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潛
聲樂是一種歌唱的藝術,在這門藝術中包括美聲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三種,在這三種唱法中,美聲唱法和通俗唱法起源于古代西方,而我中華兒女各民族雞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與一身的就是充滿特色文化底蘊的民族唱法。我們就以源于西方的美聲唱法里的女中音為重點討論對象進行研究論述,而女中音是一種特殊的音色。在非專業人士的眼中,無法對其具體的音域、音色、音調有明確的認識和辨別,然而,從真正專業的角度可以看到,女中音的音調有較高較低之分,音域也有g-g2,甚至到b2 之別,所以聲音比較靠近女低音,因為在唱法要求更注重與音色寬厚的美聲中,女中音則多數成為反派人物和反串角色的最佳飾演者,如:比才《卡門》中的卡門、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中的童仆凱魯比諾、格魯克《奧菲歐與優麗狄茜》中的奧菲歐等,所以女中音的音色帶有戲劇性,在歌劇中常常會出現很多緊張的情節。由于角色的限制,如果沒有劇情的需要,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女中音都是一種很稀有的資源,所以我國能夠登上國際舞臺的女中音也寥寥無幾。
音域和音色的寬廣和渾厚有力,使人聽起來身體放松,容易進入歌曲的意境,所以女中音的音質和音色是比較特殊的。而女中音的中聲區則比較飽滿,但在低聲區聽起來又跟女低音相似,具有戲劇色彩的高音區又與女高音相似。女中音的聲部讓觀眾聽起來是圓潤飽滿、渾厚寬廣,是因為它的聲帶是比較長和寬厚,而咽喉等腔體空間要比女高音的大,所以這也是女中音自身的有利條件。
而在聲樂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憑借學生的某種特點來判斷和決定他們的聲部,例如女高音在高音區的音色接近戲劇和大號女高音,而女中音的低音區則靠近女低音。而它們的區別就在于女中音的音色比較暗淡,高音區比較寬厚和濃郁一些,低音區多了一些共鳴,中音區則差不多一樣,但對于戲劇和大號女高音來說,與女中音還是有一定的差別,比如它們雖然具有中實飽滿的中低音區,但是對于整體的音色來說,與女中音還是有一定的差別。而女中音跟女低音比較,女中音在低聲區的音域與音色都不如女低音,但是卻比女低音靈巧。
高校教學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氣息問題:學生不知道如何呼吸;氣息太淺只到胸腔;歌唱過程中氣息的運用問題等,所以氣息也是教師在授課時首先要講的問題。呼吸是人不可缺少的一種感覺,它時而會令人感到舒心愉悅,時而會令人厭惡難受。古人云:“獸死不擇音,氣息茀然,于是并生心厲。”而氣息在音樂藝術中是怎么使用的?支撐著它的又是什么呢?
氣息總體來說就是呼吸,對于呼吸或者說氣息,在發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中西方自古以來都是同樣的注重。那在歌唱發聲中,氣息運動的正確與否,從根本上決定著一個人運用聲音的能力大小、效率高低以及表達力的強弱。
1、呼吸的方式
胸式呼吸:通常人們在沒有學習唱歌之前所用的呼吸方式都是胸式呼吸,這種方法看起來是吸的很足,其實是在唱歌中最糟糕的一種狀態。因為這種呼吸方法吸進的氣是特別少而且淺,在演唱的過程中經常唱不完一句就沒氣了,沒氣之后就會憋著唱完,所以使用這種方法唱歌的人通常狀態都是比較僵硬和糟糕。
腹式呼吸:這種呼吸方式相對于上一個呼吸方法就比較吸的深一些,讓人有一種踏實的感覺,雖然比胸式呼吸好一點,沒有那么的僵硬,但是要一直用這種呼吸方法也會很難受。
胸腹聯合呼吸:這種呼吸方式在演唱的過程中是最好的,聲音具有穿透力,腔體也是最放松的,而我們平常的呼吸就是非常自然的胸腹聯合式呼吸。
所以,在歌唱中所有讓自身感覺不舒服或者僵硬的狀態都是不正確的,而正確的歌唱狀態則會令自己身心舒暢、愉悅。
2、呼吸在唱法中的運用
2.轉基因產品標識的概念。關于轉基因產品的標識問題,一些學者認為轉基因產品標識和食品中其他的營養、成分等標識一樣,有的學者認為轉基因產品標識屬于特殊的食品標識。不同于食品標簽中的內容。如何確定轉基因產品標識的概念?我們首先來分析食品標識的定義。
我們每天都要呼吸,但是要怎么樣去呼吸好像沒有多少人去研究。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剛開始練習可以讓學生先用鼻子慢慢吸,因為如果用嘴來呼吸很容易吸到胸部。接著吸下來,感覺腰圍一圈在膨脹,然后在剛才吸進去氣的地方唱。在自然吸飽氣的狀態下,腰部一圈是擴張的。
唱歌的時候,橫膈膜下降,有一種下沉的感覺,學生平常的呼吸狀態在吸氣時小腹是鼓起來的,呼氣時小腹則是收回狀態,而在歌唱中的呼吸跟平常的呼吸是一樣的。所以橫膈膜聯合整體支撐才是歌唱的狀態,一味的夸張的收縮小腹只會導致全身僵硬,導致最后唱不出聲來。
聲樂是歌唱表演的藝術,所以氣息、韻律、聲音的聲腔造型是聲樂表演的首要任務。按中國傳統唱論思想則包含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字正腔圓”,第二方面是“聲情并茂”。學生聲音的流動性和咬字吐字是歌唱藝術中最重要的,情感可以在這些問題解決后再讓其深刻的體會。
學生只有掌握好胸腹式呼吸法才能使聲音有穿透力,才能讓歌唱運動運用的輕松自如。這種通用的呼吸法,其突出的表現是呼吸引起橫膈膜較大的上升和下降,以橫膈膜、腹部和兩肋三者互相協助共同控制氣息。在有意識地運用以橫膈膜運動為主的聯合式強力呼吸,伸縮性大,方便于氣息的儲存與保持,在發聲過程中,既能減輕呼吸、振動、共鳴等肌肉運動的負擔,又能讓聲帶、咽、喉、支氣管平滑肌與下腹肌之間的協調動作得到保證,給聲音的自如提供了方便的條件。
在演唱中外文歌曲中,咬字吐字是每一個學習聲樂的學生需要長時間練習的一個方面,尤其是在中文藝術歌曲中,準確純正的發音使聽眾能夠清楚的聽到你所演唱的內容,也能夠盡快融入到每首歌曲的情感中。而字音的準確純正則是作為一個歌者演唱中最基礎的藝術。
所謂中華的漢字博大精深,而漢字的特點是一字一音,單音獨立。任何一個字發得不準確或者不清晰,都容易造成接受或者理解上的困難。因此,正確分析漢字音節的發音特點,掌握好吐字歸音的規律并有針對性地加強訓練,是正確發聲的核心。但是在演唱中如何能正確的咬字吐字呢?下面是我在教學過程中掌握的一些方法。
一個漢字音節大致分解為字頭、字腹、字尾三個部分。字音剛開始發出聲的階段,是顯示字的意義和決定字音是否純正清晰的基礎部分。組成字頭的音素主要有二十一個聲母及韻母中的介母“i”“u”“ü”,以及零聲母“i”“u”“ü”。聲母當作字頭,如“它”字,“t”即為字頭;聲母與介母拼切作字頭,如“家”字,“ji”即為字頭;零聲母當作字頭,如“音”字、“物”字,“i”“u”分別作為字頭。在漢字音節結構中,有二十三個音節是沒有字頭的,大約占據漢字音節總數四百一十七個的百分之五點五。無字頭的音節主要有四種類型:第一種是單元音獨立構成的八個音節——a(啊)、o(窩)、e(鵝)、ē(欸)、er(兒)、i(衣)、u(烏)、ǖ(于);第二種是復元音韻母獨立所構成的四個音節——ai(哀)、ei(誒)、oo(奧)、ou(歐);第三種是鼻韻母獨立構成的七個音節——an(安)、en(恩)、ang(昂)、eng(鞥)、in(因)、ing(應)、ǖn(暈);第四種是元音化輔音的三個音節——m(牟)、n(烏)、ng(恩)。因此在演唱中,得清楚的咬住字頭才是這個字音的開始,一句連貫起來抓住字頭才能夠被觀眾聽清楚演唱的內容。
字腹是字音中最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在演唱中最能夠延長字音時長和最響亮的一個部分。它是字音的主體,同時也是每個字延伸發展的一個高潮。我們在歌唱呼吸時氣息的支撐、控制、共鳴等技巧,通常都是字腹來體現。字音的定形叫響也是由字腹完成。因此,字腹是與發聲結合最密切的環節,也是最能發揮人體共鳴腔體作用的關鍵部位。組成字腹的音素主要有十個能延長發響的元音:a、o、e、i、u、ü、ē、er 和兩個-i(與zh、ch、sh、r 和z、c、s 相拼的舌尖前后元音)。
一個字中,可以是頭、腹、尾都在,可以缺頭或者缺尾,也可以頭尾都缺,但是不論哪種情況,都不允許缺腹。因為沒有腹,這個音節就不存在了。所以說,這個字腹是音節中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在歌譜中,每個曲子的華彩高潮部分在時值延長時都會出現在每個字的字腹中,所以在抓住字頭的瞬間在字腹上展現精彩。
字尾則是每個字的收尾,是完成字音和字義的正確表達部分。漢字音節結構中有一百三十七個音節無字尾,大約占了漢字音節總數四百一十七個百分之三十二點八。字尾主要有無頭無尾的和有頭無尾的兩種類型。無頭無尾的有十一個,即上述中字頭里提到的八個獨立構成的單元音音節和三個元音化的輔音音節。有頭有尾的有一百二十五個。
漢字中有二百六十八個音節是字頭字腹字尾齊全的,約占漢字音節總結數四百一十七個的百分之六十四點三。這足以說明把漢字分解為字頭、字腹、字尾三部分并且分別探討它們的發音方法的重要性。一般來說,有頭有腹有尾的字音的發音是比較敏銳清晰、完整流暢的,并且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有明顯的噴吐感和比較從容的收音過程;有頭有腹無尾的字音,發音效果基本和前一個一樣,只是沒有明顯的收音;無頭有腹有尾的字音,沒有明顯的吐出字,出字比較平滑柔和、流暢響亮,并且有明顯的收音;無頭有腹無尾的字音,發音時平直圓潤、輕松含蓄。所以在演唱過程中,尤其是中文歌曲,建議可以多朗讀歌詞,盡可能的完成有頭有腹有尾的發音。而字尾最能體現在歌曲中結尾句的最后一個字,這個字音可以強收也可以弱收,但在我看來,不論是強收還是弱收字尾一定要抓住,要是沒抓住聽著總覺得有點遺憾和瑕疵。
根據以上的字音結構分析,我們可以將每個漢字的發音過程歸納為“咬字—吐字—歸字”三個過程。完成這個過程總的要求是:咬狠,吐圓,收準。狠、圓、準地完成這三個過程的發音,是建立起科學的口語發聲方法的重要前提。
1、咬狠
這里的“狠”不要理解為每個字都使拙勁的那樣狠咬死咬。“狠”的意思是“重”,即相對于字腹與字尾,字頭要重些,當然,這也要看譜例中的情感符號,有重音符號的可以加重,沒有的可以適當的重一些,因為是第一個字,要讓觀眾一下進入到自己的歌唱狀態。字頭咬狠是決定全字清晰致遠的首要條件,全字清晰致遠又是以聲感人的前提。在語音發音的過程中,字頭主要是由輔音聲母或者輔音聲母與介母拼成。字頭在發音器官構成口腔成型的著力位置要準確不含糊,觸碰到的面積要適度。突破障礙的方法要對,力量足,時間短,發音要重,氣息要有瞬間的爆發力并且集中在相應部位的盡可能小的面積上。上述觀點決定了字音輪廓的準確度,后兩點則決定字音發出的清晰度。簡單來說就是:找準字頭成為阻礙的部分并且合并它,之后使氣息形成較大的阻力,借著這個阻力突然張開,然后讓氣息一下沖出阻力,從而清晰的捕捉到字音,再借助字頭過渡到字腹。就像擦火柴,一擦就亮,而亮的地方就是字腹。
2、吐圓
吐圓指的是對字腹的均衡圓潤、豐滿寬廣的塑造。字腹都是元音構成的,是一個音節中口腔開口度最大、時值最長、色彩最豐富、語言共鳴最豐滿、最能表現嗓音的部分。因此,真正的口語發聲應該是在字腹的造型上進行的。字腹發音的口腔動作與字頭剛好是相反的,不是用力阻氣,而是盡可能地讓氣流通暢的流動,以發揮口腔共鳴和放大聲音的生理作用,從而突出韻母中的主要元音。因此,當字頭成型后,就要適度的打開口腔,通過口腔器官的運動協調成不同的狀態,同時提起軟腭,穩定喉頭,讓字腹中的元音在口腔的后半部分適當的拉寬、延伸、強化,并充分發揮各共鳴腔體的共鳴作用,使之放出寬廣響亮、充實圓潤的聲音。字腹還要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和流動性,自然流暢。順水推舟地傾向字尾。
3、收準
這是指把放出去的韻母干凈利落、趨向鮮明地收到準確的位置上來。一般來說,除了后鼻音字尾外,字尾的時值比字腹短暫的多,但是,因為字尾是完成整個字音的最后程序,因此字尾的音位歸得準確恰當與否,對于“字正”起著重要的作用。字頭,字腹都是一樣的,但不同的歸音位置,就有了四種不同的字意。如果收錯位置,字意就不能得到正確完整的表達。所以,收準字尾是正確完成一個字音的關鍵。
女中音聲部作為男女幾大聲部之一,其寬厚、結實、內斂的音色一直受到眾多聽眾的喜歡。高校聲樂教育是高校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普通高校的聲樂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教學的科學性、系統性、個體差異性,針對不同學生定制其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范圍等。隨著社會各界對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視和普及,隨著普通高校教師和學生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相信綜合院校的音樂專業水平的全面提高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