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英
(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淄博 255000)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推動中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為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等發揮了重要作用[1-2]。中國經濟自2012年開始GDP增速出現回落,呈現出新常態[3-4]。
從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民營企業要適應新常態且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F有文獻主要從宏觀角度分析和探究民營經濟的發展策略,如劉現偉等側重宏觀策略,研究了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難點與策略,指出了民營企業面臨市場準入壁壘高、轉型升級難、融資難和融資貴和制度環境等難點[5-6]。上述研究對民營經濟發展和管理具有指定意義,但沒有給出新常態下民營企業經營與管理的具體對策。隨著中央對污染防治和大氣污染治理力度加大,鼓勵創新、鼓勵人才培養、鼓勵多元貿易方式,鼓勵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中央的一系列調控政策對企業而言既是機遇的同時又是巨大的挑戰,在調控后有的企業將會被淘汰破產,有的企業會提升發展。新常態下,作為中國的民營企業,面對不佳的新市場環境,其經營管理的決策創新是新時代中國企業管理理論創新發展的基礎。為了適應經濟新常態,民營企業需要在具體的科技管理決策和措施上有所創新。
為了全面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創新科技管理,使公司在新市場環境下平穩、高效、健康地發展,首先必須明確企業總體工作要求。例如,某民企總體工作要求為:以提高銷售收入為中心,以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管理體系為抓手,提升公司基礎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把控能力;強化工藝管理,強化設備管理,增強計劃調度執行力;探索各部門績效管理辦法,逐步推動全員績效管理為目標,真正實現“定崗、定職、定責、定編、定薪”的五定原則,從思想上、源頭上控制“用工成本”,以提升客戶服務水平,去庫存降成本,優化物流結構;加強環境安全管理,防控安全環境隱患和風險,增強發展動力和后勁。企業需在各級政府、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在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下,克服原材料成本上漲、環保壓力增大、人工成本上漲等嚴峻形勢帶來的沖擊,實現健康、持續、快速的發展。
隨著《中小企業促進法》的出臺,政府專門設立了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用于中小企業創業,支持技術創新,鼓勵專業化發展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等。作為民營企業要想享受政策紅利,就要爭取上級部門的關注與支持,并對每一個爭取到的項目扎實做好項目建設,為下次爭取項目資金做好鋪墊,打好基礎。
完善檢測人員配備,加強實驗室運行管控,提高檢測能力,申報國家認可實驗室,逐步脫離第三方檢測。提高實驗室檢測能力,適時考慮實驗室二期擴能工作,推動國家認可實驗室認證工作,爭取早日拿到MA、CNSN、AL三標,減少第三方認證費用,為公司質檢工作和后期產品開發提供技術支持。
加強知識產權管理、爭創名牌。加強公司專利、商標、域名管理力度,提高公司軟實力,保護公司無形資產,打造公司官網、微信、內網等宣傳載體,打造企業文化,爭創名牌、省級著名商標。
通過積極爭取政府扶持資金、積極申請國家認可實驗室和加強知識產權管理,提品質、創品牌,以提高品牌知曉度和美譽度,加速企業成長。
逐步使用ERP、條碼技術、辦公OA、電子采購、客戶管理系統等信息系統,設備實現更新換代,構建智慧工廠;建立能源意識,導入環境管理體系,用清潔能源,污染物達標排放;參加國際展使會,加強與國際客戶溝通。導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等,提高公司的質量意識、環境意識和管理能力。生產導入ERP管理和條碼管理系統,辦公導入OA管理系統,客戶管理導入CRM客戶管理系統,采購導入電子采購系統、BI商業智能等系統,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高度融合。
聘請有質量管理經驗的人員組建成立質量部,出臺原材料、制程、成品控制程序和部分檢驗標準。質量部的組建和檢測實驗室的運行,推動公司產品質量從感官管控到程序化、標準化、數據化管控的轉變。
質量把控方面,建立質量管理責任制,落實到各部門和人,建立并完善品質考核制度辦法,執行“每一道工序嚴格把關,做到人人有職責,事事有依據,作業有標準,層層有監督”;加強質檢員隊伍知識學習,提高產品質量把控能力,努力完成以下指標:監督、杜絕錯誤生產,生產工序確認率100%,產品性能抽檢率100%,檢驗差錯率0.5%以下,出廠檢驗率100%,部門員工培訓率98%以上,儀器檢定及時率100%。
起草編撰覆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質量標準匯編,使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把控有據可依,推動質量管理工作向程序化、制度化、標準化邁進。探索質量成本核算辦法,降低質量成本,力爭質量成本最低化。
先進的檢測設備確保新產品開發的進度和質量,高精密的試驗與檢測設備是產品質量保證的眼睛。若產品在出廠前,沒有用高精密的檢測設備進行檢測,就很難確保產品達到高質量、高標準的要求。利用高精密的檢測設備的檢測數據,可對產品質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做出快速、準確判斷。為此,企業需要加大設備投入,實現產品質量的智能化檢測,助推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新產品開發是企業生命的延續,然而,新產品開發離不開先進的加工設備和加工工藝。先進的加工設備及工藝是產品質量的強力保障。先進的加工設備及工藝為企業開發高質量產品提供了必要條件,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有助于提高產品的認可度。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優秀的人才。引進人力資源主管、質量部主管等一批有代表性的管理人才。這些新聘人才的加盟,不但給企業注入了新鮮血液,還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理念、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專業的技能,促進整個隊伍素質提高,激活提升了公司整體精神面貌。
首先,必須加強員工素質培訓,提升管理水平是公司挖掘自身潛力、提高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是公司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的內在要求。其次,在增強對外招聘力度的同時,公司重視培養和隊伍建設,啟動管理人員培訓,將“高效管理視頻”“體驗游戲”“外出取經”“學習管理警示警句”等多項措施并舉,讓管理人員實現“在快樂中學習,在娛樂中成長”的培訓模式,讓管理人員從思想和行動上改變“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業績”的管理思路;提升中層綜合管理能力,提高員工思想認識;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多項活動并舉,為公司建設“卓越績效管理團隊”建設注入新的活力。此外,改善客戶接待條件,提升客戶接待效果;改造升級餐廳工程,增加培訓設施,改造員工的就餐環境,改善飯菜質量,同時不定期改善員工生活,不斷增強員工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