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晶,周明芳,李維娜
(焦作大學,河南 焦作 454000)
在當今教育領域中,一場信息化的顛覆性變革正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著?;ヂ摼W以其快捷、高效和便于傳播等特點,在當今大學生群體的學習和生活中越來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快速成為大學生各科學習的好幫手。海量的學習資源、便捷的學習模式以及學生之間協同學習等全新的學習方式,使得互聯網+的教育模式深受高職高專學生的歡迎。高職英語專業聽力課程也應該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來適應這種變化。本文將以互聯網+為切入點,通過分析高職院校英語專業聽力課程教學現狀和問題,對高職英語專業學生在互聯網+背景下的聽力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由于教學任務重所給課時又少,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專業聽力課程仍然偏向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期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完成盡可能多的聽力練習和聽力任務。傳統的教學模式多以教師為中心,在聽力課堂上采取問題導入、播放材料、講解答案這樣單一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此外,受師資和課時限制的影響,很多高職院校多采取大班授課的模式。
大班授課的傳統教學模式雖然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了相對多的聽力練習和聽力任務,但從長期來看,卻對學生的聽力能力提高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使學生逐漸在挫敗感中失去了對英語聽力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其原因大體有三方面。
(1)學生的因素。高職院校的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夠扎實,詞匯量欠缺,英語文化背景知識不夠,學習積極性也不夠穩定,這些對聽力學習和聽力能力提高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2)教材的因素。對英語學習而言,語言材料的真實性和時代性都很重要,而在發展日新月異的大環境下,目前學生使用的教材多無法緊跟時代的腳步,不能緊跟英語改革的步伐;同時,針對于高職高專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聽力教材可選擇范圍也有限。
(3)教師的因素。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導入問題、播放材料、講解答案,多遍重復后,很多學生仍然聽不懂,但由于大班授課,教師無法顧及更多的學生,如果再缺乏相應的鼓勵和引導,學生很容易喪失信心,逐漸失去聽力學習的興趣。
由于高職英語聽力課程多為每周2~4課時,教師需要在16周內完成一本書或者半本書的授課任務,時間短任務緊,課堂上就很少有時間去向學生介紹或者講解英語國家的相關文化和發展歷史;而英語專業的英語國家文化等相關課程多開設在高年級,英語聽力課程一般開設在低年級,這樣就造成了英語專業低年級學生對文化知識了解不多甚至欠缺,很難融入到一個逼真的聽力環境中。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索課堂相關的西方文化知識,以圖文、音頻、視頻等形式播放,或者提前錄制好微課,讓學生課前預習;或者以學習任務的形式布置給學生在網絡上自己搜索相關知識,以小組為單位以音頻或者視頻等形式提交作業。比如,在Step by Step 1的第四單元Approaching Culture中有一部分是對不同國家不同節日的介紹,上課前可以先將學生分組,把任務分解到小組,讓學生自己在網上搜索相關節日的資料;課堂上播放這部分時,很多地方都可以迎刃而解了。這樣,借助互聯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文化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精選文化相關的電影推薦給學生或者課堂上以片段形式呈現,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到一個更加逼真的聽力環境中。比如,在講University Life一課時,可以截取美國電影《女男變錯身》中的片段來講解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對剛剛經歷過高考的大一新生來說,在學習了中美文化之間的差異的同時,也更好的融入了聽力環境。
英語文化知識的獲取對于英語聽力及英語水平的提高大有脾益,所以,對于英語專業低年級學生而言,盡早地引導其積極主動的獲取甚至普及英語文化知識很有必要,這樣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好的聽力環境。
對當代大學生而言,互聯網已經逐漸成為其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通過教師的多種嘗試和創新,各種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慕課、微課等都是很好的例子。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充分利用中國大學慕課網等資源,選擇生動有趣且可參與度高的聽力課件和聽力音頻視頻,靈活運用游戲法、電影片段模仿法、電影配音、小組合作學習法等創新的教學方式,在降低高職英語聽力課程學習難度的同時,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聽力練習的模式也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課本上的資料,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搜尋VOA、BBC等新聞網站,下載一些新聞視頻和音頻資料,學習各種時事的地道英文表達;英文歌曲也頗受青年人的青睞,通過學唱簡單的英文歌曲,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英語聽力能力的目的;比起課本上的聽力音頻,學生更推崇英文電影片段學習,英文電影片段可以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最多的注意力,當然,在觀看影視片段之前需要設置一定的任務,比如講解大意、片段模仿、聽關鍵詞、shadow reading等,以防觀看電影片段變成純粹的娛樂消遣。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比起一味地教授英語知識點,傳授提高英語聽力能力的技巧也更加有必要。比如,比起高中英語聽力,大學階段英語專業的聽力課程和考試會增加聽寫填空或者段落聽寫,那么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聽寫就更是個難關。在聽寫練習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先傳授攻克聽寫難關技巧,如第一遍聽大意、第二三遍動筆寫、第四遍檢查,并提醒檢查在諸如語法錯誤、拼寫錯誤、大小寫錯誤和標點錯誤等方面。此外,note-taking skills,shadow reading skills,listening for gist等都是不錯的聽力技巧,可以在課堂上講授相關方面聽力知識時適時地講解,并給予一定練習來加強鞏固。
然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課堂上傳授的聽力技巧雖然對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大有益處,但要想真正掌握,課堂上有限的鞏固練習是遠遠不夠的,此時,培養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必須保證學生每天有足夠的聽力輸入時間和輸入量,才能真正達到提高聽力水平的最終目的。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學生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海量的聽力學習資源,比如,下載“每日英語聽力”app,在手機上每天都可以聽到英語小說、英語故事、英語詩歌、英語考試訓練等大量英語聽力資料;下載“英語趣配音”app,可以每天打卡簽到,做shadow reading skills跟讀練習并模仿提高。此外,教師可以選擇學習平臺布置課下聽力任務的方式或者要求學生在手機軟件上每天打卡簽到等形式來督促學生,并通過數據分析統計學生的學習行為特征,及時調整聽力教學模式,更好地幫助學生融入逼真的英語世界從而逐漸提高英語聽力能力。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聽力教師可充分利用網絡普及英語國家文化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聽力環境,還可以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和聽力app等多種資源來豐富聽力教學和聽力練習模式,增強課堂趣味性;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課上課下兩手抓,課上傳授聽力技巧,并培養學生課下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提高英語聽力能力。但是,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對聽力教師的要求也更高;雖然課堂模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網絡資源也是多種多樣,但若要找到適合高職高專英語專業學生水平的聽力資源和教學模式,確實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比對和篩選;同時,在五花八門的網絡資源的誘惑下,如果學生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就會沉浸于各種資源而對學習任務的完成流于形式,對于高職高專英語聽力教師而言,也是一個挑戰,實踐之初必然需要大量監督和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