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暉
(湖南省土地綜合整治局,湖南長沙 410119)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優良傳統,也是事業單位穩定發展的有力保證,政工隊伍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加強政工隊伍建設對于促進單位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湖南省土地綜合整治局成立于2000年12月,前身為湖南省土地開發整理儲備中心,經省編辦發文同意,2011年更名為湖南省土地綜合整治局,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提供耕地保護監管、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城鄉建設用地整治等技術和服務支撐職能,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政工隊伍,可幫助單位解決改革與發展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協調處理好各種矛盾,促進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靈活應對經濟形勢的各種變化。
事業單位是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社會服務職能。加強政工隊伍建設,是事業單位發揮黨的政治優勢、落實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具體表現為如下幾點:(1)時代發展與基層黨建工作新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各級黨組織尤其是基層黨組織提出新要求,作為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事業單位的經營情況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發展,也關系到“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政工工作與單位管理聯系緊密,在促進單位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2)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在于“人”,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政工隊伍,方可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政工隊伍可以看作是事業單位發展的“先驅者”“引路人”,踐行國家大政方針,以正確的思想指引單位發展,凝聚人心,解決發展中各種矛盾與難題,共謀發展。(3)提高事業單位職工主動性與積極性:在事業單位發展中,政工隊伍承擔著落實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然而由于諸多原因,政工工作者素質差異較大,部分政工工作者理論知識不扎實、工作經驗不足,工作熱情不高、專業性不強,以致于政工工作質量受到影響,因此加強政工隊伍建設十分重要。通過政工隊伍建設,可有效提高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增強事業單位職工的工作主動性與積極性,推動國家政策、戰略貫徹落地,促進事業單位良好發展。
事業單位經營管理中,能否正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關重要,政工隊伍在此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對此,要求政工工作者必須具備較高政治素養,其自身需樹立堅定信念,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與黨中央保持高度協調,明確“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原則;政工工作者需具備良好的政治理論素養,結合政治發展趨勢不斷更新自身理論體系,堅持終身學習,提升政治管理能力。
政工隊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事業單位黨組織的形象,政工工作者需發揮表率作用,更好地展現黨的精神面貌,引導職工接受相關思想政治教育[3]。這就要求政工工作者必須具備較高的道德素養,嚴格黨中央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要求自身,做到廉潔自律,在實際工作中縮小與職工的距離,積極關注職工的生活情況、思想狀況,并履行自身工作職責。
業務能力是事業單位政工隊伍的基本要求,政工工作者需重視自身綜合素養、業務能力的提升,切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一方面,政工工作者需具備嫻熟處理各項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并可落實組織、指導、協調等職能,保證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另一方面,政工工作者需具備前瞻的謀事能力、高效的辦事能力以及應變能力,及時應對各種突發問題、激烈的矛盾沖突等,營造和諧的事業單位發展環境。
基于新時期事業單位的發展要求,落實政工隊伍建設具有必要性,需找準切入點,明確政工工作者基本素質要求,以健全制度、拓寬渠道、強化管理等為手段,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可靠的政工隊伍。
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中,政工工作者的思想素質在一定程度上起決定性作用,基層黨組織需結合實際將政工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具體教育內容包括:(1)理想信念教育:引導政工工作者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與目標,堅定政治立場,經受住各種苦難的考驗;(2)理論政策教育:組織政工工作者學習相關政治理論、方針政策,提高認識、處理問題的能力,增強與市場經濟改革相適應的發展理念;(3)黨章黨性教育:幫助政工工作者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增強責任心,落實自身職責;(4)艱苦奮斗教育:督促政工工作者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抵制享樂、拜金主義等,倡廉反腐,在事業經營發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新時期事業單位政工隊伍建設中,需將政工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培訓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為政工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包括:進校深造;外地參觀學習;(2)鼓勵政工工作者自主學習,包括系統自學、崗位學習;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總結經驗、糾正錯誤,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素質。
在事業單位經營管理中,應重視政工工作者的選拔培養,本著“大膽啟用、積極培養、嚴格把關”的原則,將一些專業素質高、德才兼備、勇于開拓進取的人才納入政工隊伍,完善政工隊伍結構[4]。政工工作者選拔渠道需不斷拓寬,具體如下:(1)引進文科或相關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2)單位內部選拔政工工作者,無需分專業、年齡、工種等,主要選拔標準為思想活躍、政治素質好、綜合能力強、熱愛政工工作;(3)引進外來人才,主要目標是具有政治工作經驗豐富、業務水平高的專業人才,以此提升單位內部政工隊伍整體素質。
在事業單位政工隊伍建設中,需平衡好內、外部人才占比,避免過多從外部引進人才,以免挫傷內部政工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應優先在內部通過公平公正的考核選拔政工工作者,獲得較好的激勵效果,提高政工隊伍活力與生命力[5]。
事業單位政工隊伍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動態的過程,需隨著時代與形勢的發展而不斷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對此需不斷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具體如下:(1)設定政工工作目標,明確政工工作任務,并將政工工作目標管理納入企業統一規劃、考核;(2)健全競爭機制,定期評比檢查政工工作者的工作情況;(3)落實群眾監督機制,政工工作者定期進行匯報、民主評議工作,由群眾進行監督,并發揮政工工作者的先鋒模范作用。
新時期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事業單位作為帶有一定公益性質的服務單位,在落實國家政策、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事業單位的穩定、健康發展,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撐,對此必須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政工隊伍,提高政工工作者的思想認識與專業能力素質,積極選拔優秀的政工人才,并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切實保證思想政治工作效率與質量,從而促進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