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晶
(寧夏話劇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寧夏 銀川 750001)
引言:在我國首部小劇場話劇演出之后,人們對小劇場話劇越來越關注,它主要是利用時空結構,再加上相應的實驗色彩,對空間進行重組,這徹底改變了大劇場舞臺效果,讓話劇舞臺更具時空觀念,變得更為自由。另外,小劇場話劇的鮮明特點,也使觀演空間展現出全新的特點,達到了受眾與舞臺的有效連接,并為受眾帶來了良好的審美體驗。
伴隨西方小劇場運動的深入發展,話劇開始從西方傳入我國,至今已經有百年歷史,話劇在我國主要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分別是引入、探索、發展以及蓬勃四個階段。對現代小劇場話劇而言,其在中國發展的標志是《絕對信號》的導演,它是我國第一部小劇場話劇作品,從舞臺空間表現上面來看,該作品中融入了我國傳統的戲曲舞臺,從其時間以及空間變化來看,獲得了很棒的舞臺藝術效果,對當時的大劇場來說,是不能同其比較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在我國開始興起很多喜愛小劇場話劇的人,比如林兆華等,而且還導演了很多經典劇目,如《等待戈多》以及《情人》等,這也促使我國小劇場話劇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逐漸呈現全新的面貌。
對小劇場話劇來說,從其表演特點來看,有著相對較短的周期,以及非常強的靈活性。近些年來,無論是戲劇工作室、民營劇團,還是院校戲劇團等,都逐漸重視小劇場話劇,并進行相應的創作以及演出,這也促使小劇場話劇迅速發展起來。而伴隨社會及經濟的深入發展,對戲劇演出而言,在各個方面的支出都開始增多,包括演員費用、服裝費用以及租賃費用等,這導致大部分的話劇團體都逐漸入不敷出,因而小劇場話劇也開始呈現出沒落的局面。我國小劇場話劇由興衰到沒落,之后進行自我調整,現階段,小劇場話劇也有了全新的風格,呈現出新的生機,從而創作了新的話劇族群,促使小劇場話劇出現蓬勃發展的特點,在這一時期,還出現了《經濟適用男》等眾多優秀劇目,并獲得了較好的成效,非常被現代大眾所喜愛。
針對小劇場話劇而言,其先鋒性是非常明顯的特點,這在其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上有所體現,且它的發展目標是實現同市場的結合。不管是在題材上,還是在表演形式以及舞臺表現上,都極具現代化特點以及多樣性特點,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現代大眾的審美標準。現階段,小劇場話劇的發展,主要是立足于市場文化需求,并積極探索同市場之間的切入點,對此小劇場話劇的受眾群體也逐漸增多,其社會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長時間發展下,話劇市場原有的沒落以及衰退局面也獲得了較好的改善。因為舞臺空間因素,使得小劇場演出不但拉近了群眾同演員間的距離,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觀演空間接近性,小劇場話劇中緊張的情節設定,再加上豐富的表演形式,讓話劇演出的觀賞性以及娛樂性得到了很好的呈現。將小劇場話劇同市場融合起來,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其健康發展的要求,但是從某些角度來看,這也使得話劇存在一定的表面化傾向,針對話劇的創作,往往會比較傾向于“現代感”,這通常會對歷史以及傳統上面的反思缺少關注,這將導致小劇場話劇內容缺少歷史文化內涵。
基于社會以及時代的深入發展,逐漸出現很多新創劇目,在進行小劇場話劇演出時,也開始引入某些外國名劇,這極大地充實了話劇的演出素材以及資源。但是,在一些新創劇目中,針對其劇情方面的設定,往往會比較晦澀難懂,其照搬的外國名劇在具體進行演出時,也因為演員的演技以及舞美設計等因素,使得表演效果不佳,并未達到預期的演出成效。因此針對小劇場話劇而言,在進行劇目創作時,要求創作人員可在其中加入歌舞等,讓劇目有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增強其藝術效果;在進行小劇場話劇表演時,演員需注重肢體動作的應用,利用肢體動作來呈現想要傳遞的信息,從而達到和受眾情感的共鳴。除此之外,基于現階段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對創作人員來說,可在小劇場話劇中引入新媒體技術,可開展新媒體舞臺劇的演出以及創作,利用形式的創新來調動受眾的興趣。對此,針對小劇場話劇來說,它是在藝術的持續探索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它有著鮮明的實驗性特點。基于社會以及科技的深入發展,再加上人們審美標準以及審美需求的日益變化,這就對小劇場話劇有了更多的要求,要求其不可完全照搬,否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應該要在實驗過程中,持續進行創新,這樣才能確保小劇場話劇的健康發展及提升。
舞臺的表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觀演空間,這也是小劇場同大劇場之間的本質差異。所謂大劇場,從其字面意思就很容易理解,就是空間相對大的劇場,在大空間中,受眾同演員很難實現充分的交流及互動,而小劇場雖然空間十分有效,但是通過巧妙的構思以及設計,會給受眾呈現獨特的舞臺空間,不但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呈現故事內容,還能讓受眾較好地理解劇情,達到演員與受眾的有效互動。
因為空間是有一定局限的,小劇場的發展促使觀演關系出現了很多改變,無論是從演出舞臺來看,還是從觀眾席位來看,都不會進行固定,雖然空間有一定的局限,但是也可通過靈活多變的方式,以使觀演關系變得更具空間化,從而充分體現戲劇進行演出時的共享性、接近性和互動性等特點。通過鏡框式舞臺進行表演,對大劇場以及小劇場而言,這二者帶來的觀看體驗是有很大區別的,大劇場往往給觀眾的感受是“隔岸觀火”,在這一過程,受眾的參與欲望相對較小。而在小劇場進行演出時,往往會給受眾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演員在演出過程中,會穿梭在觀眾之中,還會邀請受眾上臺一起表演,這一現象是非常普遍的,這為受眾構建了活躍的演出氛圍,還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受眾的參與熱情。因此,可以看出小劇場話劇徹底改變了原有的大劇場話劇的審美心態,極大地增強了受眾的參與意識,調動了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對小劇場話劇而言,從它的舞臺空間方面來看,全面融合了劇目的風格、戲劇情境,從而開展個性化以及創意性的設計,對戲劇的觀演空間重新進行了構建,讓小劇場有了豐富的觀演空間,并構建具備較大活力的觀演關系,為受眾群體帶來了良好的觀劇感受。
對小劇場來說,雖然它在表演空間上面有一定的局限,但是它卻利用特殊的舞臺美術設計,帶來了更好的藝術表現及效果。戲劇進行演出時,都是將舞臺當作媒介,小劇場話劇演出如是,都要通過舞臺表演來實現。對此,這就充分體現了舞臺美術設計的重要性,讓小劇場空間的局限性得到了強化以及延伸,且還使得演出空間具有無限性。在對其舞臺空間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可根據劇情需要,在色彩以及線條等方面,對其空間進行個性化設計,以便給觀眾及演員展現全新的觀看以及演出空間環境,這不但能讓受眾在多個角度進行觀賞,還比較方便演員進行表演。在進行舞臺布景的同時,針對燈光以及服裝等方面也需進行完善,要注重打造演員的立體感,以增強演員的藝術效果。知名導演孟京輝,對舞臺空間表現就尤為關注,并且敢于創新,如《戀愛犀牛》,在對其進行舞臺設計時,就將較大的鏡子當作舞臺背景,同時還靈活地運用了燈光,構建出多個層次的空間,讓舞臺變得更具神秘性,從而展現出較好的舞美效果,并為受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觀看體驗。
結論:綜上所述,小劇場話劇在經歷興衰發展之后,逐漸趨于成熟,促使我國小劇場話劇得到了蓬勃發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藝術表現形式,延伸了藝術表現空間,讓我國戲劇更具光彩。對小劇場來說,它主要是通過有效的舞臺空間來展現新的時空秩序,構建了良好的觀演關系,促使觀演空間呈現出多元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