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求
(將樂縣萬全鄉村鎮建設綜合服務中心,福建三明 353300)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水平不斷發展,人們日常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對水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由于中國目前水資源分配不均,部分地區缺水、干旱現象十分嚴重;此外,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及使用相對落后,導致水資源未能有效利用。因此,正確認識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不斷創新與優化運用節水灌溉技術,切實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對促進中國各地區農業生產經濟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小型水利工程主要用于控制、利用和保護地表及地下水資源,充分發揮水資源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小型水利工程包括農田水利工程、水力發電工程、給排水工程以及環境水利工程等多種類型,其中在農業生產方面以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為主,為滿足農田灌溉、人飲、排洪實施規劃建設[1],因此,在修建小型水利工程時,要深入實際調查、分析該地區水利建設條件、區間地表水分的含量,并有效地針對種稙物種確定用水需求,實施可采取建設的小型水利工程,為此達到能夠滿足農業生產用水實際要求。
目前中國較為常見的節水灌溉技術分為渠道防滲、滴灌、噴灌、微噴灌等,實施節水灌溉,有效減少水資源的浪費現象,得到相關部門重視。因此,在廣茂農業生產中采取先進科技手段,創新“精細灌溉”節水技術,在農業種稙生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根本原因在于其能夠有效改善農業用水環境,通過適當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促使農業生產效率不斷提升,在維護生態環境平衡的同時,推動社會發展建設,提升社會經濟效益。
其產生的原因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①原有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標準較低;②工程建后管理跟不上,處于無人管理狀態,特別是一些小型農田水利工程;③管護資金落實不到位,重建輕管,造成小洞不堵,成大洞;④能用則用,設備和器材更新不到位,設備年久失修、老化嚴重。
就目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及節水灌溉工程實際發展狀況而言,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管理制度,農業設施,特別是小型水利工程沒有專人管理[3],管理職責不明確,無法保證農業灌溉用水,工程管理的有效與穩定性不能持續,促使水利工程效益得不到發揮,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水利行業的健康發展。
加強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積極推廣運用先進節水灌溉技術,是今后發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主流方向。但目前中國相對于許多發達國家而言,節水灌溉發展時間較短,許多技術仍處于初級水平[4],以及受地形空間等因素和傳統灌溉模式的影響,加之部分農民自身節水意識不強。因此,推廣運用先進節水灌溉技術在日常用水和灌溉農作物方面存在一定的壁壘,使得水資源無法得到充分利用,同時也導致大量水資源浪費。
工程受益單位在管理小型水利工程時,要注重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將其不斷優化和完善,促使水資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此外,單位要秉承“誰管理,誰負責”的工作理念,確定安排專業檢修人員,日常管護人員,簽定有關責任書及明確工作職責,確保其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定期對小型水利工程進行檢查和維修[5],更新機械設備。確保小型水利工程在使用上年限更長,效益發揮的更好。
針對小型水利工程運行特點,采用科學有效的新技術,構建完善的節水灌溉體系,讓其能夠滿足農業農村需要。因此,針對實際作物及用水情況,建立實施小型水利工程及節水灌溉技術在現實生產生活中廣泛運用,構建節水灌溉體系,提升各地區經濟效益,做到實現節水與保灌的良性循環,即增加收入又做到節水。
節水灌溉技術包括管道輸水技術、噴灌技術、膜上下灌溉技術、膜下灌溉技術等各種類型。為了有效提高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質量和水平,實現節水灌溉技術在農業生產生活中有效運用,相關管理部門要正確認識節水灌溉技術合理運用的重要性,并讓其隨著社會發展進行優化與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3.1 管道輸水技術
管道輸水技術是一種傳統節水灌溉方式,對于其他節水灌溉技術來說比較簡單,管道輸水技術主要利用金屬、軟硬塑料以及混凝土等管道制品,將水源水引進田中或需要的設施中,避免在輸水過程中造成水質的滲漏與蒸發,有效減少水質的消耗,提高小型水利工程運行效率,從而在現實生產生活中得到較好的推廣。
3.3.2 噴灌技術
噴灌技術指的是合理利用水壓,將該地區水源水輸送到特定目標農田內,而后通過多個噴頭將水柱轉變成細小水滴,隨著噴頭不斷旋轉,讓水滴落入灌溉地段,以此確保灌溉的均勻性。噴灌技術是一種先進的半機械化灌溉模式,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噴灌技術不斷創新與優化,使其逐漸達到完全機械化標準。由于噴灌技術成本較低,節水及增產效果更加明顯,在果蔬種植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3.3.3 膜上下灌溉技術
膜上下灌溉技術指的是采用地膜將農田壟溝底部全部覆蓋,并將灌溉水置于膜上,讓其在地膜上緩慢流過,而后通過膜上小孔讓水逐漸滲入地下,從而實現滋潤土壤、節水灌溉的根本目的[6]。目前,隨著膜上下灌溉技術不斷研究與創新,該技術在中國水資源匱乏地區開始廣泛使用,其主要原因在于膜上下灌溉技術能夠起到十分顯著的節約水資源作用,并且可以有效保溫與滋潤農田土壤,對提高農業經濟穩產增收,效果明顯。
3.3.4 膜下灌溉技術
膜下灌溉技術也稱為膜下滴灌,是一種較為有效的節水灌溉模式,其能夠將滴管技術和腹膜種植技術密切結合,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對于傳統節水滴灌技術而言,膜下滴灌技術具有效果顯著、成本較低、投入產出較大的特點,在節水灌溉及小型水利工程發展領域得到全面認可,體現出節水灌溉技術的運用,有利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
資金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及運行過程中重要保障。因此,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7],通過培訓、技能實操,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實現小型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統籌資金管理,做到專款專用,對違規使用堅決查處。加強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及節水灌溉技術的科研開發,合理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在小型水利工程及節水灌溉方面的運用。
管理人員是小型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業務能力高低對水利工程順利運行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國相關部門要定期開展管理知識培訓活動,增強管理人員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讓其在開展農業節水灌溉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實際作用。此外,要構建科學、有效的考核獎勵機制,對優秀管理人員基于適當精神和物質獎勵,以此來提高其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從而為提升節水灌溉技術水平和質量,改善和優化小型水利工程運行狀態,發揮自身全部價值。以此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推動農業經濟發展進程,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戰略要求[8]。
綜上所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及節水灌溉技術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公益性,對推動中國農業經濟發展,提高水資源有效利用意義重大。因此,加強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合理運用節水灌溉技術,充分利用水資源,是現實生產生活中主流方向,也是實現綠水青山,生態平衡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