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沿新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教師進修學校,福建 廈門 361107)
新時期在全面促進教育工作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為了能促進“雙減”政策的貫徹落實,就需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制定新的教學組織體系,對學生實施針對性課前預習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而有效的英語預習任務設計是提高課堂實效的重要方法,是學生主體發展的有效策略。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為了能賦予學生學習自主權,引導學生能夠在課前依據預習任務單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樹立預習意識,就要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促進英語教學課前預習策略的優化創新,借助微課、思維導圖、視頻情境等教學資源指導課前預習,探求初中生英語課前預習的有效途徑,形成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有效的課前預習模式,形成對于學生具有指導意義的多種預習策略,切實提升教學活動的整體水平。
有效的課前預習引導能激發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充分調動,為核心素養下學生主動對初中英語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索作出積極的引導,從而提高英語課前預習的綜合效果,為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系統探究創造條件,保障英語課前預習創新推進。所以教師可以嘗試開發微課教學活動,促進微課資源的整合應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核心素養培養綜合效果[1]。
例如結合人教版英語九年級Unit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在開展預習指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微課資源的設置,課前,事先錄制了天燈、剪紙和泥塑等微課,創設中國傳統的氛圍,讓學生深受喜愛,為本課主題“traditional art”做足了準備。讓學生能自主參與到英語知識的預習學習活動中,了解本節課課前預習的重點,緊緊圍繞著“traditional art”這條主線。本課Beauty in Common Things 微課設計呈現天燈---剪紙---中國泥塑三種中國藝術形式,學生對微課資源中音頻與圖片的感興趣,教師抓住學生對工藝品的興趣點,構思巧妙,讓學生在視聽感官的帶動下,把本節課所要學的單詞、句子融入其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運用語言進行交際。同時也讓他們通過對我們中國傳統藝術品的了解,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微課資源的輔助下,學生還能在預習的過程中初步掌握情境交際的技巧,顯著激發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自主學習的興趣,為初中生對英語知識進行深入系統的探索提供良好的支持。由于學生課前了解新知,并且已初步完成一些預習任務單,再對文章做仔細閱讀時,對文章的理解就容易多了,為下一步新課學習做好鋪墊。這些課前預習任務設計和形式多樣的訓練,能使學生輕松掌握、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思維導圖支持下的英語課前學習是課前預習指導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方法,新時期按照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現實要求,教師在對預習指導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可以嘗試設計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啟發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進行主動的分析和思考,從而優化思維品質的訓練效果,使初中生的英語預習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優化[2]。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對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合理應用思維導圖,能為學生的課前預習提供科學的指導,使學生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預習,促進學生綜合預習效果的提高。在對課文中的重難點詞和短語進行梳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起制作思維導圖來讓學生清晰地理解文本意思,激活學生對機器人知識的基本了解,學生對機器人表現出極大的閱讀興趣。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們在正式閱讀前突破語言障礙,確保在形成對學生積極預習引導的前提下,為學生思維品質的訓練創造條件。在具體組織學生對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課文進行閱讀前,教師就可以結合閱讀思路和結構框架設計思維導圖,讓學生在課前自主預習階段按照思維導圖的內容明確本課重難點知識,把握本節課相關知識點之間的關系,輔助學生對獨立知識進行有效的學習和探索。然后讓學生結合思維導圖帶著預習任務單四個問題進行閱讀,Para.1 Will robots think like humans in the future? Para.2 What will robots be like in the future? Para.3 What can robots do today? Para.4 What are robots like in movies? 并從閱讀文章中獲取信息對思維導圖進行補充,通過課前快速閱讀尋找文章的段落大意,確保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學生能更好的確定閱讀要點和閱讀思路,實現高效率閱讀的目標,強化個人預習效果。
教師課前借助思維導圖形式輔助閱讀,既能夠將枯燥的文字變得具象直觀,降低學生的閱讀難度,讓學生主動融入到英語閱讀當中,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也為后面的語言輸出環節做好了鋪墊。這樣在課前預習指導環節探索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在優化課前預習教學效果的同時對學生的思維品質加以訓練,有意識的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實施合理化的培養,切實提高教學活動的整體水平。
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對英語教學改革產生了相應的影響,使英語教師在開展課前預習引導的過程中逐漸探索視頻可視化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英語核心素養進行鍛煉,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因此新時期要重點針對視頻情境優化課前預習指導進行探究,為初中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創造良好條件[3]。
例如初中英語教師結合人教版九年級英語Unit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開展課前預習引導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和挖掘的教材中蘊含的視覺信息,通過創設生動的視頻教學情境,將單調、乏味的知識以直觀的方式進行展示,使學生的視覺感官受到強烈的刺激,進而使學生對英語知識產生高度的熱情,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初中英語教師需要構建符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需求的視頻情境,從而以情境為鑰匙打開學生興趣之門。在具體組織學生對The Winning Team 閱讀前,課前布置學生自己去欣賞《miss scoring a goal》的小視頻,預測比賽的結果。通過視頻情景讓學生初步了解一些表達感情的詞,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感情,并培養學生正確處理事情,特別是不好的事情對自己的正面影響。通過視頻情境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激活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對故事的閱讀興趣,接著再去完成預習任務單,邊預習邊思考五個問題1.What’s Peter trouble? 2.What happened to Peter’s team? 3.How did he feel? 4.Why did Peter feel angry and worried?5.What kind of advice did Peter’s father offer him? 這樣就能在視頻情境創設的輔助下,使學生對英語教學內容,形成清晰、直觀的印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的學習,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英語運用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預習指導中促進改革思想的滲透,旨在培養初中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深化英語教學的改革。在初中英語新課程的改革中規定,必須明確核心素養在英語教學課前預習中重要地位。初中生正處于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在英語教學中要注意對其核心素養的培育,核心素養有利于挖掘學生的英語潛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在核心素養理念下有意識的對初中生的文化品格加以訓練,確保初中英語教學高效化開展。因此在預習指導環節,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嘗試引入拓展探究教學改革方面的內容,對預習引導實施合理化的調整,在預習引導中促進核心素養理念的踐行,對初中生的文化品格加以鍛煉[4]。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下冊 Unit6 An old man tired to move the mountains.單元教學中,教師在預習指導環節就可以不重點針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分析,而是從激發學生興趣的角度,引導學生通過收集資料、分析歸納和處理信息等實踐活動來學會學習,學會合作,教師課前布置預習任務單,鼓勵學生多找出幾篇相關的文章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我國的民族經典故事等,為本課學習做好文化背景鋪墊,為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前觀看與An old man tir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相關的動畫視頻、了解愚公移山故事的發生背景、神話傳說內容等,如"The Foolish Old Man Moves the Mountain" is a fable of the Han people in ancient China. "The Foolish Old Man Moves the Mountain" tells the story of Foolish Father who is not afraid of hardships,perseveres,and digs the mountain,and finally moved the mountain away by the emperor.進一步拓展預習引導的范圍,使學生能受到傳統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形成良好的文化品質。同時,在拓展預習中從多角度對故事進行系統的解讀,促進傳統文化內容的有效滲透。在此基礎上,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從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組織學生對教材進行分析,并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感知和學習教學活動中涉及到的德育思想和文化內容等,引導學生形成完善的品格,進一步增強教學活動的整體質量。
信息時代背景下對初中英語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面向英語核心素養教學需求,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對學生實施學習能力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效果。因此可以嘗試開發在線指導課前預習活動,在課前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幫助學生解決課前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有意識的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實施合理化的鍛煉[5]。
例如在人教版 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單元預習指導中,教師就可以構建在線預習指導工作體系,指導學生參與課前自主學習,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線上預習,是創新,也是探索,如何課前指導學生寫作,剛剛結束的假期經歷給寫作話題“travel”提供了豐富的真實背景素材,學生有著較強的表達和分享的意愿。在對在線預習指導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為學生布置在線預習任務的方式對學生作出預習引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線分享自己的假期旅行經歷,上傳到QQ 空間或者微信朋友圈,學生會在預習單的引領下進行前置性的獨立學習,針對課前預習中的收獲和疑惑等進行線上交流研討,發表觀點,分享收獲,爭論疑問,組內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再帶到課堂上去探討。這個環節對學生的交流能力、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幫助,促使小組成員團結合作,抱團發展。
綜上所述,在對初中英語教學活動進行全面改革創新的過程中,有意識的踐行“雙減”政策,按照“雙減”政策措施的要求探索課前預習指導教學的合理化實施,引導學生掌握有效預習和自主學習的方法,減輕課堂教學的壓力,使學生輕松自由的對英語知識進行學習。鑒于此,在英語教學改革實踐中,要主動結合“雙減”政策的實施進行分析,探索新初中英語課前預習指導體系的設計和規劃,從而充分發揮英語課前預習指導的作用,使學生能高效化的完成預習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