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鳴 彭涵俊
在當前形勢下,如何在做好基本播讀工作的基礎上創新應對新潮流、提升新聞播報的趣味性、拓寬受眾、強化觀眾的黏著性,是每一個傳統新聞播報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播報新聞時一定要做到敘事清晰、新鮮感強。新聞稿件包括了新聞信息、新聞評論、新聞故事三個方面,這三個不同的內容應該使用不同的處理方法。例如在播報新聞信息的時候,應該在最短的時間里用最精練、最直觀的語言把真實信息傳播出去。所以,新聞播讀有如下幾點要求:
第一,精準清楚——朗讀規范、字正腔圓、語句整潔、層次清晰、意義分明。
第二,平穩流暢——播讀時保證語句連貫,沒有大起大伏,沒有太多停頓。
第三,簡明輕快——不同的稿件有不同的播報形式,播報新聞就要讓人聽起來也認為這是新聞。節奏不僅僅只體現在快慢上,而是要把握好疏密關系。句與句之間要緊密,但段與段之間要適當分離。
第四,樸實無華——用第三人稱播讀,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不帶任何主觀色彩、夸張、渲染??陀^傳達,陳述事實,讓觀眾能夠更加客觀了解新聞。
任何一個優秀的播報主持人都不會省去“備稿”這一重要的準備環節。有些人會把“備稿”和“背稿”弄混淆,“備稿”意味著拿到一篇新聞稿后,將它的層次劃分清楚、概括好主題、找到重點、明確目的、確定播讀基調、確定稿件播讀時的背景或相關需要。最后要清楚了解文稿中所出現的“事件、時間、地點、人物、原因”這新聞五大要素。只有當清楚了解手中的新聞時,才能明確如何將該新聞更好地傳達給觀眾,主持人才能知道自己應該在哪個字、哪個詞、哪句話等著重準備和調整播讀技巧。
不同于“背稿”,“備稿”不一定是要將稿子背下來,但需要主持人深度理解和分析文稿,把握和駕馭這篇稿件。這不僅對播報有利,更有利于穩定主持人的心理狀態。只有做到了認真準備,心中有底氣,在播報時才會更有信心,從容淡定。
清楚地敘述整個新聞事件或主旨是播報的最基本要求,事實細節的敘述應該是新聞的主體部分。把握好主要內容,分清楚主次關系,強調重點,處理好語句之間的連續停頓,盡量避免雷同語勢。另外還應該注意各層次之間連接轉換時的語氣,不要毫無邏輯性地平鋪直敘,注意銜接。
首先,把握好稿件的具體內容和主旨,才能真正理解、播讀順暢。對于播講愿望,應該首先是“先睹為快之后產生的欲先吐為快之沖動”。其次,應該把握好稿件的整體、層次、主次的感覺。主持人應該根據新聞背景把握好自己的播報導向作用。最后,主持人也應該掌握播報的分寸感。在長句子和一些數字的處理上,合理控制好停頓和氣口。
長句子播報的停頓或連續處理,應該在明確語義和語法關系的基礎上進行。為了在明確語法關系的同時使語義也能貫通,要常用“似停非停、似連非連”的常用方法。這種方法指在很短的時間內停聲不停氣,或者利用“強氣”“偷氣”的短時間換氣方式,加上語流曲線細小變化的輔助來表現詞句之間的關系和關聯。同時,可以以把握語句目的作為出發點,精選重音重讀,避免因為大范圍使用重音使得觀眾注意力分散。在長句子的處理上,要注意到上下語境,確定好播報語氣,做好承上啟下的語勢調整。
在新聞播報中,有時會采用現場連線或者專家交流等形式,對播報的新聞內容進行相應評價或輿論引導。主持人應該在這個環節,對其相關言論進行快速回應,這對主持人的快速語言組織、邏輯、條理等方面的能力要求頗高,需要主持人長期進行訓練。
主持人的語言天賦雖然重要,但后天的練習也必不可少。從事新聞播報行業一定要博學多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多思考,鍛煉思維邏輯和快速反應的能力。同時應該注重自己即興評述的能力,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出現沒話可說的情況,避免“播報事故”。
主持人應該在傳統播報的基礎上形成自己有特色的播報風格,吸引大眾更多的注意力。同時,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聲線,主持人應該善于利用自己音色的獨特性,想辦法使自己的播報擁有高度辨識性,讓更多的人認識并記住,同時也能加深新聞在觀眾心中的印象。
新聞播報的核心意義就在于用語言將信息精準傳遞給觀眾,主持人應該在播報中合理把握情感,在播報中適當融入,增強新聞的感染力,加深觀眾的感受感知程度。
總而言之,在這個新媒體信息時代,信息的傳遞渠道越來越多,最傳統的信息傳遞方式——新聞播報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對于主持人來說,除了掌握傳統播讀技巧外,還要跟緊時代腳步,迎合大眾的視聽品位,在確保內容真實客觀以及政治傾向正確的基礎上,利用流行、活潑的新詞匯來對播報內容進行精巧的加工雕琢,使得相對枯燥的新聞播報更具趣味性和娛樂性,調動觀眾的積極性,拉近和觀眾的距離,這樣才能吸引到更多觀眾,提高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時代的影響力與競爭力。作為傳統信息載體,怎樣在當下背景中合理發揮播音技巧對新聞播報的作用,是一個新聞播讀主持人水平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