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寧倩如
(云南省普洱電視臺,云南 普洱 665000)
新聞記者的工作能力和業務素養對電視新聞采訪工作的質量有著直接影響,要求記者人員具有強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在與人交流時也要具有快速應變能力。記者提問是電視新聞采訪工作中的重點內容,新聞記者除了要具備上述能力之外,還需要保證提問問題的藝術性和技巧性,通過問題的巧妙設計與提問,讓被采訪者將所了解的信息講述出來,從而幫助記者收集到更為全面新聞事件信息,實現新聞事件的準確報道。
電視新聞采訪是通過現場采訪的方式來獲得與事件有關的信息資料,在采訪過程中要明確主題,以此為中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事件的真實還原。對于現場直播類新聞,記者要能夠在第一時間達到現場,了解實際情況后對觀眾們想要知道的內容進行采訪,在采訪時一定要保證采訪獲得的信息的準確性與真實性,不能出現夸大事實或者掩蓋真相的情況。因此,電視新聞采訪是一項專業性和技術性比較強的工作,對記者人員的能力和素養有著較高要求,不光要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還需要有敏捷的思維能力和臨場反應能力,確保能夠準確還原事實真相,解決觀眾最重視的問題。
電視新聞采訪需要記者對受訪人員進行觀察、詢問和思考從而快速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和線索,這是獲取新聞資訊的基礎工作,在這一過程中新聞記者的作用非常明顯,在明確主要采訪目的后通過相關技巧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較多有價值的信息,所以記者的提問方式非常重要,其關系到是否能夠為電視新聞提供有價值的線索以及新聞報道能否順利進行。提問是電視新聞采訪中的重要內容,需要記者與被采訪人進行有效溝通,根據被采訪人員的肢體動作和語言表達等來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態,所以需要記者掌握提問藝術并可以嫻熟的運用各種提問技巧來獲取想要了解的信息,而且由于電視新聞采訪都是通過直播的方式將事件信息傳遞給觀眾,記者一定要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才能保證采訪效果。
要想保證電視新聞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實際采訪之前要求新聞記者了解相關背景、環境和采訪對象的基本信息等,結合實際做好針對性的準備工作確保能夠為后續采訪提供良好服務。了解相關背景和事件信息后明確采訪目的,列出提問的問題,制定相關采訪策略讓采訪順利開展。通常需要找到事件中的重點,圍繞這一重點制定設計提問的問題,確保能夠將事件真相展示出來。新聞記者還要對相關事件的時間、地點和人物等進行梳理,確定采訪過程中重要的人物和地點做好相關拍攝工作。采訪前要對受訪人員的性能特點、興趣愛好和生活習慣等進行簡單了解,保證提問問題的合理性,以免讓受訪者感到冒犯。
電視新聞記者要想獲得良好的采訪效果,不僅要做好前期針對性的準備工作,也需要注重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知識積累,學習不同方面、不同類型的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提升業務素養,從而提高新聞采訪質量,能夠在采訪中提出一些有價值、有深度、有層次性的問題,從多個角度對事件進行探尋,更加全面了解新聞事件的真相。
電視新聞采訪時需要新聞記者掌握談話藝術與被采訪者進行有效溝通,由于新聞事件具有突發性特點,記者與受訪人員沒有過交集,雙方較為陌生,若記者不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則會讓雙方產生尷尬情緒從而影響采訪效果,必須要能夠營造良好的提問氛圍,讓受訪者感到輕松沒有較大壓力,能夠與記者建立信任關系,從而敞開心扉,配合記者完成采訪工作,記者則可以獲得較多有價值的信息和線索。和諧融洽的采訪氛圍需要記者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了解被采訪人員的基本信息和興趣特點等,從他們比較感興趣的內容為切入點,也可以從被采訪者在新聞事件中的利益點出發,讓他們對采訪的內容和話題感興趣,這樣才能進行深層交流,便于相關價值信息的獲取。
在提問環節,記者一定要善于傾聽被采訪者,讓被采訪人員感受到尊重,同時也能夠通過傾聽來篩選與新聞事件有關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對事件的深層次挖掘,對事件的真相進行還原。由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性格特點不同,看待事情的觀點和觀察事物的角度都存在差異,所以對于同一件事情不同受訪者的表述方式,回答問題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記者只有認真傾聽每一位被采訪人員的回答才能更加全面地掌握新聞事件的具體內容,也可以了解不同階層人員對于新聞事件的認識與看法,通過對相關信息資料的整合能夠獲取更為有效的數據信息,讓電視新聞報道的內容更具權威性。
另外,對于某個受訪者在談話中透露的無法進行深入探究的問題,可以在對其他采訪對象采訪時提出這一問題,通過信息資料慢慢積累從而獲得相對完整和準確的答案。新聞記者在傾聽被采訪者時也可以對提前設計的問題的合理性進行自查,根據實際情況對提問的內容和采訪策略進行針對性調整,這樣才能保證新聞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并且能夠獲得良好效果。
新聞記者在提問的過程中,不僅要按照相關的問題提綱進行采訪,還需要在采訪的過程中觀察被采訪者神態和肢體動作等,結合回答的內容抓住疑點,再針對這一疑點進行深入探究,從而獲得更加全面的新聞資料。但是在實際進行電視新聞采訪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想要抓住疑點相對困難,在一些復雜的環境條件下新聞記者很容易忽視一些重要信息,必須要鍛煉記者的這方面能力,掌握相關技巧和提問藝術,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能夠及時發現疑點和價值信息,同時也要敢于發問,針對獲取的疑點信息進行繼續追問,重視對真相的探尋,保證能夠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一般會采用封閉式或開放式的采訪技巧進行相關內容采訪,對于性格比較內向的人或者提問一些較為敏感的問題時可以采用封閉式采訪的方式,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需要掌握主導地位,對采訪對象進行針對性問答能夠快速獲取有效信息。而開放式采訪技巧則需要發揮新聞記者的引導作用,通過對被采訪者的合理引導讓他們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從獲得價值信息。無論運用哪一種采訪方法都需要記者人員進行細致觀察,并能夠隨機應變,實現對被采訪者的正確引導,必須要結合被采訪人員的性格特點來選擇合適的采訪技巧并進行巧妙提問,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目標。
新聞記者在采訪時需要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在與人進行溝通交流時要端正自己的態度,根據提問的內容調整自己的語氣,保持平衡和善,讓受訪者感到親切、放松,產生與其交談的想法,若采用較為嚴肅、生硬的語氣則容易讓被采訪人員產生不舒服的感受,從而影響采訪效果。溫和的語氣則可以讓被采訪者卸下心防,主動講述事件過程和自己知道的信息,記者收集到的信息也更加全面。提問的問題要圍繞新聞事件主題,確定采訪的目的,保證問題的質量和針對性,將重點問題羅列出來。在采訪的過程中要問題進行精簡,不能過于啰嗦,否則容易讓被采訪者找不到重點,從事件主題和想要獲取信息的角度來設置問題,問題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使受訪者可以主動談論相關事件,從而獲得更加詳細的信息資料。
1.正面提問
記者在確定提問的目的和想要了解的內容后直接向被采訪者提出問題,具有快速、直接的特點。但是提問方式容易讓被采訪者感到冒犯,所以必須要在合適的場所通過合適的語言進行提問,常見于新聞發布會上。
2.迂回式提問
在面對一些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的采訪對象時會迂回式提問的方式,一般會先提出一些其他問題緩解被采訪者的情緒,制造良好的提問氛圍,與被采訪者建立信任關系后再慢慢引出相關問題。
3.引導式提問
對于一些發生時間比較久的事件或者面對不愿意配合的采訪對象時可以采用引導性提問的方式,先為被采訪者提供一些與新聞事件有關的信息,而后通過記者的合理引導來獲取更加深入的信息資料,在采用這種提問方式時需要新聞記者掌控好節奏,不能操之過急,以免讓被采訪者產生壓迫感。
4.假設性提問
在采訪過程中可以通過問題假設的方式來了解被采訪者的想法,這種假設性提問方式可以起到引路作用,在讓被采訪者產生興趣后提出采訪問題,方便獲取相關信息。
5.幽默式提問
一般在一些較為輕松的新聞事件采訪中可以通過詼諧幽默的方式來提出問題,能夠與被采訪者快速拉進關系,讓被采訪者主動透露相關信息,從而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下完成采訪任務。
結語:電視新聞報道的播出效果與記者提問以及獲得的信息資料有著密切關系,為了獲取更加細致、全面的價值信息,新聞記者在提問時一定要掌握相關提問藝術和提問技巧,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采訪方式,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較多有效信息,探尋事件真相。新聞記者要不斷學習新知識,完善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采訪能力和水平,通過實踐積累和反思進一步提升提問技巧,掌握提問的藝術性,保證電視新聞采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