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張光直先生的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理論

2021-11-27 15:37:26
殷都學刊 2021年4期
關鍵詞:文明

印 群

(中國社會科學院 考古研究所,北京 100101)

原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張光直(1)張光直教授1931年出生于北京,1954 年他從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畢業,于1960 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在耶魯大學擔任教授長達16年,并在1977年應邀回到哈佛大學任教,從1981年到1984年兼任人類學系系主任,1985 年至 1988年,他兼任哈佛東亞咨詢委員會主席。他榮膺美國國家科學院與美國人文科學院院士,是百年來華人之首任。(張鳳:《懷念張光直教授》,《尋根》2001年第2期)。教授(1931—2001)是蜚聲海內外的考古學家,有海外中國考古學第一人之稱,他關于古代中國考古學的研究在學術界頗具影響力。張光直先生一直注重對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尤其是到了晚年,他不但繼續進行該方面的研究,而且對其關于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理論予以了較全面的深化,建立起完善且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

一、以考古資料為基礎的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理論

美國人類學家克拉克洪是首位給文明的誕生劃線者,他指出作為一個古代文明,只要具備了以下三項標準中的兩項即可達標,這三項里有文字、居民在5000以上的有高墻圍繞的城市、復雜的禮儀中心。(2)陳星燦:《文明諸因素的起源與文明時代—兼論紅山文化還沒有進入文明時代》,《考古》1987年第5期。與之不同的是,張光直先生從文明要素的諸多方面論證了中國古代文明起源中各要素的重要作用,總體闡述如下:

古代文明通常是以文字、廣闊的城市中心、先進的青銅冶煉及高度集權政治國家來劃分的。在古代中國,這些文明的因素在公元前3000年期間出現,至公元前兩千年則達到了成熟。(3)張光直:《宗教祭祀與王權》,《華夏考古》1996年第3期。

文字、青銅器和城市這些重要成分的出現作為標志,有助于在歷史發展之程序中辨認其發展階段。(4)張光直:《論中國文明的起源》,《文物》2004年第1期。

中國文明的中心區域就是中國(文化)互動圈,在該互動圈基礎上,特別是在該互動圈中心,中國古代文明就可以在中國的考古資料里清晰地見到,這即是文明之起源,或是階級社會之起源(5)張光直:《一個美國人類學家看中國考古學的一些重要問題》,《華夏考古》1995年第1期。。

談文明的動力就是談一個社會積累、集中及炫示其財富的方式和特征,即是談其各種成分(例如文字、青銅器與城市等)。中國考古學上所表現出來的文明動力便是政治和財富之結合。(6)張光直:《論中國文明的起源》,《文物》2004年第1期。

中國最早城市之特征是作為政治權力的工具和象征,而并非經濟起飛之結果。(7)張光直:《關于中國初期城市這個概念》,《文物》1985年第2期。

在中國這一類文明里面,作為文明產生之必要因素,財富積蓄與集中的法則是什么?在考古學上文明所表現出的財富集中幾乎全是靠生產勞動力的增加才造成的,也就是靠政治性措施而造成的。(8)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見《中國青銅時代》,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關于其財富的積累與集中是可以量化的,能夠在考古遺址中找到積累與集中的實證(9)陳星燦:《中國考古向何處去—張光直先生訪談錄》,《華夏考古》1996年第1期。。

從關于文明誕生的具體內容來看,顯然張光直先生對古代文明的界定比克拉克洪的更具體而嚴格,尤其是關于先進的青銅冶煉與高度集權政治國家這些文明要素在古代中國文明起源中不可替代之作用的論述,青銅冶煉是中國古代夏商周時期的高科技領域,夏商周時期大量氣勢雄渾的青銅器是中國古代文明中的奇葩,而且由下文可知,神權政治(巫覡)在古代高度集權政治國家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古代最早城市的特點就是作為政治權力的工具和象征,作為文明產生的必要因素,財富的積蓄與集中不僅可以量化,還能夠在考古遺存中找到財富積累與集中的實證,所以在張光直先生對古代文明的界定中,考古資料的實證性也更強。

二、張光直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理論的重要特征

張先生對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各要素的研究,有一個較為明顯的特征,即十分重視青銅器的用途與地位,同時也非常強調巫覡的作用。他認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生產工具、生產技術跟文明產生以前的生產工具、技術相比,并無本質上的變化。中國青銅時代的一個頗為重要之特征,即是青銅器沒有使用在生產技術上,青銅農具即便是有的話,亦是非常稀少的。(10)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第488頁。他強調中國古代文明中的文明與國家政權以及神權政治(巫覡)之間的密切關聯,并從中國古代文明的諸多方面論證了由巫覡所主持的祭祀活動及巫覡本身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他這方面的論述在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諸多理論中是頗為罕見的。他關于青銅器與巫覡在古代文明起源中作用主要有如下論述:

(一)青銅器在中國古代文明形成中的作用

1.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基本是禮器與兵器,據有九鼎是獨占通天手段的象征。

中國古代的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基本上是禮器和兵器,農業生產工具基本上仍是石、木、骨器,與龍山文化時期無大的差別,所以夏商周時期文明的發展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關系不大,其財富的增加主要是勞動力的增加,或者是對既有勞動人口更有效的經營與管理,(11)張光直:《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中國考古學論文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第336頁。勞動力增加的途徑之一是發動戰爭以掠奪人口,發動戰爭除了需要青銅兵器之外,還要與由巫覡主持的有青銅禮器等法器在內的祭祀活動相聯系。社會財富在絕對程度上的累積是文明之基礎。另一方面,光有社會財富的絕對累積尚不夠,還需要有財富的相對集中才行。占有中國古代藝術品的人也就占有了溝通天地之手段,即是掌握了服務于古代政權的工具。古代的王朝占有了九鼎,也就象征著獨占了通天的手段。(12)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第494頁。通過青銅器上面的動物圖像能夠使人與天地相溝通,占有青銅器者即成為合法統治者。因為金屬的匱乏和在采礦、熔煉及鑄造中所遇到的困難,也使得青銅器在諸象征物里取得了至上地位(13)張光直著,印群譯:《古代中國考古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作為通天工具之一的藝術在政治權力的獲得和鞏固上所起的作用是能夠與戈戟、刑法、戰車等統治工具相比的。古代藝術在政治方面之重要性,從關于九鼎遷移的傳說上就可以看得最清楚了。(14)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增訂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第104頁。

2.在中國古代文明中,青銅器是獲取與維持政權的主要工具,也成為中國古代文明所出現的關鍵。

中國古代文明是以青銅器為特征的,這是由于在巫教環境下,中國古代青銅器是獲得與維持政權的主要工具。(15)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第494頁。青銅容器在制作程序上的復雜性以及人力財力的管理和耗費,都遠遠超過龍山時代的玉器,它們與玉器一樣,皆被王室貴族控制和獨占。大禹時期所鑄造的九件大銅鼎成了政權合法性之象征。中國古代青銅器的突出特征是在于其應用,它們幾乎很少被用于農業生產或者農業灌溉,而主要被鑄造成了各種造型的禮器與兵器,被用于祭祀以及戰爭,也就是和維護王權的政治、宗教與軍事活動等關系密切,即作為王權不可分離之兩大因素的祭祀和戰爭,成為中國古代文明出現之關鍵。(16)張光直:《宗教祭祀與王權》,《華夏考古》1996年第3期。

3.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是助理巫覡溝通天地的各種動物在青銅禮器上面的形象,其動物紋樣是成雙成對的。

有若干的動物是幫助巫覡溝通天地的,其形象在古代便鑄于青銅彝器上面,從所謂“鑄鼎象物”,就可以逐步了解:幫助巫覡溝通天地的一些特殊的動物,至少有一些即是祭祀犧牲之動物。用動物來供祭亦就是使用動物以幫助巫覡去通上下、通民神乃至通天地的一種具體的方式。商周青銅器上面的動物紋樣是幫助巫覡溝通天地的各種動物在青銅禮器上的形象。我們把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當作巫覡溝通天地工作的一部分的工具,該說法完全能夠圓滿地說明動物紋樣的“兩龍”現象,在王室分成了兩組的情況下,王室祖先在另一個世界中自然亦遵守著類似的排列規則,所以巫覡在為王室服務所做的溝通天地之工作上也得左右兼顧,其動物助理亦即產生了成雙成對的需要。(17)張光直:《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2期。

4.夏商周三代都城屢變之原因是以追尋青銅礦源為主要因素。

這個問題的焦點是在于三代政治斗爭中青銅器的中心地位,青銅器在當時政治權力斗爭上是必要的手段,若無銅錫礦,三代朝廷也就沒有了青銅器。三代“圣都不變,緣故容易推斷;而俗都屢變,則以追尋青銅礦源為主要的因素”。(18)張光直:《關于中國初期城市這個概念》,《文物》1985年第2期。

(二)巫覡在中國古代文明形成中的作用

1.中國現存的最早文字多是與占卜祭祀相關的,文字是由巫覡獨占的知識。

甲骨文通常是刻在用來占卜的牛肩胛骨與龜甲之上的,而刻字甲骨一般皆是為殷王占卜用的。除甲骨文之外,考古所發現的殷商文字僅有鑄刻于青銅器上面的銘文,其內容通常都是記錄商王和他的諸侯大臣賜賞禮物的各種場合。因此,我們可以說現存的中國最早文字多是與占卜祭祀相關的,而且是專門用來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文字是被巫覡所獨占的知識。(19)張光直:《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第380-396頁。

2.仰韶時期薩滿教的證據是世界薩滿教歷史上最早的表現形式之一,巫的職務在于通天地。

仰韶文化時期的農村里已有了巫師的可能性非常大,仰韶文化的人面魚紋很可能畫的就是一個巫師,這位掌管祈漁祭者,被畫在用于盛魚或者祈漁祭的器皿里。仰韶文化社會里無疑是有巫覡人物的。巫師的任務就是通人神、通天地,有時候他們還兼具陰陽兩性的份。有動物作為巫師升天入地的工作助手,這些動物已知有龍、虎及鹿。仰韶文化的藝術里有巫師乘龍上天之形象,還表現出來了巫師骨架化現象,其葬禮存在著再生的觀念;仰韶文化巫師的作業中有舞蹈。上述諸特征在實質上與近現代原始民族中常見的巫覡宗教或者稱薩滿教是相符的,仰韶時期薩滿教的證據是世界薩滿教歷史上有充足證據表現的最早的形式之一。(20)張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覡資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3期。巫術與儀式及祭祀所存在的密切關系是很明顯的。通過考古學來證實巫術的獨占或者集中的方式之一就是觀察在考古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哪個階段出現了儀式祭祀用具集中或者獨占的現象。關于這一點,中國考古學上已經發現了很清楚的材料。上文已述,仰韶時期有許多關于巫覡的資料,可是這些材料尚無集中的現象。在龍山文化的遺址中無疑看到了兩種新現象:與祭祀儀式相關的遺物數量與種類皆有極為明顯的增加,同時這類遺物在墓葬中存在著清楚地集中于“大人物”墓葬里的強烈傾向。(21)張光直:《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第380—396頁。商王室的人可能皆為巫,或者至少皆有巫的本領。巫的職務是在于通天(圓)地(方)。以通天地或者貫方圓為主要職務的古代神巫可以以玉器里的琮作為最明顯的一個象征。玉琮最流行于公元前2000年至前3000年的東海岸的良渚文化。近來學者也找到了關于殷人筮卜的證據。由此看來甲骨卜與筮卜皆是殷代巫師通神之方式。在殷商的巫術系統里,人和動物之間的關系尤其值得關注。動物作為巫師的親昵伙伴,也是巫師作法時的助理。(22)張光直:《商代的巫與巫術》,見《中國青銅時代》,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第290頁。包括山東龍山文化及南方的良渚文化在內的東海岸的龍山文化,發現了許多玉制法器,從這些資料來考察,龍山時代已存在巫性美術集中的傾向,至三代時期便達到了集中的高潮。(23)張光直:《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第380-396頁。

3.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興起的問題,薩滿教的強烈壟斷使得只有那些高高在上者才能與祖先及神靈溝通,而這恰是一個關鍵。

關于中國古代文明之興起,薩滿教的強烈壟斷是關鍵,它使得只有那些高高在上者和當權者才能跟祖先及神靈溝通。由此方能有見識,方能掌握統治權。因此,在中國古代,占有藝術品就是執掌了政權。這些藝術品其自身的藝術價值是頗為珍貴的,但由于其所具有的溝通神靈之作用,它們就變得更加寶貴了,這是它們如此重要的原因所在。中國古代國家與國家正統性之象征是所謂九鼎,這并非是巧合。(24)張光直著,印群譯:《古代中國考古學》,第430-432頁。商代巫術所用的法器有明證可據者還包括玉器。據《史記·殷本紀》載,武王伐紂時,商紂王兵敗后,“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所以,殷人有用玉器環身以赴火之儀式。酒喝多了亦會有利于幻象的產生。商代青銅器里酒器的數量與種類之多,其中就有盛酒器、溫酒器及飲酒器,表明在祭祀時酒不僅是飲用的,并且較為重要。商代考古遺物里可定為樂器的頗多。(25)張光直:《商代的巫與巫術》,第288頁。商周青銅禮器中酒器數量和種類頗多,周公在《尚書·酒誥》里,雖以商人嗜酒為戒,卻又一再強調,“你們要喝酒,只能在祭祀時喝”,即祭祀的時候不僅可以喝酒,并且應該喝;這跟禮器中酒器之多是相符合的??磥碓诩漓霑r仍可飲酒的是巫覡,飲酒的一個目的就非常可能是提高巫覡的精神狀態,以便于與神界溝通。強調古代藝術實用的一面,也就是作為巫覡之通天工具的這一面。(26)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增訂本),第91-99頁。

4.中國古代文明更顯著的特色之一,即是在其政治權力的獲取和增加上,“巫”這類人物及其作業要發揮極大的作用。

從史前至文明時代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連續性體現于宗族制度。在中國古代文明社會中,宗族制度是階級分化與財富集中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古代中國青銅器等于是古代中國的政治權力工具,貫通天地是古代中國宇宙觀中一個最重要的動力與焦點。這種“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把宇宙分成了不同的層次。古代宗教及儀式的主要任務是使活人能貫通不同層次,能夠上天入地,巫的任務即是執行該業務。古代中國的藝術品即是巫師法器。這樣巫教、巫師和政權之關系便非常清楚了。(27)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第493頁。考古學上最要緊的便是各種的藝術品,也就是有關法器之表現。占有法器即是執掌政權的一個重要手段,亦即掌握藝術品就是占有政治權力的象征。(28)張光直:《商代的巫與巫術》,第290頁。王帝不僅掌握著各地方國之自然資源,并且掌管各地方國的通天工具,就像是掌握著最多且最有力的兵器似的,象征著掌有大勢大力。“鑄鼎象物”是制作通天的工具,那么掌握了鑄鼎的原料即銅礦錫礦亦即是從根本上掌握了通天工具。因此,九鼎不只象征著通天的權力,并且象征了制作通天工具的原料及技術獨占,亦即是來自于對古代中國藝術的獨占。因此,改朝換代時,不僅轉移政治權力,并且也轉移古代中國藝術品精華。所謂九鼎不過是古代藝術之頂端而已。(29)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增訂本),第106頁。古代中國文明更顯著的特色之一,就是在其政治權力的獲取和增加上,“巫”這類人物及其作業與所代表的宇宙觀要發揮極大的作用。(30)張光直:《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第380-396頁。

5.統治階級亦可稱通天階級,包括具有通天本事的巫覡和擁有巫覡也就是擁有了通天手段的王帝。

占有通達祖神意旨的手段者就有進行統治的資格。統治階級亦可被稱為通天階級,包括具有通天本領的巫覡及擁有巫覡也就是擁有通天途徑的王帝。(31)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增訂本),第104頁。至殷商時期,巫師和王室的結合已經趨于完備??墒?,天地之貫通是僅有王室才能夠獨占的權利,因此,巫術也與戰車、刑具、城郭等一樣都是統治階級進行統治的工具。(32)張光直:《商代的巫與巫術》,第270頁。

6.在巫教的環境里,古代中國青銅器是獲得與維持政權的主要工具,中國文明、瑪雅文明及其他很多的文明代表古代一個基層之進一步的發展。在此基層上發展而來的文明,皆是連續性的文明。

古代中國文明為什么是以青銅器為特點?這是由于在巫教環境內,古代中國青銅器是獲得及維持政治權力之主要工具。在中國以及中國這一類文明里,產生文明的必要因素,積蓄與集中財富的法則又是什么呢?第一,該文明在考古學上所表現出來的財富集中并非借生產技術與貿易的革新之類,而幾乎全都是靠生產勞動力的增加才造成的,也就是靠政治性措施而造成的。第二,作為政治程序占優勢地位這一項事實之重要的表現是古代貿易的屬性。在這樣的社會內,貿易之主要對象是和政治相關的物資,而戰略性物資流通是以戰爭的形式才實現的。第三,因為財富之集中是借政治程序(也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而并非借技術與商業的程序(也就是人和自然的關系)造成的,所以我們即可稱這類文明是連續性的文明。第四,實際上現有宇宙觀與社會體系為政治提供了操縱工具,操縱之關鍵是在于社會及經濟的分層。在古代中國,可資證明的這種分層的表現有三個:其一為宗族分支;其二為聚落等級體系,它導致了城市與國家之形成;其三為巫師階層及巫教法器之獨占,包括了美術品的獨占。該現象是中國古代文明產生的特點。這些最重要之特征與古代中國青銅器所屬的巫教特點頗為相似。中國文明、瑪雅文明以及其他很多文明代表古代一個基層之進一步發展。在此基層上發展而來的文明,皆是連續性文明。在屬于這些文明的城市、國家產生的過程之中,政治的程序(而不是技術、貿易程序)皆是主要動力。(33)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第496頁。

7.對祭祀的壟斷,反映了統治者對神的世界及人間社會所顯示出的智慧的獨占權。祭祀大典便成了統治者的專利。

對文明之出現最具說服力的就是與宗教祭祀相關的標志圖案與符號,以此彰顯了一些權力。從龍山文化開始,用來打仗的兵器與用來祭祀的禮器,皆被統治者壟斷及獨占。顯然那些擁有兵器及禮器越多的首領們,對于生活資源的支配權也越大,就表現得更為強大。占有禮器對于權力的積聚與鞏固,會產生更重大的影響。在禮器上使用某些富有神秘色彩的裝飾藝術,被想像成祭祀者可獲得與上帝及祖先相接近的途徑。對祭祀的壟斷,反映了統治者對于神的世界及人間社會所顯示出來的智慧的獨占權。祭祀大典就成了統治者的專利。所有這些皆是祭祀所用之禮器或者藝術品。這些禮器與藝術品似乎皆由“黎”和“重”這樣的巫師們所掌管,他們掌控著通往天堂之路,且以此維護似乎來自神授的王權統治。(34)張光直:《宗教祭祀與王權》,《華夏考古》1996年第3期。

8.從龍山開始直至三代在考古學上看出來的最重要的一個變化是社會權力的集中,有系列的象征物等級,象征物也就是作儀式的法器。

社會權力之集中,這是從龍山伊始直到三代最重要的一個在考古學上看得出來的變化,有一連串的系列象征物等級。象征物就是法器,也就是作儀式的法器。這很重要的一個變化,即是在社會權力之集中上面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便是對升天權力的獨占。也就是美術品和統治階級之間的結合,亦即統治階級對于美術品的獨占。美術品之主要目的便是用于法器,即巫師做巫術所用的法器。在古代,巫師享有很高的地位。通天地的巫是把祖先與神的消息帶給了人,而把人的消息及請求帶給了祖先。(35)張光直:《一個美國人類學家看中國考古學的一些重要問題》,《華夏考古》1995年第1期。

三、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理論深化過程的分析

1960 年,張光直先生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從20世紀60年代直到90年代,其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問題的學術研究經歷了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偟膩砜?,他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及其以前)屬于初創期、至70—80年代為成熟期、到90年代則是深化期,以下即按此次序分別予以敘述。

(一)初創期(20世紀60年代及其以前)

在該時期,作為年輕學者的張光直先生所發表的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學術文章主要有《商周神話與美術中所見人與動物關系之演變》(36)張光直:《商周神話與美術中所見人與動物關系之演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63年第16期。、《商周神話之分類》(37)張光直:《商周神話之分類》,《(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62年第14期。等,其中在文明起源方面影響較大的文章以《商周神話與美術中所見人與動物關系之演變》為代表。以下是對該文中有關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主要觀點之歸納及引用:

1.商周時期的美術大致是以動物形作為支配紋樣的美術,商周早期,神奇的動物具有相當大的支配性神力, 商代占卜是借助動物的骨甲作為媒介而與逝去的祖先溝通消息,“在殷周之早期,生人可以借動物的骨質之助而與死者通達消息”。

2.親族關系是能夠直接決定了政治地位的一大要素,在商周時期,社會地位的分化有很大一部分是以親族制度作為直接基礎,“上層階級本身又分為政治地位相差異的集團,而這些集團之構成亦基于親族制度。從這方面來看,諸公室之權力爭奪乃是親族群之間的爭斗”。

3.《國語》所載的《重黎》絕天地通故事和古代的骨卜,表明商周早期人的世界與神祖的世界之溝通大多憑借薩滿或教士的“神通”,“結論謂巫覡常為生死世界的溝通媒介,而動物常為其助手”。

4.中國古代禮樂青銅器當時顯然是用于祖先崇拜的儀式,并與死后去參加到祖先行列的人一起埋掉。因此,這些青銅器上裝飾著作為人的世界與祖先及神的世界之溝通的媒介的神話般的動物紋飾,“在商人的世界觀里,神的世界與祖先的世界之間的差別,幾乎微到不足道的程度”。

(二)成熟期(20世紀70—80年代)

進入20世紀70—80年代,張光直先生在學術上進入了較為成熟的時期,在70年代初,他步入了不惑之年,進入這個年齡段通常意味著社會閱歷已較為豐富,且年富力強,是學術研究的黃金時段,另外,從70年代末期開始,中國大陸逐步開始了改革開放,隨著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大,張光直先生與中國大陸學術界同行們的交流也日益增多,他到大陸多次講學并進行學術考察,較有代表性的如1984年他到北京大學考古系和山東大學考古專業所做的多場講演(38)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增訂本),第1-3頁。以及到山東濟南大辛莊遺址考古發掘現場等地所進行的學術考察(39)筆者有幸在山東濟南大辛莊考古工地見到了張光直先生并聆聽了他在山東大學考古專業所做的講演。,在諸如此類的交流過程中,他這位在青年時代即赴美留學的海外游子對中國社會的認識也會逐步加深。關于張先生20世紀70—80年代對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問題的學術研究,可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即前段(20世紀70年代)和后段(20世紀80年代)。

1.20世紀70年代(前段)

在70年代,他關于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的著作以完成于1978年的《商文明》(40)張光直著,張良仁譯:《商文明》,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為代表作。該書的第三章(第七節)“祭祀”及(第八節)“王權的象征”等體現了該時期張光直先生對于中國古代文明的基本觀點。以下是對該書中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主要觀點的歸納及引用:

(1)商代宗教與其國家起源及合法化不可避免地纏結到了一起。商王之祖先能夠代向“帝”求情并賜福,而商王又能與祖先相互溝通。所以,對先祖的崇拜與祭祀就能夠為商王的神權政治統治提供心理及精神上的強力支持。商王之一切權力皆來自于神權政治,占卜不但是其他所有祭祀的基礎,并且亦為其他所有活動之前奏曲。商的祖先是通過卜甲與卜骨向商王傳達信息,商王亦由此得出準確的預判。

(2)權力的標志物中的每一項皆帶有以往某些政治制度的歷史的影子,使得后來者對其的占有與使用體現出了權威之轉換,使后來統治者合法化地擁有了至尊的地位。

(3)《左傳·宣公三年》所載的有關青銅禮器為王權象征物之表現最明顯,即“桀有昏德,鼎遷于商……商紂暴虐,鼎遷于周?!蓖ㄟ^“九鼎”遷移的記載,反映出這個代表了當時最高統治地位的象征物很可能指的就是那些最受敬重的成套的青銅禮器。

(4)若把這些藝術和其潛在的宗教觀念結合起來予以考慮,在關于商人的神話故事里,所有動物皆是作為商王和其祖先相互溝通之重要媒介而出現,而肩胛骨與龜甲則在二者的溝通過程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2. 20世紀60年代與70年代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學術觀點之對比

關于張先生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之學術觀點的對比,這里例舉如下:

(1)在60年代的著述中,張先生從形式上注意到了商周時期的美術以動物形作為支配紋樣,而到了70年代,則進一步把這些藝術與其潛在的宗教觀念結合起來加以考慮,從內容上發現在有關商人的神話故事里,所有的動物出現時,都是商王與其祖先相互溝通的重要媒介。由此反映出張先生對中國古代文明起源中(與巫覡活動)相關的動物作用的認識有一個由表及里的深化過程。

(2)在60年代的著述中,張先生通過《重黎》絕天地通的故事與古代的骨卜發現商周早期人的世界與神祖的世界的溝通大多憑借薩滿或者教士之“神通”,得出了巫覡經常是生死世界的溝通媒介的結論;到了70年代,就進一步發展為“神權政治”的論斷,即對先祖的崇拜和祭祀就能為商王的神權政治統治提供強力的支持,商王的一切權力皆通過神權政治而來,占卜既是其他所有祭祀的基礎又是其他所有活動之前奏曲。

(3)60年代,張先生已論述中國古代的禮樂青銅器顯然是用來崇拜祖先的;至70年代他進一步指出,通過歷史文獻關于“九鼎”遷移的記載,揭示出這個代表了當時最高統治地位的象征物頗為可能就是指那些極受敬重的成套的青銅禮器,有關青銅禮器最明顯的表現是作為王權的象征物。從用于祖先崇拜的青銅禮樂器到作為最高統治地位象征物的“九鼎”,張先生已將對中國古代青銅禮樂器的認識從祖先崇拜的祭祀用具上升為王權的權力標志物,并與傳世文獻里有關“九鼎”變遷和朝代興替的記載相印證,從而將對禮樂青銅器的認識向前推進了一步。

3.20世紀80年代(后段)

進入80年代,張先生在學術上更加成熟,并且著述頗豐。張先生發表于20世紀80年代的學術著作有《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41)張光直:《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2期。;《藝術、神話與祭祀》(42)張光直:《藝術神話與祭祀》,北京出版社,2016年。;《考古學專題六講》(增訂本)(43)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增訂本)。;《中國古代藝術與政治——續論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44)張光直:《中國古代藝術與政治——續論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新亞學術季刊》 1983年第4期。;《古代中國考古學》(第四版)(1987年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三聯書店2013年出版了中譯本,關于該書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時間見陳星燦先生為該書中文版所撰寫的跋)(45)張光直著,印群譯:《古代中國考古學》,第501-504頁。;《商代的巫與巫術》(46)張光直:《商代的巫與巫術》,第261-290頁。;《濮陽三蹻與中國古代美術史上的人獸母題》(47)張光直:《濮陽三蹻與中國古代美術史上的人獸母題》,《文物》1988年第11期。。其中,《古代中國考古學》(第四版)、《考古學專題六講》和《藝術、神話與祭祀》等著作的影響較大,尤其是《古代中國考古學》(第四版)被譽為“中國古代考古學最精彩的一本書”(48)陳星燦:《中國古代考古學最精彩的一本書》,《中國文物報》2001年2月14日。。80年代張先生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上述學術著作中主要學術觀點的幾個方面見于以下對其的歸納與引用:

(1)在80年代,張先生對動物在通天地中的作用予以了進一步地明確,即由此可逐漸了解:幫助巫覡通天地的那些特殊的動物中,至少有若干就是用于祭祀犧牲之動物。以動物獻祭亦就是用動物協助巫覡來通民神、通天地、通上下的一種具體方式。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乃是幫助巫覡通天地工作的各種動物在青銅彝器上之形象,“在王室分為兩組的情形之下,王室的祖先在另一個世界里自然也遵守類似的排列規則。因此,巫覡為王室服務所作溝通天地的工作上也須左右兼顧,他們的動物助理也就產生成對成雙的需要”(49)張光直:《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2期。;他對于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人和動物彼此可以相互轉型,即在殷商的巫術系統內,人和動物之間的關系“一是人與動物可以彼此轉形,二是作為巫師的親昵的伙伴的動物便是巫師作法的助手”(50)張光直:《商代的巫與巫術》,第261-290頁。。

(2)關于青銅禮器,張先生確認占有青銅器者就是合法統治者。如此一來,在中國古代之內,諸多國家間的激烈爭斗,開始以相互間對藝術珍寶之激烈爭奪為象征,“而由于金屬的匱乏以及在采礦、熔煉和鑄造中所遇到的麻煩,青銅器便在諸象征物中取得了至上的地位”(51)張光直著,印群譯:《古代中國考古學》,第430-432頁。。

(3)張先生對文明產生的條件做了具體闡述,提出了在中國古代文明中與財富累積和集中相關的幾個現象,首先是進入了中國古代文明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與進入文明之前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并無“本質上的改變”,而且由于(基本)沒有發現青銅農具,所以青銅器不是用在生產技術方面。中國青銅時代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青銅器之使用并非在生產技術方面,而是在別的方面,假如有青銅農具的話,亦是很少的。古代中國文明的幾個現象,就是與財富的累積和集中相關的,即“產生文明需要什么因素?文明的基礎是財富在絕對程度上的累積。很貧乏的文化,很難產生我們在歷史學或考古學上所說的那種文明。另一方面,僅有財富的絕對累積還不夠,還需要財富的相對集中”(52)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第482-497頁。。

(4)張先生對由史前到文明時代相連續的宗族制度,在階級分化與財富積累方面的作用予以論述,認為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基礎,即“從史前到文明時代的另一個很重要的連續性是宗族制度。我認為,宗族制度在中國古代文明社會里面,是階級分化和財富集中的一個重要基礎”(53)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第482-497頁。。

(5)張先生具體闡述了古代中國青銅器成為古代政治權力的工具。從古代宗教和儀式之主要任務是使生人(活人)能夠貫通不同層次,上天入地,到執行該任務的巫師的法器即屬于藝術品的青銅器,說明據有了包括青銅器在內的這些藝術品就掌握了溝通天地之手段,青銅器便成為獲得與維持政治權力之主要工具,這種“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把宇宙分成不同層次,貫通天地是古代中國宇宙觀里面一個最重要的動力與焦點。古代的王朝據有九鼎,即是獨占通天手段之象征,他強調“中國古代文明為什么以青銅器為特征?這是因為在巫教環境之內,中國古代青銅器是獲取和維持政治權力的主要工具”(54)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第482-497頁。。

(6)對于中國及中國這一類的文明中,作為文明產生之必要因素的財富積蓄與集中的法則,張先生明確指出了其幾方面的內涵,即第一靠生產勞動力的增加即靠政治性措施;第二,古代貿易的性質是以與政治相關的物資為主要貿易對象;第三,財富集中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借政治的程序)而不是通過人與自然的關系(技術與商業程序),而且“戰略性物資的流通則是以戰爭的形式來實現的”(55)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第482-497頁。。

(7)張先生提出了中國及中國這一類古代文明的重要特征也就是對于連續性文明概念的闡釋及提出其以政治程序為主要動力,中國文明和瑪雅文明以及其他很多文明代表著古代一個基層的進一步發展。在該基層上發展出來之文明,皆是連續性文明。在這些連續性文明的城市、國家產生的過程之中,政治程序(并非技術、貿易程序)皆為主要動力,他還論述了經濟與社會分層的三個表現,即“宇宙觀及社會體系為政治提供了操縱的工具,操縱的關鍵在于社會與經濟的分層。在中國,這種分層,可資證明的表現有三:一是宗族分支,二是聚落等級體系,它導致城市和國家的形成,三是巫師階層和巫教的法器的獨占,包括美術寶藏的獨占。這種現象是中國文明產生的特征”(56)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第482-497頁。。

(8)張先生提出了關于中國初期城市的特點,即中國最早城市之特征,乃是作為政權的工具和象征。中國的初期城市并非經濟起飛的產物,而是政治領域之工具,是統治階級用來獲取與維護政權的工具,“在中國古代聚落形態發展的某一階段,其聚落類型從較早形式在質上演進為較晚形式,我們也稱這新形式為‘城市’”(57)張光直:《關于中國初期城市這個概念》,《文物》1985年第2期。。

4. 70年代至80年代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學術觀點的對比

雖然從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都屬于張先生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學術理論的成熟期,但這前后兩段之間仍有一定的發展與嬗變,通過對張先生在20世紀70年代與80年代這前后兩段之間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之學術觀點的對比,這里簡要例舉兩點如下:

(1)關于青銅禮器的論述。張先生由70年代末期提出的“九鼎”所指的可能就是成套的青銅禮器,到了80年代則不僅確認占有青銅器者就是合法統治者,并分析了青銅器在諸象征物中取得了至上地位的原因,即“古代中國之內的諸多國家之間的激烈爭斗,開始以彼此間對藝術珍寶的激烈爭奪為象征,而由于金屬的匱乏以及在采礦、熔煉和鑄造中所遇到的麻煩,青銅器便在諸象征物中取得了至上的地位”(58)張光直著,印群譯:《古代中國考古學》,第431-432頁。;另外,還對于古代中國青銅器成為古代政治權力的工具進行了具體闡述,從古代宗教和儀式的主要任務也就是使活人上天入地,到執行該任務的巫師的法器即屬于藝術品的青銅器,說明據有了包括青銅器在內的這些藝術品就掌握了溝通天地之手段,青銅器便成為獲得與維持政治權力之主要工具,即“中國古代的藝術品就是巫師的法器。這樣巫教、巫師與政權的關系就很清楚了。據有中國古代藝術品的人就握有了溝通天地的手段,也就是掌握了古代政權的工具”。(59)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第482-497頁。

(2)關于動物的論述。70年代,張先生已發現在有關商人的神話故事里,所有的動物出現之時,都是作為商王與其祖先相互溝通的重要媒介;而到了80年代,其學術觀點發展為以動物供祭即是使用動物協助巫覡來通民神、通天地的一種具體方式,商周青銅器上動物紋樣乃是幫助巫覡通天地工作的各種動物的形象,并且指出在王室分為兩組之情形下,其動物助理也就產生成對成雙的需要,也就是商周青銅器上動物紋樣的對稱性。

(三)20世紀90年代(深化期)

在20世紀90年代,張先生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學術交往及合作明顯地增多。這種學術交流與合作增加的重要標志是他多次來到中國大陸,積極促成組建了中美聯合考古隊,到河南商丘進行田野考古發掘,由張先生本人親自擔任(美方)領隊,從 1990 年開始到1999 年 ,中美雙方在河南商丘地區的合作長達 10 年之久,張光直先生第一次親自到中美聯合考古隊的發掘工地的時間是1994 年,而最后一次則是1997年。(60)張長壽:《張光直和中美在商丘的合作發掘》,《中國文物報》2002年6月14日。另外,張光直先生還與中國大陸學者合作發表了學術文章。(61)徐萍芳、張光直兩人合寫了《中國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一文,1999年6月19日,徐萍芳代表張光直以他們兩人的名義,在學術講演會上宣讀了這篇文章,該文刊登于《燕京學報》新六期??v觀張光直先生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理論發展的各階段,至20世紀90年代,是張先生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理論的進一步深化的時期。該時期他的主要作品有:《仰韶文化的巫覡資料》(62)張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覡資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3期。;《宗教祭祀與王權》(63)張光直:《宗教祭祀與王權》,《華夏考古》1996年第3期。;《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64)張光直:《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第380-396頁。;《論“中國文明的起源”》(65)張光直:《論中國文明的起源》,《文物》2004年第1期。;《一個美國人類學家看中國考古學的一些重要問題》(66)張光直:《一個美國人類學家看中國考古學的一些重要問題》,《華夏考古》1995年第1期。;《古代世界的商文明》(67)張光直:《古代世界的商文明》,《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等。

經過了初創期和成熟期階段,張先生在20世紀90年代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理論中的學術觀點有了進一步的深化,表現于其學術著作中的幾個主要方面見于以下對其的歸納與引用:

1.確定巫覡早在仰韶期已存在,指出了該時期巫覡的特質及其在世界宗教史上的地位。(68)張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覡資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3期。

2.作為文明起源重要因素的中國現有的最早文字直接與占卜和祭祀相關,而且是專門服務于統治階級的。(69)張光直:《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第380-396頁。

3.把中國古代文明中青銅器的作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確指出“商周青銅器是研究、了解、解說中國古代文明史的特殊形式、發展程序與發展動力的關鍵?!毕纳讨苋闹行奈挥谌A北,開采礦石無論是在華北,還是遠征到長江流域,都要牽涉到嚴密組織大批人員由都邑至礦源長距離的遠征,從計劃到實行,必須要有組織能力和行動力量的統治集團。在中國古代青銅技術上重要突破是與政治力量密切結合的。既然在商周時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而專門用來制造禮樂器和兵器的青銅顯然是專門服務于“國之大事”的,也就是專為統治者爭取和維護政權而發明制造的,所以能獨占青銅器之人,就具有升天入地的本領,就得到政權。(70)張光直:《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第380-396頁。

4.對仰韶期到龍山期再到夏商周三代的農業生產工具如鋤、鏟等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原料上都進行了考察,認定始終未見其有基本變化。(71)張光直:《論中國文明的起源》,《文物》2004年第1期。由此,進一步反證出青銅并沒有被用來制作農業生產工具,從而既佐證了80年代他所提出的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政治程序為主要動力的觀點,也驗證了其關于中國古代文明中的青銅器主要用于戰爭及宗教祭祀、直接服務于政治權力的獲取與維持的看法。

5.指出了中國考古學上表現出的文明動力是政治與財富的結合,(72)張光直:《論中國文明的起源》,《文物》2004年第1期。社會權力的集中是從考古學上能看出的最重要的變化,而且該變化是從龍山期開始一直延續到夏商周三代。在社會權力的集中方面扮演了很重要角色的是有一連串的系列象征物也就是法器的等級,即獨占升天的權力,亦是對法器的獨占或者說是統治階級對于用作法器之美術品的獨占。(73)張光直:《一個美國人類學家看中國考古學的一些重要問題》,《華夏考古》1995年第1期。

6.對中國古代文明誕生的時間做出了推斷,是在公元前2000至前3000年之間,(74)張光直:《宗教祭祀與王權》,《華夏考古》1996年第3期。并指出夏商周三代時期所見到的發達的青銅、發達的城市及文字,這三種跡象在龍山時期皆慢慢出現了。(75)張光直:《一個美國人類學家看中國考古學的一些重要問題》,《華夏考古》1995年第1期。

7.指出了中國古代文明誕生的地點,認為中國古代文明誕生的中心區域即是在中國互動圈,特別是位于互動圈的中心,并把文明的起源與階級社會的起源相提并論,即“在這個互動圈的基礎之上,尤其是在這個互動圈的中心,中國文明就在公元前第3個千紀,2000—3000年之間,可以在中國的考古資料中清楚地見到,我相信這是文明的起源,或者說是階級社會的起源,或者說是城市社會的起源”。(76)張光直:《一個美國人類學家看中國考古學的一些重要問題》,《華夏考古》1995年第1期。

8.指出了文明所形成的三種社會決定因素,這三種社會決定因素分別是經濟分層、城市化及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國家內財富的集中程度越不平衡,產生于該社會的文明就越發地輝煌,反之亦如此。(77)張光直:《古代世界的商文明》,《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

四、結 語

(一)張光直先生關于中國古代青銅器在文明的起源中的作用之理論頗有創意,經過了多次的發展與深化。從20世紀60年代及其以前的初創期、經70—80年代的成熟期之后,到了90年代進入深化期。關于青銅器,他指出了古代中國青銅器的突出特征,在于它幾乎很少使用于農業生產,而主要被鑄造成各種造型的禮器與兵器,被用于祭祀及戰爭,即與軍事及宗教活動等關系密切;(78)張光直:《宗教祭祀與王權》,《華夏考古》1996年第3期。他把中國古代文明中青銅器的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認為能獨占青銅器的人,就具有升天入地的本領,就得到了政權,指出“商周青銅器是研究、了解、解說中國古代文明史的特殊形式、發展程序與發展動力的關鍵”。(79)張光直:《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第380-396頁。

(二)關于巫覡在古代文明起源中的作用,張光直先生不僅確定了仰韶期巫覡的存在,還將仰韶期巫覡的特質與作業特征歸納為七條,并認為“仰韶時代薩滿教的證據是全世界薩滿教歷史上有強烈證據表現的最早期的形式之一,對世界原始宗教史的研究上有無匹的重要性”(80)張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覡資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2期。;他還指出作為文明起源的重要因素的文字與占卜祭祀直接相關,“現有的中國最早的文字,多與占卜祭祀有關,并且是專為統治階級服務的”(81)張光直:《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第380-396頁。;張光直先生關于中國古代巫覡在文明的起源中的作用之理論較有啟發性,具有一定的考古學依據(82)張光直:《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第380-396頁。,不過對此的爭議一直存在。巫覡在某一時代的作用無疑較突出,如商代,不過這也只是在一個特定的朝代,既然連張先生自己也認為“龍山文化和夏、商、周三代社會分層與政權集中的一個關鍵,便是在這個時代,巫術逐漸被統治階級所獨占”(83)張光直:《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第380-396頁。,那么對于夏、商、周時期巫術被統治階級所逐步獨占的情況似應區別對待、具體分析,以免將巫覡在某一時期發揮突出作用的特定現象當成各時期的普遍現象。

(三)張光直先生關于中國古代文明屬于連續性文明而且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頗有震撼力,(84)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第482-497頁。揭示出他于20世紀80年代末在其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理論的成熟期對中國古代文明的定性,該觀點不同于西方學術界通行的以西方文明為普遍性的觀點,反映出了他在學術上勇于探索求實、不隨波逐流的學風。但是,如果要使國際學術界普遍接受把具有連續性的中國古代文明視為具有普遍意義之文明的觀點還需要在世界范圍內對各國考古學資料進行更多的交流和比較。

(四)關于中國古代文明出現之關鍵、文明的動力、文明所形成的三種社會決定因素,張光直先生在90年代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理論的深化期也終于水到渠成地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論述。也就是說,祭祀和戰爭作為與王權不可分離的兩大要素,是中國古代文明出現之關鍵;從仰韶期到龍山期到三代,考古遺物里的生產工具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原料上,皆無基本的變化。從仰韶期到龍山期到三代,在考古學上的表現是階級分化、戰爭、宮殿建筑等政治權力集中的現象,即中國考古學上所表現出來的文明的動力實際上是政治與財富的相互結合;(85)張光直:《論中國文明的起源》,《文物》2004年第1期。另外,文明所形成的三種社會決定因素是經濟分層、城市化與國與國之間的關系。(86)張光直:《古代世界的商文明》,《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

(五)與中國國內的主流觀點相比,張光直先生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理論具有鮮明的特色。作為李濟先生的學生,張光直先生很重視中國古代文明的自身特點,這也是有師承的,例如:他強調“宗族制度在中國古代文明社會里面,是階級分化和財富集中的一個重要基礎”(87)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第482-497頁。,還指出國家里財富的集中越是不平衡,則該社會產生的文明就更加輝煌。(88)張光直:《古代世界的商文明》,《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他在80年代后期強調應重視亞細亞生產方式,認同具有東方特色的亞細亞生產方式與西方古代文明之差別,公開承認亞細亞生產方式所代表的東方現象是西方社會科學法則里無法解決的,即“有一個亞細亞生產方式的問題,這代表了西方社會科學法則里所不能解決的若干東方現象,我相信,對亞細亞生產方式的進一步研究,對于了解中國歷史與西方社會科學之間的彼此照應關系是一個很好的入手途徑”(89)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第482-497頁。。到了90年代,他還把文明與階級(90)張光直:《一個美國人類學家看中國考古學的一些重要問題》,《華夏考古》1995年第1期。和國家(91)張光直:《古代世界的商文明》,《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聯系起來,指出這既是文明之起源,也可說是階級社會之起源,并采用階級分化、國家以及亞細亞生產方式等概念來研究中國古代文明起源,把階級分化、國家的形成與文明的產生聯系在一起,這些都顯示出他對中國大陸學者常用的一些學術概念之認同與借鑒。

饒有趣味的是,在長達數十年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基礎上,隨著研究的深入,張光直先生在晚年主動將舶來的“酋邦”提法與中國傳統的“方國”概念相統一。在他晚年發表的《宗教祭祀與王權》一文中,在概念上已經直接將“酋邦”與“方國”相等同,該文中闡述如下:

“在華夏文化影響的各個地區,組成許多不同酋邦國家(方國)的居住地或城鎮。這些方國之間有大片的土地,或農業種植,或森林狩獵,或河湖捕魚,都在為獲取食物和生活資源而競爭。他們的政治與宗教地位,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宗譜世系而確定的?!?92)張光直:《宗教祭祀與王權》,《華夏考古》1996年第3期。張光直先生的這一舉措,體現了他對于中西之學的融會貫通。“酋邦”這個概念是個舶來品,在中國歷史文獻中從未出現過,而“方國”的概念則是頻頻出現于歷史文獻中的,張光直先生自己主動把“酋邦”與“方國”概念相統一,使“酋邦”與“方國”在概念上相等同并相互替換,該做法不僅說明了這兩個概念的一致性,也使得他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相關學術概念更中國化,從而使得他對中國古代文明的研究更加接地氣,這也是他關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理論之發展與深化的一個重要方面。

猜你喜歡
文明
文明禮讓
品牌研究(2022年32期)2022-11-16 01:57:18
文明禮讓
品牌研究(2022年31期)2022-11-08 07:22:42
禮讓文明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4
文明的搖籃
請文明演繹
銀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多元文明,照鑒共同未來
金橋(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40
讓文明之花持續綻放
人大建設(2020年5期)2020-09-25 08:56:12
醉文明
青年歌聲(2020年7期)2020-07-29 07:44:08
漫說文明
文明和諧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不卡国产在线观看|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AV在线天堂进入|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久久99这里精品8国产| 夜夜操天天摸|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国产|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久久国产拍爱| 69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小视频网站| 久久婷婷六月|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2018| 伊人成人在线|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黄色在线不卡|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婷婷成人综合|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69视频国产|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国产自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第一区| 国产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999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欧美www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天天摸夜夜操| 欧美影院久久| 国产迷奸在线看| 久久综合成人|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天天综合色网|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欧美午夜性视频|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999精品免费视频|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