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偉
(石家莊市軍隊離休退休干部第八休養所,河北 石家莊 050000)
軍人是國家力量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保障著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是偉大的奉獻者,退役軍人也必須得到優待,退役軍人的良好生活,可以鼓勵更多青年人向往從軍隊,并讓現役軍人士氣得以振奮,從而促進社會的穩定,國家的長遠發展,所以退役軍人仍是國家軍事力量當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八枷胝喂ぷ骶褪菍θ俗龉ぷ?,必須以人為本”,退役軍人也不例外,在對退役軍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必須充分考量到其實際的需求,意識到退役軍人在軍隊穩定與社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強化退役軍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這對于社會基層矛盾的化解,社會穩定的維護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退役軍人無論是對于黨,還是對于國家都是寶貴財富,更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不可缺少的力量群體,加強退役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終都是國家用以穩固軍心、推動改革的重大舉措,同時也一項比較特殊的政治工作,無論是對國防與軍隊的發展建設,還是對“兩個一百年”目標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意義都極其深遠。退役軍人均是接受過黨與軍隊教育的人,本身的思想覺悟與政治素養就比較高,即便已經退役,很多人者仍然保持著的優良行為與作風,雖退伍,卻不褪色,雖退役,卻不退志,可以自覺弘揚現代軍人的核心價值觀念,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許多退役軍人都會主動投身到地方經濟建設發展中。
在退役軍人群體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表現了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無私奉獻以及艱苦創業的先進精神,但是由于我國當前在優撫安置相關的政策體系方面還不盡完善,退役軍人在就業、醫療以及社會保障還面臨壓力,其切身利益受到影響,而一旦合法權益無法得到維護,退役軍人的思想就容易產生波動,產生失落、不平衡等心理,部分人甚至有吃虧感,從而影響其價值取向,若不及時給予正確引導,讓其得到更多的關心,就會對社會的和諧穩定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為了社會的和諧發展,就必須加強退役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1]。
退役軍人對于國家而言,仍是保家衛國的護衛軍,不管是國家的安全,還是社會的穩定,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黨和國家對于退役軍人群體的優撫與安置工作一直以來也都非常重視,并出臺了多項決策與部署,從而為退役軍人及家人的生活提供保障,各地的相關部門也在努力貫徹與落實這些法規政策,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保障的水平與效果也明顯提升,進一步推進了黨、國家以及軍隊建設等工作大局,退役軍人合法權益得到維護。但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社會的利益關系發生巨大變化,國防與軍隊改革不斷深化,退役軍人安置政策體系不完善的問題日益突顯,群體之間在待遇上的不等,服務體系滯后的矛盾也在不斷顯現,使得退役軍人的安置、優撫等政策的落實有一定的難度,政策制度的缺位與不完善,導致退役軍人的服務保障能力較低,最終使其思想發生變化。
軍人身份,本身就代表著崇高、勇敢、奉獻以及犧牲,每一項觀念都是民族精神當中的重要思想,就以奉獻性來說,國家對于軍人的付出與犧牲都充分考量到,并給出了政治榮譽、家庭支持、福利待遇以及后續發展等優撫政策;但就目前來說,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與深入,社會利益分配方面發生巨大改變,導致少數退役軍人在價值觀念方面出現了扭曲,產生了一切唯利益論的思想,并提出許多不合理的訴求,導致社會和諧穩定受到破壞[2]。
政策制度是能夠更好維護退役軍人權益根本保證。目前,全面依法治國進程在推進,想要實現治理體系與能力雙方面的現代化,維護好退役軍人所擁有的合法權益,并歸于國家法治體系當中,通過法治思維與手段,實現退役軍人合法權益維護的規范化、常態化以及長效化至關重要。因此,必須在嚴格落實現行法規政策與經驗措施的前提下,順應國家、軍隊等全面改革的新形勢,了解新任務,明確新要求,著眼于長遠角度,不斷強化統籌謀劃與頂層設計,同時又要立足于現代社會的發展情況與承受力,重點解決當下突出的矛盾,構建出科學、規范的退役軍人優撫待遇保障服務體系,對其優待共享相關制度進行不斷完善,讓退役軍人不僅可以享受到國家社會的保障與基本公共服務外,還可以享受參軍服役貢獻對等的撫恤優待,徹底消除其心理上的不平衡。設計政策時,須將國家體恤與褒獎退役軍人的犧牲奉獻體現出來,讓其享有高于普通社會保障的撫恤優待,始終堅持貢獻對等待遇、公民普惠待遇疊加撫恤優待的原則,切實提升保障服務水平,強化退役軍人的社會地位與榮譽、自豪感。
將黨的政治優勢發揮出來,于思想方面給予退役軍人更多地關心,于生活上給予更多關愛,于政治上給予更多關懷,積極引導退役軍人弘揚光榮傳統。構建退役軍人之家,對基層的黨建工作進行完善,加大力度進行思想政治與政策的宣傳,采用宣講政策、指導就業以及學習參觀等多樣化的方式,讓退役軍人不斷提升政治思想意識與素質,堅持軍人的優良品質,同時增強其就業的競爭能力,讓其更快、更好地融入社會,在更短的時間內與地方工作與生活環境相適應[3]。
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來說,尤其忌諱自以為是,將自己當成“百事通”,不考慮他人感受,在教育人前,首先要尊重人,因此,在開展退役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時,必須注重群眾觀,采用與群眾密切聯系的方法,以誠心、誠意與退役軍人相交,讓其從心理上接納和信服,這樣講道理,退役軍人才能從內心去體會與感受,否則,無論講得多好,退役軍人不愿聽、不愛聽,仍然無任何效果,而有正確的群眾觀,再開展教育工作,便可做以理服人。因此,退役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以尊得為前提,耐心聽取退役軍人的心聲,了解其意愿,充分體現出對其合法權益的代表與維護,從而將退役軍人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激發出來,發揮自身的力量和智慧,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全現落實。
因勢利導也是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統一退役軍人群體的思想再給予引導,給予其充分地理解,站在退役軍人的立場上去思考相關問題,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為退役軍人權益著想,以情感人,通常都能讓工作事半功倍,如果無法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無法體會其所思所想,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會下降。社會經濟的發展、利益格局的變化以及思想意識改變,使得退役軍人在工作上所面臨的問題日益突出,在這樣的背景下,若仍采用單一灌輸法開展思政教育,退役軍人較難接受,因此,必須以理解作為前提,緊握正確的導向,從感情上開展退役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性地解決退役軍人的疑惑,而非強加意志于他人,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讓其從內心接受。全面落實黨和國家相關機構給出的改革政策,重視退役軍人所具備的優勢發揮,以正確方式進行引導,實現退伍,但不褪色的目標,繼續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身力量。加大力度對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進行維護,讓其再無后顧之憂,為國防與軍隊建設提供助力與支撐。
政策可以撬動人心,而榮譽可以激勵士氣,對優待撫恤相關政策進行完善,只能讓退役軍人的物質需求得到保障。依據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生理方面的需求僅為初級需求,而得到尊重則是中級階段,大部分的退役軍人都非??粗刈约旱能娙私洑v,因此,對先進人物進行表彰,構建走訪慰問相關的長效機制,不斷健全退役軍人的榮譽激勵制度,可以提升其榮譽感與歸屬感。于全社會范圍內營造出尊重、關愛退役軍人的良好氛圍,倡導與培育肯定其做出的奉獻、崇尚英雄事跡以及尊重軍人,維護軍人的榮譽,褒揚軍人的價值,肯定軍人的付出,均是引領退役軍人社會價值的有效措施,也是強固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的重要途徑[4]。
總之,退役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需要黨的領導,黨建是思想政治工作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兩者是一種互相促進、互為作用的關系,唯有強化黨建指導與引領,才能讓思想政治工作產生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因此,黨建須得與時代同頻共振,與思想政治有效地融合,將工作涉及退役軍人的思想、工作以及生活等方方面面,不斷提升退役軍人的思想政治素質,讓其激勵現役軍人,成為青年、社會的榜樣,更好地融入社會,并成為全社會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