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天龍
(漳州城市職業學院,福建漳州 363004)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現實條件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師生工作與學習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多媒體教學以其豐富的形象性和高端的科技性節約了教師教學的時間,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1]。多媒體技術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水平,還能在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便利的教學條件。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旨在培養滿足社會發展的人才,針對這一特點,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應用作用,實現人才的綜合化培養。
高職院校的多媒體教室是提供上網條件的主要場所。教師和學生需要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課程學習。針對一些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學生還需要利用多媒體教室開展研究性活動,再加上高職院校選課制度的實施,進一步強化了多媒體教室的重要性,因此,為了確保師生能夠享有優質的上網環境和條件,多媒體教室管理人員必須針對具體問題,展開深入探究[2]。
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夠確保高職院校多媒體教室管理和維護工作的有序性,但是在高職院校中,管理者常身兼數職,有些管理者還兼任信息技術教師等職位。由此可見,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會嚴重影響高校多媒體教室管理的規范性。對媒體設備的日常維護和管理沒有明確的制度要求,管理者承擔著怎樣的工作職責也沒有清晰的劃分,管理人員就常會出現管理意識淡薄、行為態度散漫的問題。在高職院校多媒體教室的運作和使用過程中,管理人員常常需要穿梭于各個教室,進行故障排查和解決。由此可見,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導致高職院校多媒體教室使用缺乏具體的制度和明確的要求[3]。
高職院校多媒體教室管理工作涉及日常的管理、維護以及故障的排查和解決等。需要管理人員具備較高的素質,但由于管理人員人數不足,業務水平較差等問題,導致管理人員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無法進行有效的解決,影響多媒體教室的正常使用。針對一些常見的問題,管理人員也無法進行有效的排查。多媒體教室的常見故障主要集中在投影、中控和音響等多個方面。針對不同的問題,管理人員需要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予以及時的解決。但由于管理人員本身業務能力不扎實,平時缺乏專業性的培訓,因此出現管理水平有限的問題。
多媒體教室的管理和維護工作是一個體系較為龐雜的工程,涉及到的管理人員和管理內容都比較復雜。在管理工作的開展中,常會出現管理缺位和管理脫節的情況。因此,要制定完善的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明確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的主體責任,用完善的規章制度規范使用者的行為。此外,還要增強制度的執行力度,強化教師與學生的使用規范[4]。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應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有些專業需要借助多媒體教室才能開展教學,這些專業對多媒體教室的損耗較大,應在這些專業中抽調專門的學生或教師作為多媒體教室的管理者,以此提高學生對多媒體教室的管理和維護水平。制度的有效執行在于制度的合理和清晰。有些制度之所以難以執行,第一是由于這些制度不符合常規管理的實際情況。第二就是由于這些制度缺乏人性化的管理因素。針對前者我們應將管理制度的條目、內容和原則進行細致的梳理,確保管理工作能夠依據相應的辦法進行科學而規范的執行。針對后者,高職院校多媒體教室的管理人員應該從教師和學生的需求出發,明確教師和學生使用的目的和時間,幫助教師和學生制定合理的使用辦法,錯開高峰期,提高多媒體教室的使用效率。
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是保障高職院校多媒體教室管理和維護工作有序進行的基礎,多媒體教室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包括的內容較為復雜。首先管理者需要做好常規的工作,比如對幕布的維護。多媒體教室的投影是教師展開教學的重要工具,因此對幕布和投影儀的管理應該放在首要的位置。在平時應及時將幕布收起,避免造成損壞。其次,在計算機中控的維護中,要確保中控面板與計算機的有效銜接,避免教師在上課時由于操作不當造成中控失靈的問題。此外,對多媒體教室的硬件設施也要進行及時的維護,比如電源、音響和桌椅等。這些內容都屬于多媒體教室的常規維護。除此之外,多媒體教室的管理人員還需要對教師辦公室和教學班級的電腦和電子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隨時準備幫助教師和學生解決電子設備出現的問題,以此來確保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針對以上內容,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多媒體教室管理人員的重要性,因此高職院校應重視對專業人員的培養,組建專業化的電子服務隊伍,為學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了做好多媒體教室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培訓。學校應制定相應的培訓和管理辦法,投入資金,為多媒體教室的管理者提供專業化的培訓平臺。管理者可以通過實體培訓與網絡培訓的方式與同行進行交流,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管理的品質。管理人員的業務提升不能只依賴于學校所組織的培訓活動,還應該在生活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不斷積累工作經驗,探究技術革新,從而更好的為多媒體教室的管理和維護工作提供保障。
多媒體教室的管理與維護責任不能只落在管理員一人的頭上,應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降低對多媒體教室軟硬件的破壞行為。在進行工作和學習的時候,許多教師和學生由于缺乏專業化的操作知識,在無意中造成計算機軟件的損壞。對此,管理者應提高教師和學生的保護意識,讓教師和學生掌握規范化的操作方法,以此來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其他較為常見的破壞行為就是教師和學生對多媒體教室內部設備和設施的損壞。許多學生在使用多媒體教室的時候粗心大意,頻繁的搖晃桌椅,忘記關閉計算機等。這些行為雖然較為常見,但是卻給多媒體教室的管理和維護帶來了一定的阻礙[5]。針對這些情況,多媒體教室的管理人員需要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針對教師和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勸導和處理。在多媒體教室的墻壁上還可以懸掛一些較有警示性的標語,提醒學生按照程序進行計算機操作,避免不良行為的發生。
高職院校在重視文化教育的基礎上,致力于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具有極強的教育性和社會性。傳統管理方法在高職院校多媒體教室的管理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引入鮮活的管理形式和管理理念勢在必行。因此在高職院校多媒體教室的常規管理中,要重視制度的實施,提高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責任意識,提高多媒體教室的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