但同時也避免助長學生“考證熱”,因為“X”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是行業準入資格,是學生學習能力評價。“1+X”證書制度核心是書證融通,探索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結合,是目前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一個方向,積極參與職業教育“學分銀行”試點,把學生階段性的教育成果在“學分銀行”進行存儲記憶,開展有效的成果的認定,實現知識的積累與轉換,才能實現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有效融通。
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按照國家教學標準要求,在高職交通土建專業群開展“兩通一特”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基于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教學改革的積極探索,實現了“高素質、厚基礎、強技能、專特色”復合型人才培養,從通識教育平臺和專業特色培養兩個方面實施改革,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修養,鍛煉學生專業特色技能,為行業企業和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