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建寧
(山東航遠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山東 東營 257000)
建筑行業想要在新時期取得突破,就要從內部出發,做好造價成本預算等一系列工作,將工程造價水平全面提升,從而推動建筑企業朝著理想化的目標發展。這是工程順利施工的前期保障,作為建筑企業需要高度重視。但是從現狀看,工程造價管理階段薄弱環節依舊存在。由于管理措施滯后和落實不到位,導致超預算現象普遍,不利于企業發展,各項隱患也隨之增多,造價預算的可靠性與準確性大幅度降低。為了改善現狀,對超預算原因進行分析十分必要。
(一)大額性建筑工程項目通常具有較高的投資額度,主要體現在工程項目的建筑實體內容多,規模龐大,建筑材料使用量大;而且,建筑工程行業本身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需要產生大量的人工費用支出。此外,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需要用到大量機械設備,產生高額的措施費用。因此,建筑工程造價具有大額性的特點。
(二)動態性建筑工程造價具有動態性特點
建筑工程項目通常具有較長的施工建設周期,施工范圍廣,應用技術較為全面。在建筑工程建設周期內,工程造價的許多影響因素處于不斷變化中,例如人工費用、市場材料價格等,都會隨著時間以及市場環境變化而變化。因此,建筑工程造價具有動態性特點。
(一)預算人員缺乏專業素質
預算人員的素質與能力是保證工程造價預算準確性、合理性的基礎,不僅要具備夯實的專業知識,而且還應熟悉相關法規、政策,科學合理掌握設計、施工、采購、投標等流程,及時監控和調整造價,避免資金的浪費。但就目前狀況而言,部分預算人員由于缺乏大局觀,且責任意識不足,未能全面預測和控制材料等相關價格變化,導致大部分建筑工程項目未歸入預算中,造成了預算數據與實際工程造價脫節,甚至增加了部分成本投入、材料浪費,從而導致超預算現象的發生。
(二)材料價格變動較大
工程造價之所以難以控制,和材料價格變動存在較大聯系。在建筑工程中,原材料占據比重較大,屬于主要的耗資項目,如果可以嚴格把握住原材料的價格,那么工程造價控制就會變得相對簡單一些。但是由于市場情況多變,材料選擇性較多,價格變動大,想要進行合理控制,難度較大。現階段,經濟體制改革逐漸深化,材料價格變動頻繁,再加上受到建筑工程特點的影響,所用材料多,施工周期長等,工程預算難度加大,超預算現象隨之增多。
(三)工程變更設計導致超預算
在工程的實際施工中,內因或者外力因素都會導致工程設計的變化,工程所需材料增加,工程設計人員修改設計耗時耗力,延長工期造成施工工人的勞務費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及工程設備成本等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增加建筑工程的造價。如因設計人員沒有做好實地調研工作,導致圖紙設計無法適應實際情況,圖紙與現實情況不匹配,需要將工程設計調整。部分施工單位將施工方案做成面子工程,沒有切實考慮到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給施工技術人員帶來不小的麻煩。
(一)實現預算編制工作的科學性
建筑企業應通過全面、有序的監督與控制提高成本控制的準確性,以減少預算編制與實際施工成本之間的差距,避免超預算現象的產生。首先,在建筑工程規劃階段,施工人員應準確、全面掌握施工圖紙信息,以保證對人力、材料、設備、機械等物資進行準確預算,避免出現嚴重的遺漏問題,包括缺少注釋或錯誤集。其次,預算編制人員在掌握圖紙、了解行情的同時,還應深入施工現場,結合具體情況來全面、準確測量圖紙,以準確計算施工過程中涉及的材料、設備的數量,避免由于市場波動給預算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從而提高預算方案的準確性。最后,受市場行情變化的影響,隨著施工進度的推進,所涉及的材料設備價格也會出現浮動,因此預算人員在采購之前應深入市場進行多家對比,在價格出現變動時,可以根據實際用量、標準變更預算方案,以合理優化資金分配,防止超預算現象的發生。
(二)設計階段
這一環節主要是結合工程項目建設的需要,科學合理地設計工程招標,盡可能地將工程設計變更減少。比如在本工程中,因為實訓過程中,為確保實訓安全,所以需要增設防護措施,就需要在原來的窗戶上優化安裝護欄所需的尺寸,而本應采用的輕質磚墻,考慮到日常實訓的行為特點,將容易損壞的輕質磚墻更換為玻璃隔墻,從而避免后續拆除的清除。其中,一層車控室的輕質磚墻中,根據裝飾圖紙,將其更換為玻璃隔墻,這樣就避免了后續的設計變更。這樣不僅節約了墻體成本,而且避免后續拆除墻體重建的情況。
(三)優化建筑工程企業戰略采購策略
要對建筑工程造價進行有效控制,減少工程造價超預算機率,需要對工程材料價格進行有效監控。一方面,要加強市場價格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對材料價格變化趨勢加以判斷,選擇工程材料最佳時機,對材料采購批量進行合理控制;另一方面,要加強與供應商之間的協調合作,實行戰略采購,實現利益共贏、風險共擔的戰略伙伴關系,從而維持材料價格的相對穩定。
(四)增強相關人員的核心素養
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較多,其中人員素養占據主導,如果人員素養無法滿足工作的真實需求,那么造價的專業性就會降低。在現實工作中,工程造價預算具備系統性以及全面性的特點,需要專業人才完成相關工作。因此,對技能水平要求相對苛刻,不僅要具備造價基礎知識,合理并靈活使用造價手段與相關技術,還要懂得法律法規,完成知識的儲備與更新,將造價把控要點明確。在工程預算編制階段,需要嚴格要求自己,保持認真的態度,將造價預算工作科學、合理的落實,確保相關工作開展順利,培養愛崗敬業精神。除此之外,站在施工企業角度,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將建筑資源的優勢發揮出來,需要注重造價控制水平的提升,對預算人員的技能以及責任意識進行強化,通過培訓等措施提高工程預算編制能力,確保相關工作的平穩、有效落實,將工程預算編制的作用發揮出來。通過一系列手段,將造價超預算問題合理控制,找到造價編制的正確方法。通過培訓,可以幫助造價人員認清自己的職責,從思想上意識到造價控制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預算編制理念,將工作質量與實際效率大幅度提高,減少超預算發生的可能性。站在預算人員的角度,在開展工作時,需要結合以往經驗和現實情況,找到超預算的規律,追根溯源,發現超預算的原因,在此基礎上進行規避,降低超預算發生概率,確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提前做好施工方案的核查處理和應急措施
施工方案的應急措施就像數學計算中的驗算這個階段,如果施工單位抱僥幸心理,沒有準備好這個環節,將是很大的風險點。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難免有意外情況的發生,如果有應急備選方案就可以有效指導工程施工。工程的工期盡可能地控制,減少經濟損失。施工方案對建筑施工過程的重要依據,要求內容明確,能切實指導現場施工。建筑工程施工前對施工單位需要核查相關的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確保施工單位的可靠性,并且核實施工單位的承辦工程級別是否與建筑工程所需要級別相符,并且施工單位的建筑施工許可證是否在許可期內都要認真核實清楚,對施工單位的管理模式,人員的登記安排工作都要事先做好了解,對施工單位提前了解清楚,多交流溝通事先了解,避免在安裝過程中出現意見不合或者溝通困難的問題,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都需要提前解決相關問題。
綜上所述,工程造價管理屬于較為全面且系統的工作,涵蓋面比較廣。在現實工作中,如果造價管理意識淡薄,缺乏有效手段,就會出現超預算問題,降低工程造價的可靠性,影響建筑企業效益。基于此,需要全面了解可能引發超預算問題的原因,并進行合理規避,將超預算發生概率降低。可以通過增強人員素養、對造價實施動態管理以及注重工程變更管理等手段來實現,真正提高造價管理能力,為建筑企業發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