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善田
(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福建 屏南 352300)
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文化振興的路徑實施,已經成為基層鄉村干部的重要研究內容,這樣的研究特點使得基層鄉村干部在鄉村文化建設引領鄉村振興的研究過程中,需要對文化建設質量提升方式和鄉村振興模式進行探究和創新,方能增強鄉村文化建設引領鄉村振興的整體水平。因此本文此次研究的內容和提出的策略對豐富鄉村文化建設的改革內容具有理論性意義,對指導文化建設引領鄉村振興的改革方式具有現實意義。
北墘村位于屏南縣代溪鎮東南部,村落面積28 平方公里,現全村共609 戶2290 人,在家人口760 人,從事黃酒釀造農戶占全村農戶99%,村落傳統格局保持完整,傳統建筑中大部分是古民居,同時種類豐富,有祠堂、廟宇、門樓、炮樓、歇亭、水碓房和廊橋等。北墘村古民居和其他傳統建筑集中成片,四面高大厚實夯土圍繞,使得古村落成一個圍堡式建筑,村落內巷道呈二縱四橫狀,巷道口處設有門樓或炮樓。2014 北墘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2017 年獲得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稱號,2019年北墘村被列為省級鄉村振興建設示范村。北墘村兩委班子主要負責好鄉村振興的日常管理工作。與此同時,北墘村聯合縣委黨校建立了北墘村鄉村振興培訓校區,并且成立了北墘村項目指揮中心,指揮中心需要完善好農村重點產業以及旅游業的鄉村振興管理機制,有效的推動了鄉村振興管理戰略的有序進行。
北墘村組織了村主干、村民代表等鄉村振興骨干進行異地觀摩以及鄉村振興培訓學習,并且適時的引進了一批優秀的鄉村振興專家和研究人員來到北墘村開展現場實地教學。北墘村通過進一步提升鄉村基層干部的培訓學習,可以協助他們更加高效的尋找和及時的把握好鄉村進行振興發展的重要突破點。北墘村通過積極探索鄉村振興創新發展的新模式,有效的提升了基層干部的引領作用,為鄉村振興建設培養了很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鄉村振興的發展。
為了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建設工作的有效進行,北墘村成立了鄉村振興建設理事會,鄉村振興理事會成員構成主要涵蓋了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干部、鄉賢以及村民代表,理事會的建立可以充分的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振興建設的積極性,北墘村內實行了季度報的制度,有效的推動了北墘村內的各項鄉村振興工作。
北墘村使用各種媒體宣傳方式來提升鄉村振興宣傳力度,為屏南縣發展鄉村振興提供了一個較好的發展環境。北墘村運用網絡平臺建立了一個鄉村振興發展的交流平臺,大力宣傳鄉村振興發展的優秀經驗,激勵其它鄉村可以參照優秀的經驗及時的進行學習與發展。
因為城鎮化的發展進程比較快,有許多農民進入城市務工,很多鄉村已經呈現出實際居住人數越來越少的狀況。在鄉村居住的村民大都是年齡較大、思想比較保守的村民。因此鄉村基層文化建設組織在進行振興管理的過程中將受到一定的制約性,將會使基層文化建設的工作質量受到影響。
根據北墘村鄉村振興管理的分析研究可知,北墘村呈現出村集體文化發展水平不高的狀態,村集體的文化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在村集體文化相對比較薄弱的大環境下,鄉村的基層文化宣傳組織通常會因為文化建設活動經費有限,而造成文化建設形式比較單一的問題。農村基層文化宣傳組織需要適當提升對組織內部的管理效果,文化宣傳組織人員應充分的調動黨員參與文化建設活動的積極性,使黨員發揮出引領作用,將鄉村振興的管理方式及時的傳達給村民。
鄉村振興主要需要依托鄉村內部的自然類資源、土地類資源、特色類資源、鄉村的鄉土文化資源這四大資源條件。鄉村可以通過發展旅游業作為新型產業提升村集體的文化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推動鄉村的文化結構可以持續進行優化發展。北墘村經過一系列的研究分析發現鄉村振興需要進行人才的引入,還需要大力發展鄉村的網絡營銷工作、提升農業文化旅游業的創意發展。鄉村可以通過不斷發展農產品以及農副產品的精細化加工以及建設民宿、建立休閑農家、發展鄉村旅游業,可以有效的推動農村文化發展,還可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行鄉村投資。北墘村通過優化建設已經基本上使傳統形式的農業發展為比較體面的新產業結構,使農民成為具有發展潛力的職業。
鄉村中最為重要的產業結構即是農耕產業文化、鄉土產業文化的重要積淀地、鄉村產業承載地。北墘村已經充分的意識到進行鄉村文化振興建設,實際上并不僅僅局限在鄉村基礎設施的優化建設上,還需要鄉村基層文化宣傳組織深入分析鄉村的產業結構,將鄉村建設的文化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基層文化宣傳組織干部應該著重于將鄉村文化努力挖掘出來,并取其精華進行傳承以及將鄉村文化高度的融入鄉村振興戰略中。
現如今我國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文化振興工作,但是鄉村文化振興建設的過程中會發生很多同質化的內容,將會造成鄉村嚴重缺少個性化的鄉村建設設計。很多鄉村在進行鄉村文化振興建設的過程中,往往過度重視對新建設的追求。北墘村經過統計分析可知很多村落在進行鄉村文化振興建設的施工,通常僅是將鄉村的文化振興建設的口號、宣傳標語作為鄉村振興建設管理的重點內容,甚至并未展示比較具有深度、比較具有廣度的鄉村文化振興建設,并未充分的體現出鄉村振興文化建設的差異性。
北墘村經過研究發現鄉村文化振興發展應該使用一些具有創造性的表達方式,村集體可以使用創新性的轉化方式進行農耕文化的優化發展和鄉土文化的建設發展,既可以使鄉村的傳統文化作用獲得比較充分的認識,還可以推動傳統文化的優化發展。鄉村可以借助組建鄉村旅游的方式將鄉村建設與產業化發展結合在一起,從而將鄉村振興建設轉換成為鄉村村民與旅游的游客共同享有的鄉村文化形態以及鄉村旅游的舒適體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鄉村家園情懷的凝聚力,使鄉村文化振興具有更大的魅力。
根據北墘村的鄉村振興未來工作計劃可知,想要進一步推動鄉村的振興發展,需要提升基層文化建設組織的高質量發展。各地區進行鄉村振興發展需要始終堅持農村基層鄉村干部在鄉村振興管理中的核心引領地位,同時也是發揮出鄉村正向發展的基本保證。為了基本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發展目標,基層文化宣傳組織人員需要高效的提升鄉村干部的組織管理能力,使基層文化宣傳組織干部將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進程視為首要任務。這樣基本上可以實現鄉村振興為人民、鄉村振興發展主要依靠人民、鄉村振興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進行共享的戰略目標。
基層鄉村干部在開展村民文化生活時需要盡量保持實事求是、理論實際聯合發展、深入與群眾進行交流、嚴于律己的核心內容。鄉村干部需要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以身作則,積極推動鄉村進行精神文明建設。鄉村的基層文化宣傳組織人員需要將文化物質類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融合在一起,將其作為鄉村政治思想建設的重要任務。基層文化宣傳組織應當適當提升對人民群眾的思想教育以及思想引導,鄉村基層干部可以在村級文明實踐中心和文化服務中心開展精神文明村鎮、精神文明家庭的建設活動,可以有效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各種優秀的精神文明建設及時的傳達給人民群眾。基層文化宣傳組織人員需要加大弘揚鄉村傳統文化的力度,使村民清楚的意識到封建迷信、陳舊觀念不可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這些陳舊思想對鄉村文明建設鄉風鄉俗的破壞力以及侵蝕力。
為了進一步促進高標準的基層文化宣傳組織建設體系,基層文化宣傳組織人員應該進行快速的政策下達以及高效的執行落實,進一步激發文化宣傳組織的文化發展水平,從而為鄉村振興建設提供比較堅定的人才培養以及資金保障。基層文化宣傳組織人員需要不斷優化創新和進一步完善基層文化宣傳組織的領導方式,在村內設置文化宣傳組織,文化宣傳組織的直接領導權將由村內的文化宣傳組織或者鄉鎮級別的黨委管控,既可以有效的提升基層文化宣傳組織建設的實際覆蓋率,還可以進一步明確文化宣傳組織領導權的隸屬關系,可以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有序開展。
結論:進行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文化振興的路徑探索,通過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文化振興的路徑實施是推動鄉村文化建設事業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本文研究中提出的幾點建議,主要圍繞鄉村文化建設,注重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文化振興的路徑實施才能更好的提升鄉村發展的綜合水平,這對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文化振興的路徑實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我國鄉村文化建設事業不斷發展下,將會出現多樣化的文化建設質量提升方法和更為有效的鄉村振興模式,作為基層文化建設組織的工作人員,應重視自身文化建設能力的提升,進而為鄉村振興提供優質的文化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