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苗
(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湖北 荊州 434020)
近年來,一系列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文件密集發布,對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1]。《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國發[2019]4號) 和《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 + 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教職成[2019]6號)陸續出臺,我國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正式啟動和實施。
學生職業技能競賽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的助推器,促進高校賽學結合平臺逐漸形成并不斷完善,成為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加速器[2]。
《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中明確要求,率先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以及學生在國家級及以上競賽中獲得獎勵,是高職院校申報“雙高計劃”項目的硬性條件。而所有的改革最終都將落實到課程改革上,因此,如何實現“課證賽”融通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高職藥學專業學生畢業后職業面向包括化學原料藥生產、中藥飲片生產、藥物制劑生產、藥品檢驗、藥品調劑、藥品銷售和醫藥物流等,在校期間能夠參加中藥傳統技能競賽、全國食品藥品類職業院校“藥物制劑技術”專業技能大賽、全國食品藥品類職業院校“藥品檢測技術”專業技能大賽等獲取獎項提高技能水平,畢業后可考取藥物制劑工、中藥炮制工、藥物檢驗工、醫藥購銷員、中藥調劑員等相應的職業技能證書[3]。
職教改革新形勢下,當前高職院校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已不能滿足社會高水平人才需求。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教學內容不能快速響應行業發展需求;課程體系與技能競賽和職業技能證書沒有有機融合;課堂實踐教學過程沒能實現與企業實際工作過程對接;傳統教學模式不符合高職學生學習認知規律;教師的職業技能水平趕不上產業技術發展速度;教學評價體系不能有效反饋人才培養質量[4]。
3.1.1 促進產教融合,實現學習-實習-就業一體化
“X”職業技能證書有別于之前的職業資格證書,代表著對學生職業技能、知識、素養的強化,新技術、新技能、新工藝、新規范的補充,職業領域的拓展,職業能力的提高[5]。以往,學生在校期間技能水平的高低,只能通過學科成績和競賽成績來反應,覆蓋面小,不能根據每個學生所長指導實習、就業方向。而今后,無論是將“1+X”證書還是將技能競賽內容融入課程教學內容,都需要多方參與,深化產教融合,真正實現學習-實習-就業一體化。學科成績、技能競賽成績,以及“X”證書取得數量和種類,均可以反應學生在校期間技能水平、教師教學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
3.1.2 推進“三教”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要實施“1+X”證書制度,實現“課證賽”融通,必將需要教師、教材、教法的改革作為支撐。校企雙元育人、活頁式教材、項目化教學等,都將逐漸實現,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教材、教法的應用效果。教師應抓住職教改革的契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師教學能力競賽,借助各種教學平臺建設在線課程,通過“一課雙師”制度,不斷打磨課程教學設計和資源,提高教學效果。
3.1.3 構建“課證賽”結合平臺,提高學生技能水平
目前,很多高校在學生技能競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比賽與課程教學和技能認證脫節,導致覆蓋面小,只針對少數參賽選手,并未能實現所有學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另外,也導致比賽不能快速、科學、精準地確定參賽選手,降低備賽效率。構建“課證賽”結合平臺,可以解決以上問題,同時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和技能競賽成績。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藥學相關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夠在化學原料藥生產、中藥飲片生產、藥物制劑生產、藥品檢驗、藥品調劑、藥品銷售和醫藥物流等崗位,從事藥品生產、檢驗、管理、開發、經營等工作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3.3.1 推進專業群建設,優化課程體系結構
專業群建設是實施“1+X”證書制度的重要抓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的新要求。通過專業群建設,優化藥學及相關專業課程體系結構,實現底層共享、中層溝通、高層互選。既拓寬了學生就業時的選擇面,又能多方面拓展學生能力,體現專業特色。
3.3.2 對標典型工作任務,以證為綱以賽代課
職業教育“工學結合”的本質,實際上就是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將“X”證書中各個等級的內容和職業技能競賽內容作為學習范圍,確定典型工作任務,針對不同等級的要求,確定梯度的教學項目,再將項目教學法引入課堂,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以比賽的形勢完成學習任務(工作任務)。班級獲勝團隊再逐級參加校賽-市賽-省賽-國賽,同時學生逐級完成“X”證書中初級、中級、高級職業技能訓練。在教學過程中以證為綱、以賽代課,實現平臺共建、資源共享、能力互通。同時,擴大比賽覆蓋面的同時,強中選強,優中選優,更有利于提高學生技能競賽成績。
3.3.3 雙師雙元雙會育人,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施行“一課雙師”、“校企雙元”育人,鼓勵教師加入食品藥品行業協會、食品藥品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鼓勵校企共同組隊參加教師教學能力競賽和學生職業技能競賽,加強與企業技術專家和人力專家的溝通交流,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3.3.4 證書競賽學分替換,打通升本就業渠道
制定《“課證賽”融通人才培養學分替換實施辦法》,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技能競賽和“1+X”職業技能等級考試,獲取各個級別的獲獎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采用學分替換的方法,讓學生免修對應的課程,課程成績按比賽成績和證書等級進行折算,升本實習就業免試的機會通過證書級別和數量來進行評定,實現學歷證書與比賽獲獎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實施辦法的制定需要多院校多企業參與,打通學習-升學-就業一體化渠道。
目前,高等職業教育基本采用畢業證書的形式認定學習者學習效果。但并不能反映出學生具有什么樣的專業技能水平、適合哪個細分行業、能夠勝任什么樣的職級崗位工作。對人才培養模式的評價也基本采用總就業率、升學率來判定,無法真正衡量培養出的技術技能人才的水平,不能滿足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6]。因此,將取證率地高低、技能比賽成績、升本率、企業滿意度、畢業生崗位勝任度等作為評價人才培養質量的綜合指標更標準、更科學、更合理。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及產業結構的持續優化,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職業教育由就業教育轉變為生涯教育,成為緩解當前就業壓力、解決技能人才短缺、提高就業質量的重要戰略之舉。從2019年開始,“1+X”證書制度被大力推廣,第一批、第二批試點相繼確定,相信很快就會確定第三批、第四批,藥學專業相關職業技能證書國家標準和培訓體系也將得到提高、統一和規范。“課證賽”融合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能夠把人才培養、課程教學、職業技能標準、職業技能競賽進行有機融合,有利于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