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緒友,尹曉蛟,閔 浩,白 琳,章 璐,秦武峰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0)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大冶市陳貴鎮設立了占地70 hm2的集生產經營、實習實訓、科學研究、大學生創業孵化和農林技術培訓為一體的具有區域性、行業示范性的林業職業教育綜合基地,為學校卓有成效地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基地秉持“生態立場,綠色發展”的理念, 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發展思路,著力打造基礎設施好、林業產業興、生態環境美、生活條件優、文明程度高、生態化管理的全國生態文明實踐教育示范基地。
基地在“多元發展、提質升級、綠色崛起、服務教學”的方針指引下,把學院基地規劃成“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水相連、旱能灌、澇能排、園成片、樹成林、花成海、景迷人”的湖北省農林類高職院校生態文明實踐教育示范基地。打造基地全面升級版,初步構建“一山一處景、一水一幅畫、一域一天地、一帶一風光”的基地大美格局。2018年,基地經多次與大冶市陳貴鎮人民政府磋商,成功引進當地政府百萬資金的溝渠硬化工程?;匾源藶槠鯔C,通過積極實施田間道路、 灌溉與排水、綠化與美化等工程措施,進行綜合整治,實現了基地大小溝渠縱橫交錯、排水通暢、灌溉便利的秀美田園畫卷的生態環境目標。基地緊連陳貴街區,陳貴城鎮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經過基地排水溝,給基地造成較大污染。2019年,隨著陳貴鎮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的上馬運行,基地實現了由“黑色印象” 向“綠色主題”轉型升級發展。
(1)百花園區。占地面積10000 m2, 綠地率72.8%,綠化覆蓋率83.1%,百花園內種植有連翹、黃金槐、蠟梅、梅花、雞冠花、杜鵑、桂花、紫玉蘭、紅葉李、美人蕉、格?;ā⒒鸺⒆限钡劝儆喾N觀賞植物10余萬株花苗,是基地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園區四季有花、一步一景、色塊鑲嵌,是實習實訓師生和周邊居民休閑、觀光、娛樂的好去處。
(2)標準化智能玻璃溫室區。又叫四季全天候—生產玻璃溫室,是一種在人類居住的區域不受當地的氣候水土條件限制而能實現作物生長生產的溫室大棚。占地面積1000 m2,配有軟件控制系統、內外部電動遮陽系統、內部電動保溫系統、側面保溫被系統、頂部天窗系統、補光系統等先進配置。該區四季生產蝴蝶蘭、富貴子、鐵皮石斛、繡球等各種名貴花卉,是基地對外展示的另一重要窗口。
(3)垂釣區?;負碛幸粋€占地4000 m2的池塘,該區規劃堅持“打名品牌,不斷提升垂釣的品質”,池塘放養優質鯽魚、羅非魚、大口鯰等;堅持“打綠品牌,實現垂釣品種的無公害化”,全面推行健康養殖。池塘內坡面規整利落,設有長條式的垂釣臺20個。
(4)樹木園區。占地面積50000 m2,各種優良樹種達300余種。該區物種高度豐富,既有各種綠化美化樹種如龍抓槐、紅果冬青、西府海棠、紅楓、樸樹、櫸樹、欒樹、紅千層等,又有各種藥用植物如銀杏、紅豆杉、喜樹、無患子等。既有珍稀樹種如金絲楠木、香榧、水杉等,又有本地特色鄉土樹種如對節白蠟、烏桕、五角楓、赤楠等。該區規劃堅持以植樹造景為主、喬灌花草合理配置、多樣與稀特相結合的原則,對稀有和名貴樹種實行掛牌保護。
(5) 林下多種經營示范區。規劃油茶林下種植黃精面積50000 m2,油茶既是重要的油料樹種,又是美麗的觀賞樹種,在鄂東南地區每年10月開白花或紅花。連片油茶花在冬天里綻放,成為冬天里一道耀眼亮麗的風景。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發展思路,在油茶園下大力發展立體生態產業。黃精是重要的藥用植物,喜生林下、灌叢或山坡陰處,因此,在油茶林下套種黃精,林下種養長短結合,守牢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把油茶產業鏈增粗拉長,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6)生態型經濟林示范區。規劃基地無公害綠色生態型經濟林示范區20000 m2,培育夏黑等高品質葡萄、柚子、碧桃、枇杷等水果。利用果樹防蟲網覆蓋栽培技術,推行經濟林生態經營,實施生態化管理,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干擾和破壞,增強生態服務功能,提高林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
謝斌[1]認為:生態化管理就是將生態規律引進管理學科,是生態學與管理學的有機結合,即在人本生態觀指導下的符合生態規律、體現生態精神的管理活動。胡芳[2]將生態化管理定義為:管理者依循組織成員發展和組織運行的內在規律性,在整體關聯、動態和諧生態思維的指導下,通過積極互動和共生合作等手段強化管理系統中各種關系的有益聯結,最終實現組織成員和組織的協同可持續發展。生態化管理一般有以下特征:①整體聯系性;②開放性;③動態平衡性;④互利共生性;⑤可持續發展性[3]。基地的生態化管理貫穿于生態文明實踐教育的全過程。
當以教育生態學的眼光去觀察基地生態文明實踐教育生態系統時,可以發現教育生態學中的限制因子、耐度定律與最適度原則、“花盆效應”、生態位原理等,都為提高生態文明實踐教育的實效性具有借鑒意義。
3.1.1 限制因子
生態學意義上的“限制因子”是指達到或者超過生物耐受度的因子,任何生態因子都可能成為限制因子。生態因子在不同情況下,有時是限制因子,有時是非限制因子,它可以相互轉化。在實踐教育管理中,要找出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限制因子,比如實習人數、師生關系、實踐條件等,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嚴重影響學生的實訓效果。要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解決,將限制因子轉化為非限制因子,促使基地生態管理系統向健康方向發展下去。
3.1.2 耐度與最適度
生物對每一種生態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當處于上限和下限之間時,生物就會發展較好,反之就會產生相反或消極的影響。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他們的成長經歷、飲食等生活習慣都不盡相同。構建生態型社會就是要深度構建人與自然共生共存、人與人平等共處的平等性價值觀,摒棄以征服自然和征服他人為目的的“非平等性”價值觀[4]。學生在基地實習實訓期間,能夠使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關系融洽、和諧相處?;乇M可能地優化改善飲食、住宿等條件,讓他們“水土相服”,給同學們創造一個比較寬松、和諧、舒適的學習環境。
3.1.3 花盆效應
生態學上將“花盆效應”也稱之為“局部生境效應”?;ㄅ枋且粋€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環境。它在空間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人工提供的適宜條件,在一段時間內,植物可以生長得很好。然而一旦離開人的精心呵護,它就經不起溫度的考驗,更加經不起風吹雨打了。生態文明實踐教育生態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學生接受的生態文明教育不是僅局限于基地范圍內,讓學生走進陳貴社區、街頭開展各種環境主題日活動和調查基地所在地陳貴鎮周邊的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情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探索精神。
3.1.4 生態位原理
生態位是用來描述一個物種在環境中所處的位置,它表示生態系統中每種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閾值。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生態位,處于同一生態位的教育生態個體之間必然存在競爭。競爭處理得當,就會培養一種你追我趕、奮發向上的學習氛圍,處理不當,就會產生自暴自棄等消極影響。但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在于具有自我調控能力,教師的責任就是挖掘學生的潛能,按照學生的生態位培養學生,學生要根據自身生態位確立正確的目標?;厣鷳B文明實踐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多樣,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生態位選擇性的學習。
奉行平等性價值觀,是實現社會生態化管理的價值認知保障[4]?;胤钚猩鷳B文明實踐教育生態系統中各群體之間、個體之間建立平等關系?;厥冀K堅持“以生為本、快樂教學”的理念。做到以生為本的前提是要有和諧的師生關系,摒棄“棍棒出孝子”“師徒如父子”和“嚴師出高徒”的傳統教育理念。在日常教學管理和生活中,基地要求每位老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研究學生、欣賞學生和改變自己,以平等的態度、高超的本領、健康的師生關系助力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5]。
生態化管理是管理中的最高境界。德魯貝克說:管理不只是一門學問,還應是一種文化,它有自己的價值觀、信仰、工具和語言。基地按照生態化、可持續化的管理思想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提倡自主管理和全員管理。堅持平等對話,注重人文關懷,充分尊重和保持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生態化管理中人人都是管理者,每個人都充分發揮潛能提升自己,營造基地生態和諧、互利共生的管理共同體[6]。
基地經過多年的經營建設,逐步成為引領全省、輻射周邊的示范基地。 開放性是生態文化的內在屬性之一,基地對外開放能很好地發揮示范和教育功能。基地現已成為湖北省林業系統干部培訓的參觀考察實習點,大冶市陳貴鎮各級有關領導的示范點,周邊居民的休閑點。把“實踐生態文明理念,樹立良好社會形象”作為基地的使命,把“體現先進性、示范性、體驗性、可復制性、可以讓公眾學習、參與的場所” 作為基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