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佳慧
鋼琴表演作為一門技巧與表演相互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與歡迎。鋼琴表演既是觀賞性藝術,同時也是美學形式的藝術,人們在觀看鋼琴表演,不單要看演奏者的整體呈現效果,同時也是對于美學藝術的追求。鋼琴演奏者在鋼琴表演的過程中,不僅要向人們展示高超的炫技和演奏時所要表達出的情感,同時還要提升鋼琴演奏的美學效果,從而提升鋼琴演奏的觀賞價值。因此,鋼琴演奏者在日常的訓練中離不開對自身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想要具備一定高度的審美能力對于演奏者自身的綜合素養與能力有一定的需求,當演奏者自身能夠形成一種獨特并具有特點的審美能力后,對于個人的鋼琴表演和日后自身綜合能力的提高都有著積極有利的影響。
對于藝術審美素養在鋼琴表演當中的體現形式,分別體現在作品呈現、演奏者以及觀眾三個方面。在常規的認知當中,一般會都認為演奏者的藝術審美能力更為重要,從而忽略了其他兩個因素的影響。藝術審美是指藝術作品經過主觀的美學感知與情感體現所塑造出的藝術形象,這種藝術形象經過特定的介質所展現,而在鋼琴的表演藝術當中,藝術形象的體現則是通過主觀的感性認知進行再次地豐富。
每一首鋼琴作品的創造都離不開原創者的感性認知,他們通過自身對于事物所產生的不同解讀以及不同的感受進行分析,同時融入美學文化的元素,最后將情感與思想通過樂譜與旋律傳遞給人們。對于鋼琴表演藝術的完成機制,便是將個人的情感通過作品進行傳遞,最終感染到其他人的一個過程,而在音樂藝術表演當中最重要的便是情感的流入。在每一首鋼琴作品當中都包含著作曲家的情感與感受,通過對復雜事物接觸和感知的過程,從中產生了創作的激情,然后再將這種激情轉化為創作的動力,以自身獨特的審美創作出令人驚嘆的作品。如果一個鋼琴作品缺少特定的情感基調,單單憑借美妙動聽的旋律是無法做到感染其他人,因此,只有當作曲家的個人情感、思想以及對于美學的追求都體現在作品當中,才會讓鋼琴作品真正地具有形式意義美學的高度,這便是鋼琴作品對于審美能力的需求所在。
對于鋼琴演奏者們來說,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對于自身演奏水平和專業素養的提升有著積極有利的影響。在實際的鋼琴表演當中,演奏家們會以自身的功底以及對于作品的解讀作為基底,在融合了具有個性的演奏方式后,將最終的作品呈現給觀眾。因此,演奏者在正式演奏之前要對鋼琴作品的情感與思想進行深入地理解,從而能夠在彈奏作品時更好地抒發個人的情感,彈奏出幾倍更高審美水準的鋼琴樂曲。演奏者要學會在演奏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一種忘我的狀態,同時融入個人對于鋼琴藝術的理解,在不改變原本作品內涵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讓鋼琴作品能夠更加完整地傳遞給觀眾。
觀眾作為欣賞的鋼琴表演的主導角色,他們所帶給演奏者的反饋是最為重要的,一場好的表演能夠引發觀眾與演奏者之間的共鳴。人們在判定一個事物是否符合審美標準時都會有一個范圍,而這種審美的范圍與主體的日常活動、情感思想息息相關,范圍不同最終對于事物的評判也會有所差異。而臺下的觀眾對于鋼琴表演的欣賞包括了演奏者的肢體形態、演奏技巧以及情感的表達與交流。能夠引發觀眾產生共鳴的鋼琴表演,一定是在某種程度上與觀眾的情感以及審美的標準產生了共鳴,觀眾才會將個人的情感寄托在鋼琴表演當中,同時產生對于鋼琴藝術審美的追求。
1、提升音樂的意境之美
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審美能力的體現也在于其是否能夠構建出與樂曲相符合的音樂意境,而對于這種抽象化的美學意象,往往最能夠體現作曲家和演奏者的審美能力的方法。在實際的鋼琴表演當中,場下的觀眾能夠直觀地看到演奏的形式、演奏者的肢體動作與形態等,而這些具體化的內容并不能夠真正地引發觀眾的共鳴。演奏者在構建音樂的意境時,要將作品當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和內容進行融合和濃縮,讓觀眾們也能夠通過音樂的旋律的起伏轉換進入到意境之中,從而讓人們無法切實看見的事物通過美化后的意象進行感受,做到情景合一,從而幫助演奏者和觀眾共同欣賞到音樂作品中所包含的美學意境。
2、加強鋼琴藝術價值的鮮明對比
在鋼琴演奏中所體現的審美素養,對于加強演奏藝術價值的對比有一定的影響,這其中包含著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是指同一首鋼琴作品的創作背景下的解讀,在進行演奏前,演奏者們需要先了解每一首作品的情感思想,抓住作品的情感基調,由于大部分的情感內容都是演奏者能夠切實體會到的,所以理解的內涵都是同一的,所以,在演奏時演奏者應當穩定地展示出作品所包含的美學意象,更好地進行情感的抒發與轉換。而不同點是指每一個演奏者的演奏風格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對于作品的解讀也存在差異,這些都與個人審美觀念的差別有著密切的聯系。當一首樂曲被不同的演奏者進行演奏時,雖然表達的內涵與情感都是相同的,但最終呈現給觀眾的意境也會有所不同,這是由于演奏者在理解音樂內容時,由于個體觀念、經歷與文化背景的差異從而導致不同。除了個體間的存在差別外,對于演奏者個人的演奏形式也會存在鮮明的對比。
3、全面培養鋼琴演奏者的藝術修養
演奏者在培養和提升個人的審美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將自身的藝術修養進行提升。藝術修養與美學文化原本就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任何與藝術相關的內容都離不開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因此,在鋼琴演奏的領域中也同樣適用,鋼琴演奏者可以通過加強自身審美能力的同時培養藝術的修養。雖然鋼琴表演并非我國的本土文化,但在中國的音樂歷史當中也存在了多年,因此也涵蓋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內涵,鋼琴演奏者可以通過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學習我國的傳統文化豐富自身的藝術修養,再加強平日的鋼琴演奏技巧的練習,從多個角度出發,來培養自身的美學素養。
從美學文化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在審美的過程其實是通過對事物的評價進行自我評價的過程。而鋼琴表演作為綜合了表演與情感的藝術形式,同時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喜愛,說明它所具備的魅力能夠抓住人們的喜愛,并且對于鋼琴表演藝術的審美標準也具有一定高度的,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對于鋼琴表演有著一定的作用。
1、有助于提升演奏者的演奏技巧
在鋼琴演奏中提升演奏者的審美能力,也是提升其演奏技巧與專業素養的途徑之一。演奏者當擁有了豐富的美學素養后,能夠通過作品的旋律和一些細節就能夠體會到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對于鋼琴作品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即便面對一些精神內涵較為豐富的樂曲和旋律,也能夠輕松地掌握其情感基調,對于演奏技巧的發揮起到了有利的影響。演奏者應當將鋼琴的表演當作是一個享受美和發現美的過程,讓自身的思想與靈魂隨著旋律都沉浸其中,不斷地探索和發現鋼琴藝術所獨特的魅力,最后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提升鋼琴的演奏技藝。如果演奏者只想通過高超的演奏技巧,而忽略了作品當中的美學元素,就會讓整體的鋼琴演奏缺少生命力和感染力。
2、有助于演奏者挖掘和體會作品的內涵
演奏者通過提升鋼琴演奏中的審美能力,有助于體會和挖掘樂曲的內在價值,經過自身所具有的美學文化指導,體會出包含在不同音符和旋律間的情感與內涵。演奏者通過美學的角度去理解鋼琴作品時,可以先通過對創作背景及作曲家的經歷入手,這些因素能夠讓演奏者更輕松地掌握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基調,從而將作品完美地傳遞給觀眾。無論作品的情感是歡快或是悲傷,講述的故事是坎坷或是幸福,演奏者通過自身所覺有的美學素養,都能夠很好地挖掘出其中的內涵。一首好的鋼琴作品離不開創作家的靈感與汗水,而這也是他們對于美學追求的具體象征。
鋼琴演奏是一門極具創造性和表演力的音樂藝術,所體現出的美學素養也是內外兼得。但想要提升審美能力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需要演奏者經過階段性的訓練和學習,在演奏當中不斷豐富的能力。因此,在實際的鋼琴表演過程中,演奏者應當不斷豐富自身的審美素養,不僅要對鋼琴作品所涵蓋的美學文化深入理解,同時對于表演能力也應當上升到一個美學的水平,能夠讓鋼琴演奏給觀眾留下一種“美”的享受。美學所體現的形式是十分豐富的。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將最完美的作品展現給觀眾,并獲得人們的肯定與欣賞亦是對“美”的追求。而想達到這樣的一種水準,首先要將自身的鋼琴演奏上升到一種美的程度。從鋼琴舞臺演出的角度來分析,演奏者演奏鋼琴時的神態、肢體動作以及服裝設計等等,這些都與呈現給觀眾們的美學息息相關。例如,在彈奏鋼琴曲《春之歌》時,演奏者的神態和肢體動作應當是柔和輕快的,彈奏出的音符也要有著歡快的感覺,能夠讓觀眾清晰地感受到春天萬物復蘇的場景,以及演奏者對于春天的無限喜愛之情。除此之外,舞臺的燈光特效、場景布置等與美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些在正式演出前都應當圍繞演奏的作品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演奏者自身所呈現出的演出效果,對于整體的鋼琴演奏起到了較為直接的影響作用。
個人鋼琴演奏技巧的展示是每一位演奏者最具有獨特風格的一個環節,不同的演奏者所具有的演奏技巧對于美學的表達是各不相同的。例如,在面對同一個音樂作品時,每個演奏者所分析的音樂意境與情感是有所差別的,即便要表達的情感與思想是相同的,但真正彈奏出的效果也會帶有各自的風格,這便是每個人對于美學意象的不同理解所帶來的不同效果。如果鋼琴演奏者不能夠靈活地運用演奏技巧,或是對于作品情感基調的解讀不夠透徹,不會加以融合,那么最終呈現的作品也會缺少個人特色,也難以抓住觀眾們的內心。因此,演奏者應當學會提升個人的審美能力,并將其與演奏技巧進行融合,懂得處理好美學內涵與個人演奏形式之間的關系,在演奏的過程中要合理地運用演奏技巧表達出音樂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在不改變原作品的音樂意境的前提下,融入具有個人風格的演奏,讓鋼琴演奏能夠帶給人舒心愉悅之感,從而達到追求美學的理想效果。
鋼琴演奏者能夠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可以有助于理解和表達鋼琴作品當中的思想與情感,更好地將演奏技巧與情感融合在一起。情感的表達是音樂藝術不可缺少的,富有情感表達音樂作品最能夠引發觀眾的共鳴,讓舞臺演出效果達到理想的狀態。因此,在日常的練習過程中,演奏者應當注重對美學素養的提升,在自身所具備的專業素養的基礎上,將演奏的作品上升到富含美學文化的水平。此外,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也可以加以融入創新性,以自己對于樂曲的不同理解,對其進行二次加工之后呈現給觀眾,才能將鋼琴演奏的魅力釋放出來。在融入創新性想法過程中,離不開演奏者對于作品以及鋼琴演奏的審美能力,通過在演奏時對自身美學素養的體現,從而將作品的詮釋更能打動觀眾,引發觀眾的共鳴。
鋼琴表演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藝術表演,對于鋼琴作品的創作家來說,追求美學元素能夠讓創作更具有感染力,讓作品的情感更為立體抽象化地呈現給觀眾;對于現場的觀眾們來說,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可以深度地解讀演奏者的情感,在享受演奏者高超的演奏技藝的同時,感受到美學文化所帶來的完美體驗;對于演奏者來說,它既注重演奏者的鋼琴專業素養及情感思想的體現,同時對于演奏者審美能力又有這一定的需求,要做到內在情感思想與外在神情形態到達完美的統一。所以在日常的鋼琴練習和正式演出的過程中,演奏者要學會培養與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掌握鋼琴音樂理論知識的同時,明確美學素養對于鋼琴演奏的重要性,以便于提升鋼琴演奏的呈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