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峰
(遼寧省彰武縣大冷鎮政府 123200)
溫室大棚種植蔬菜是比較常見技術,具有較好的保溫性能,進行反季節蔬菜溫室大棚種植技術可行,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和經濟效益,值得種植者進行技術探討借鑒,不斷提高種植效益。
春棚茄果蔬菜早熟栽培,有效利用時間短,效益不高。如棚室秋冬季和夏季進行栽培育苗及留種,可以極大提高經濟效益。
采取冬季育苗→春季早熟栽培,夏季育苗→秋冬季栽培方式。冬季育苗一般選擇在11月至翌年3月中下旬,主要是培育茄果類、瓜類和豆苗。上產中一般于3月中下旬進行定植,實行春季早熟生產栽培。如選擇在夏季6~8月份主要進行甘藍、花椰菜、番茄等蔬菜培育秧苗。秋冬栽培秋黃瓜、番茄、芹菜、蔥蒜、葉菜等。
此類型是以栽培蔬菜為主,結合育苗。兩種形式:一是春季早熟栽培茄子、番茄、黃瓜、辣椒等,夏季種植速生蔬菜,秋季栽培黃瓜、番茄、甘藍、花椰菜,冬季栽培芹菜、菠菜、生菜、蔥蒜類蔬菜;二是進行間套作栽培,春季施行番茄、辣椒早熟栽培。4~5月份大棚拱桿旁套作種植絲瓜任其爬蔓,或在番茄生長后期,畦邊定植冬瓜,利用番茄支架爬蔓;秋季種植生菜、菜心等;冬季進行育苗。
有兩種方式:一是以春季茄瓜類制種為主,茬口方式有冬季育苗→春季制留種→秋季栽培芹菜、甘藍等;另一種是以冬春季十字花科自交不親和采留種為主,夏季育苗、秋栽茄果類蔬菜。
茄瓜類蔬菜早熟栽培大棚應用最普遍。露地栽培一般4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至7月收獲。具備良好保溫條件的大棚栽培可提前在1~3月定植,3月下旬至7月收獲。上市早,產量更高,結果期延長,經濟效益明顯。可根據市場需要,提早播種莧菜、木耳菜、空心菜等喜溫綠葉蔬菜,盡量提早上市,可獲得較高經濟收入。
2.1.1 品種選擇
選用熟性早、抗病、豐產且適銷對路優良品種。
2.1.2 定植
定植前10天扣膜蓋棚。每畝施廄肥或腐熟有機肥3000千克、人糞尿2000千克、復合肥50千克,開深溝施或全層施翻施入土。例如種植番茄,一棚4畦雙行定植,每畝植2500株。辣椒每畝植3000株。茄子每畝栽2400株。黃瓜每畝栽植2000株。
2.1.3 田間管理
定植一周內不通風,以保溫為主。茄子和黃瓜適當保持較高溫度以利緩苗。番茄苗期生長適溫白天20~25℃,夜間10~15℃;茄子適溫20~30℃,氣溫低于15℃時引起授粉、授精不良;甜椒生長適溫 25~28℃;黃瓜 28~30℃,夜溫不低于 10℃。
5月氣溫上升,逐漸拆除裙膜,苗期揭膜通風,傍晚閉棚蓋膜。
定植緩苗后加強肥水管理,提苗肥以稀薄人糞尿或牲畜肥為宜。番茄第一穗果膨大,施入復合肥10千克/畝;2~3穗膨大期,追施復合肥30千克/畝;4~5穗果膨大期,施復合肥20千克/畝。
甜(辣)椒提苗肥施用后,整個生長期間保持田間濕潤,薄肥勤施。一般每采收兩次果實需要追肥一次,每次可以施入復合肥10千克/畝,盛果期增施肥20千克/畝。茄子追肥與辣椒相似,黃瓜每采收兩次追肥一次。
搭架整枝:番茄、黃瓜插竹扶持植株引蔓上架,有利結果。番茄雙桿整枝,第一花穗以上第一個側芽留住,以下腋芽及分枝全部摘除。茄子第一朵花、果以下第1分枝留下,其余全部摘除。
甜(辣)椒開花結果規律,植株生長勢弱,摘除上部花果,以利下層花果生長。
春季氣溫低,番茄第一、二穗花噴施激素保花保果,提高前期產量,防落素40毫克/千克點花梗;茄子開花前1~2天點花或噴灑防落素15毫克/千克;辣椒也可用防落素噴灑。
應在氣溫15℃以下進行保花保果處理。濃度不要過高,以免產生副作用。
夏菜秋冬延后栽培一般采收期在10~12月,如通過貯藏保鮮,可延到春節,經濟效益高。
秋番茄7月上旬播種,8月下旬至9月定植,10~12月收獲。番茄9月中旬前開花,常因夜溫過高落花,不易坐果,需用10~15毫克/千克防落素噴花,或40毫克/千克濃度涂花梗,防落花落果。黃瓜7月底到8月中旬直播,9~11月收獲。
大棚還可栽培經濟價值較高葉菜類,如木耳菜、空心菜、西芹、生菜等。采取春提前、秋延后及越冬栽培方式,可以延長市場供應期,大幅提高棚室種植經濟效益。
對于喜溫耐熱葉用菜,例如木耳菜、空心菜等采取大棚栽培一般可在9~10月進行播種,采取保溫覆蓋,可以達到提前采收上市,利用比較常規的栽培方法,即可達到周年生產供應市場需要。
生菜等喜冷涼較不耐霜凍蔬菜,在露地生產栽培最適播種期為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及春季3~4月,若在11月到翌年3月播種栽培,需要采取大棚栽培方法,效果較佳。
塑料大棚棚型較多,性能各異。生產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栽培季節、生產水平和經濟基礎,合理選用棚型,是確保棚室蔬菜高產、優質、高效的關鍵措施。
塑料棚膜附著一層水滴,使透光率下降20%~30%,由于無滴膜膜面沒有水滴附著,可提高透光率,利于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
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對品種要求比較嚴格。冬暖型塑料大棚栽培黃瓜,要選用耐低溫、弱光的品種。春用型塑料大棚栽培冬春茬蔬菜,要選用前期能耐低溫、弱光、早熟,后期能適應高溫環境、抗病品種。大棚秋延遲栽培,要選用前期耐高溫、抗病,后期耐低溫且結果比較集中的品種。
大棚適才采用嫁接育苗,可以克服土壤連作病害,防止根病發生。采用黑籽南瓜作砧木的黃瓜嫁接苗,當大棚的溫度低于6℃時,一周內未發生寒害;嫁接苗對黃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一般都在90%以上,總產量較自根苗提高20%以上。
二氧化碳施肥是蔬菜保護栽培中增產效果極為顯著的一項新技術,增產幅度一般都在30%左右,尤其對于冬暖大棚的冬季生產和春用型大棚的早春生產,增產效果更為明顯。
在番茄開花期,用10~20毫克/升2,4-D溶液蘸花,可防止落花;在黃瓜2~3片真葉時,用100~150毫克/升乙烯利溶液葉面噴灑,可使雌花節位明顯降低。雌花比例顯著增加;用1~1.5毫克/升矮壯素溶液處理番茄秧苗,可防止徒長。
塑料大棚建造成本較高,充分利用大棚空間進行立體種植,可顯著提高產量和效益。大棚利益栽培,可根據不同的蔬菜的生長發育特性,利用前后茬蔬菜生育期長短的時間差、植株高矮的空間差、根系分布深淺的層次差以及蔬菜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同的生態差,進行交錯種植和分層栽培,使其在一定的土地面積上栽培多種蔬菜,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的目的。
在塑料大棚內燃放沼氣,可以增溫補氣(即補充二氧化碳氣體),從而促進蔬菜的生長發育;據在大棚黃瓜、番茄、青椒、花菜等蔬菜上試驗,一般可增產20%~40%。
大棚蔬菜采用膜下滴灌,可使棚內相對濕度降低10%以上,黃瓜增產10%,春番茄增產17%以上。
冬春季節,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的蔬菜易發生凍害,多層覆蓋是一防止凍害的有效措施。據觀測,在石料大棚內套小拱棚,可使小拱棚內的氣溫提高2~4℃,地溫提高1~2℃;在大棚四周覆蓋一層1米高的草苫子,可使棚溫提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