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明
重慶市萬州區白羊鎮農業服務中心
花生在進入生長中后期時,就會開始下針、結果、成熟等,在這個時期內,花生消耗土壤中的肥料營養量很大,如果這時有缺肥癥狀,花生植株就會生長發育不良,造成結果較少、空殼較多、產量較低、經濟效益差等后果。所以,為了滿足花生營養需求,保持正常生長狀態,必須在生長中后期進行葉面施肥。據試驗測產表明:在花生生長中后期對葉面進行施肥,一般能增產7%~10%,最高增產可達20%以上。現就花生中后期缺肥癥狀及葉面施肥技術介紹如下。
在花生的種植地塊,如果土壤瘦薄、有機質少、氮肥未施足,就會導致缺氮肥癥狀。花生缺氮肥時,表現為葉片發黃,發黃的葉片先從植株基部開始,然后逐漸向上部發展,嚴重時,會使整株葉片變黃;植株矮小,分枝較少,枝稈纖細;深入土壤中的側根較少,根瘤較小;植株上開花和結果數量很少,果實半空殼和空殼較多,產量嚴重下降。
在花生的種植地塊,如果磷肥施用數量不足和氣溫較低等,都會導致缺磷癥狀。特別是我國長江中下游土壤,大多是紅、黃土壤,磷元素含量很少,普遍存在缺磷現象。花生缺磷肥時,表現為植株矮小,生長緩慢,根系較少并且纖細,分枝較小并且節間短,葉片邊緣向上卷起并且無光澤,植株基莖部位變為紅色,果實成熟時期延長,病蟲害較多,抗逆性差,果實半空殼和空殼較多。
花生在生長過程中,需要鉀元素量最多,當土壤缺鉀時,則不能滿足花生正常生長鉀量需求,主要原因是施用鉀肥數量不足。花生缺鉀肥時,表現為植株矮小,根系纖細并且數量較少,分枝短而且較少,葉片較小而且簇生,特別是植株下部葉片,葉脈間出現斑駁,嚴重時,葉色漸漸褪綠,葉脈出現褐色壞死,老葉片上出現黑褐色的圓斑,植株倒伏嚴重,果實空殼和半空殼較多。
硼肥,不但是提高花生蛋白含量的重要肥料,而且也是提高花生果實率和飽滿度的重要肥料。據試驗檢測:生產1000千克花生果實,需要在土壤中吸收44克硼元素,才能達到理想的花生產量。在偏酸或偏堿較高的花生種植地塊,極易出現缺硼現象,花生缺硼肥時,表現為花生結果率低,半空殼率和空殼率較高,花生米仁空心率高,蛋白質含量低,商品性很差,經濟效益很差。空心的花生米仁,如果種植戶播種后,就會出現發芽率很低,植株生長緩慢,分枝較多而且細小,開花和結果率很低,甚至有部分花生不開花、不結果,有部分植株慢慢枯黃而死亡。
鉬肥,不但是提高花生根瘤菌和固氮能力的重要肥料,而且也能提高土壤中的磷元素使用效果。所以,對花生合理施用鉬肥,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的鐵、銅、錳等離子對花生的毒害,保證花生植株健康生長,提高植株的綠素含量,使葉片增綠增厚,對提高花生產量作用重大。花生缺鉬肥時,表現為植株矮小,根瘤菌數量少,固氮能力低,根系生長不良,葉片成畸形,漸漸失綠變薄,葉面有很多小斑點,基部老葉片變成涂蠟狀態。
對花生葉面噴施氮肥時,在生長中后期進行,方法是:用尿素500克/畝,兌水50千克稀釋后,再用機動噴霧器噴施在花生葉面上,每隔9~10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兩次,即可滿足花生生長氮元素需要。須注意的是,花生不缺氮肥時,不能噴施氮肥液,否則,會使花生植株出現徒長,倒伏嚴重,造成開花少、結果少、產量低等后果。
對花生葉面噴施磷肥時,在生長中后期進行,方法是:用過磷酸鈣1.5千克/畝,兌水60千克,充分攪拌,浸泡24小時,然后取出澄清溶液,用機動噴霧器噴施在花生葉面上,每隔7~8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兩次,即可滿足花生生長磷元素需要。
對花生葉面噴施鉀肥時,在生長中后期進行,方法是:用草木灰4千克/畝,兌水50千克,充分攪拌,浸泡15小時,用紗布過濾后,取溶液用機動噴霧器噴施在花生葉面上,或用硫酸鉀1千克/畝,兌水50千克稀釋后,用機動噴霧器噴施在花生葉面上即可。
對花生葉面噴施氮肥、磷肥時,在生長中后期進行,方法是:用尿素500克/畝+過磷酸鈣1千克/畝,兌水50千克,充分攪拌,然后浸泡24小時,取澄清溶液,用機動噴霧器噴施在花生葉面上,每隔10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兩次即可。
對花生噴施硼肥時,在生長中后期進行,方法是:用0.25%硼砂液,使用量為55千克/畝,用機動噴霧器噴施在花生葉面上,每隔8~9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兩次。須注意的是,硼砂先用溫熱水充分溶解,然后倒入清水中攪拌均勻,即可開始噴施葉面。
對花生噴施鉬肥時,在生長中后期進行,方法是:用0.1%鉬酸銨溶液,使用量為45千克/畝,用機動噴霧器噴施在花生葉面上,每隔7~8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兩次,或在花生苗期和下針期各噴施一次,即可滿足花生生長鉬元素需要。
此外,不管花生脫肥與否,都可在花生生長中后期,噴施0.25%磷酸二氫鉀溶液,使用量為55千克/畝,每隔8~10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兩次,能有效提高花生抗逆能力,提高花生果仁飽滿度,提高品質和產量。
花生葉面施肥,要根據花生種植地塊實際肥力和花生長勢情況,靈活施用,一般在花生剛出現脫肥癥狀時,就可噴施葉面肥,這樣效果很好,如果在脫肥癥狀嚴重時,才進行葉面噴施,效果和作用可能很差,所以,花生葉面施肥時間一定要掌握好,這是花生高產的關鍵技術。在花生葉面施肥中,除噴施磷酸二氫鉀肥液以外,其他營養元素都不缺乏時,一般都不需噴施葉面肥。
如果是下雨天氣,不要葉面施肥,否則,噴施的肥液被淋失,不會產生施肥效果;如果是大風天氣,也不要葉面施肥,否則,噴霧的霧滴被吹散,附著在花生葉面上的肥液量不足,施用效果極差;在高溫天氣中午,也不要葉面施肥,否則,會使花生在高溫環境下產生肥害。葉面施肥最佳天氣和時間是在無風的晴天、陰天露水干后、上午8—9時、下午4—5時。如果葉面施肥后,接著下大雨,肥液被淋失,應等雨停止和葉面水滴干后,再補噴施一次,確保葉面施肥效果。
花生葉面施肥時,先將噴頭向上,對準葉片背面噴施,然后將噴頭向下,對準葉片正面噴施,要均勻、全面,葉面正反兩面都要噴施到,一個部位都不能少,只有這樣全面、均勻,增大花生葉片接收肥液面積,才能保證葉面施肥最佳效果,達到花生增產目的。
如果肥液濃度過高,會使花生產生肥害,不但起不到增產效果,而且還會導致花生落葉、落花、不結果等后果,肥害嚴重時,花生植株還會枯死;如果肥液濃度過低,葉面噴施后效果可能很差,或根本起不到施肥效果。所以,噴施的肥液濃度一定要掌握好,例如: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肥液時,濃度保持在0.3%~0.5%;噴施過磷酸鈣浸出液時,濃度保持在2%~3%;噴施硼砂肥液時,濃度控制在0.2%~0.3%;噴施鉬酸銨肥液時,濃度保持在0.1%以內,才能保證葉面施肥效果。
一般情況下,花生在脫肥期間,植株矮小瘦弱,最容易感染病害,所以,為了施肥和防治病害工作兩不誤,在花生葉面施肥時,將殺菌劑(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說明書要求,添加在肥液中,一起對花生葉面進行噴施,既可防治病害,又可增加花生營養元素,使花生在健康環境中正常生長,獲得高產,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