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海云 編
做白日夢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常常被用來形容期望著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但我們討論的做白日夢更多地是指放空自己、暢想未來。其實做白日夢并不是在浪費時間。
在現實社會中,那些實干家和非常積極能干的人很少做白日夢。白日夢也通常跟懶惰、不思進取等詞聯系在一起。但是如果你也覺得大腦需要正常的休息,那么你會欣喜地知道做白日夢并不是在浪費時間。當你盯著窗外看的時候,看似并沒有在高效地工作,但其實你的大腦正在努力地工作中。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頻繁地放空自己的人在智力和創新能力測試中都獲得了很高的分數,用核磁共振成像檢測大腦時,也發現了其大腦系統更加高效。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心理學教授埃里克·舒馬赫說:“你是否了解過有這樣一位心不在焉的教授,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但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時對外界的環境渾然不覺。或者是那些在課堂上智力超前的學生,其他同學可能需要5分鐘去學習新知識,但他們在1分鐘內就能學會,然后剩下的時間開始做白日夢。”
事實上,把你的思想松弛下來會使你更有效率,不用因為匆忙出錯而去做一些重復性的工作。如非必要,下一次不一定要刻意把自己從白日夢中拉回現實世界。你知道嗎,做白日夢還有以下好處!
你的父母和老師總是提醒你要集中注意力嗎?結果證明,所有那些“失去”的時間和那些“重要”任務,如做家庭作業和做筆記等一樣重要。科學家一直認為解決心理困擾需要充分激活外部的大腦網絡、以目標為導向的思維和關閉內部思維的神經網絡。現在,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當外部網絡和內部網絡一起使用時,心理表現會變得尖銳起來。所以下一次你需要提高智力的時候,不必強制控制你的走神,讓思緒在智慧的海洋中盡情漫游。
如果你因為成績問題而憂心,你要做的是繼續努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因為你可能比成績單上的自己更聰明。研究人員認為,有許多類型的智力超越了IQ測試中傳統的認知技能,如樂感和空間感等。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斯科特·巴里·考夫曼建議擴大智力列表,包括“自發”的認知技能,如直覺和頓悟(只有通過大腦放空才能獲得的感覺)等。考夫曼說,“白日夢可能不能讓你直接通往成功,但它能顯著提高你的個人意識,提高你對事件和他人的理解,以及你實現夢想的能力。”
科學巨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文學大師勃朗特姐妹等等,都是善于做白日夢的天才。事實上,正是他們游離的思想使他們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和“頓悟”的時刻。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圣塔·芭芭拉的一項研究有助于解釋白日夢與創造性的聯系。研究人員發現,在從事一項艱巨的創造性任務后,繼續做一項無需意識的任務后再回到這項艱難任務上的人,比那些做艱難任務后僅休息片刻而不從事無意識活動,再回到這項艱難任務的人,創造力要高40%。從而得出結論:在進行枯燥任務時適當放空自己,可以提高創造力。
通過做白日夢來放松的研究并不多,但是,白日夢與冥想、引導想象和催眠等其他平靜精神的方法類似,所有這些都會讓你的大腦從高強度、集中的思維中得到放松。眾所周知,放松的方法是通過消除焦慮的思想和減緩身體機能,包括心率和呼吸來減輕壓力。反過來,通過減少與壓力有關的癥狀,如高血壓和頭痛,以及提高你抵抗疾病的能力,這樣可以增進身體健康。假如白日夢可以讓你從喧囂的生活中愉快地分心,不僅有助于緩解緊張和焦慮的情緒,也有助于提高身體的活力。
做白日夢看似會削弱你記住事情的能力,比如說,你的老板在會議上說了什么,或者你把車鑰匙放在哪里了。但研究表明,走神并不是記憶的殺手。事實上,走神可以提高你的工作記憶。來自威斯康星大學和馬克斯普朗克人類認知和腦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那些在從事簡單任務,且做白日夢的參與者,即使在分心的時候,也更有可能記住在以后從事艱難任務中獲得的信息。也就是說,做白日夢會增進你大腦存儲和檢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