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妍妍(中國人民大學)
柔性管理主要是運用人性化管理方式開展經營管理活動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強調員工自身價值的挖掘和內在潛力的激發。柔性管理是相對于剛性管理而言的,所謂剛性管理即通過企業制度、規章等途徑實行強制化管理,所有員工必須要嚴格遵循企業制度規章。柔性管理則不同,更強調從員工需求、員工潛力激發方面入手,采取一些員工更易接受的方式或者途徑進行管理,通過對員工心理、意識、價值理念等方面的引導,培育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員工內在潛力,使其成為企業發展的主動力。
柔性管理具有鮮明的特征,具體表現在這些方面:首先,柔性決策特征。柔性決策主要是指在經營管理決策過程中,采取柔性決策方式,將員工納入決策體系當中,通過基層員工意見建議的匯總,確定企業的戰略目標,完全改變以企業高層為核心的剛性決策方式;其次,柔性組織特征。柔性組織主要是指企業經營組織的構建逐漸優化,打造扁平化組織模式,提高組織效率,降低組織運行成本;再次,柔性激勵特征。在企業激勵體系構建中,運用柔性方式展開激勵,柔性激勵在員工需求把握方面更精準,可以提升員工滿意度,激發員工潛力;最后,柔性控制特征。柔性控制主要是指在經營管理中采取更為靈活的管理方式,通過管理者自身潛力的激發實現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更好地實現管理目標。
柔性管理決策價值主要體現為能夠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確保決策的科學合理性。與剛性管理不同,柔性管理更強調基層意見的聆聽與搜集,這種方式在規避決策盲目性方面有著顯著效果。企業經營管理主要是為了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實現市場規模的擴大以及產品效益的提升,因此需要構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經營決策機制。市場需求把控與市場營銷人員以及基層服務人員密切相關,柔性管理在獲取基層信息方面更具優勢,可以切實提高管理決策的科學性。
柔性管理以扁平化管理組織模式為主,這種模式實現了中間環節的有效縮減,增強了決策時效性,確保了決策執行效率。與此同時,網絡信息技術的運用讓企業內部的溝通更為便捷,在信息共享作用下,管理與被管理者之間能夠實現信息的有效共享,極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對于管理層而言,在柔性管理作用下,可以最大限度把握基層員工的意見、想法,為科學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數據支撐;對于員工而言,扁平化管理模式增強了基層員工與高層管理之間的互動,提高了信息通暢性,保障了高層政策的有效貫徹和執行。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背景下,人才是企業競爭的根本,把握人才才能確保企業在市場當中的競爭地位和競爭實力。將柔性管理運用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當中,有效提高了人才吸納、培育的作用。一方面,柔性化管理將“人本”理念放在核心位置,從員工入手,關注員工訴求,維護員工利益,實現了企業、員工利益的一致化;另一方面,柔性管理在激發員工潛力,調動員工積極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較高的激勵價值。
隨著企業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柔性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企業而言,只有充分發揮柔性管理的優勢,才能為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增強提供堅實保障。現實當中,企業柔性管理尚未發揮應有作用,主要原因為:
第一,企業對柔性管理的認知水平有限,沒有意識到柔性管理對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性。柔性管理與剛性管理相比,更強調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的運用,由于缺乏嚴格的制度規范和落實方案,因此,極少受到重視。此外,多數管理者沒有意識到柔性管理的內在價值,認為柔性管理不會對經營效益提升產生決定性作用,而剛性管理功能性強,效果顯著,由此造成柔性管理被忽視。
第二,隨著企業管理理念的轉變,柔性管理受到多數企業的重視,不過在具體運用當中,由于缺乏經驗,管理效果并不顯著。這種問題的產生,一方面與管理者思維理念有關,管理者缺乏管理創新方面的投入力度,沒有把握柔性管理的本質特征,無法發揮柔性管理的價值和作用;另一方面,在管理當中,以傳統模式為主,缺乏對柔性管理的探究和挖掘,忽視柔性管理與剛性管理的有效融合,導致管理作用難以有效發揮。
根據柔性管理的價值特征可知,柔性管理具有激勵作用,在激勵機制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柔性管理不同于剛性管理,在激勵過程中并非單一的采取制度、獎罰等方式進行員工激勵,而是從員工內在需求以及價值理念入手,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強調員工訴求、意見的聆聽與把握,并在企業戰略基礎上確定科學的激勵策略。例如,在激勵機制制定前,會采取問卷調查或者意見搜集等方式,了解基層員工的內在需求,并以員工需求為核心構建激勵評估機制,營造透明、公開的競爭環境。
企業經濟管理活動中,經濟決策科學與否影響著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和未來發展,只有提高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性,才能確保企業發展的長遠性。剛性管理在經營決策方面,更強調決策的執行力,要求嚴格執行戰略決策,落實各級責任,這種決策模式具有時效性特征,但對于決策中存在的問題難以有效發現,即便發現也無法及時糾正。柔性管理更強調決策的科學性、精準性,在決策前會聆聽基層員工的心聲,并結合員工的實際情況制定企業戰略規劃,這種決策作用主要表現為:首先,可以激發全體員工的參與積極性,培養主人翁意識,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真正融入企業經營管理當中,成為企業的一部分;其次,全員參與下的決策,匯聚了所有人的智慧和努力,且與員工的需求相一致,員工會積極參與其中,更好貫徹最終決策,保障決策的順利實現。
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生產過程影響著企業的生產成本和產品質量,以柔性管理指導生產經營活動,可以實現生產效率的全面提升。第一,柔性管理注重基層信息的搜集,以需求為導向制定生產經營管理計劃,同時注重以需定產,避免材料浪費現象的發生;第二,柔性管理注重客戶需求的把握,通過客戶信息的掌握,為生產活動提供數據支撐,并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對產品進行創新研發,以滿足市場需求,擴大產品占有率,實現生產經營的可持續性。第三,靈活性是柔性管理的顯著特征之一,將其運用到生產活動中,可以實現產品結構的調整優化。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首先,柔性管理注重市場數據的搜集與應用,在產品研發生產過程中,以市場需求為依據,確定對應的產品研發策略和生產目標,可以更好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其次,柔性管理強調先進技術、理念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的運用,通過新技術、新產品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
在企業經濟管理活動中,財務管理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不僅為企業日常管理提供了資金保障,也有效控制了企業的經營成本,確保了企業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柔性管理與財務管理的有效融合,在財務管理結構優化、財務成本節約、財務效率提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財務管理具有鮮明的目的性,一方面是實現財務風險的有效規避,提高財務管理運行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通過財務管理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運營成本。對于企業而言,資金是最為稀缺的資源,必須要在有限資金的基礎上,發揮資金的最大價值。在傳統管理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按部就班,缺乏創新性、靈活性,無法調動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但柔性管理機制,可以從根本上把握財務管理人員的內心需求,并將財務管理工作與員工薪酬績效相結合,真正激發財務管理人員的內在潛力,最大限度提升財務管理的效率,達到財務管理風險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市場競爭的根本在于人才,只有把握人才優勢,才能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將柔性管理模式應用到人力資源管理中,將會最大限度發揮人力資源管理效率。首先,柔性管理的應用可以增強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聯性,提高默契度,更好滿足雙方發展需求。企業發展當中的人才資源尤為稀缺,所以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尤為重要。柔性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員工訴求,幫助企業制定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通過薪酬激勵、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調整吸引和培育優秀人才,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實現雙方互利共贏。柔性管理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只有充分重視柔性管理工作,將其有效融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當中,才會實現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柔性管理能夠對企業文化產生作用,并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文化構建中,柔性管理同樣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首先,柔性管理本身就是一種管理理念,這種理念有效運用到企業管理當中,可以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營造更為高質的文化氛圍。企業文化會對員工歸屬感、認同感產生影響,也會影響員工精神需求、職業理念等。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優良的企業文化能夠幫助員工樹立科學的價值理念,培養員工忠誠度。其次,構建企業文化是一個緩慢過程,需要眾多主體的參與。將柔性管理運用其中,可以增強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溝通交流,對企業文化氛圍構建意義深遠。
企業經濟管理活動中柔性管理的運用順應了企業現代化的發展需求,對實現企業人性化管理、科學化管理、規范化管理提供了堅實保障。柔性化管理遵循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企業與員工利益的統一性,有效調動了員工內在潛力。柔性化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發揮著顯著作用,本文主要從財務管理、激勵機制、管理決策、人力資源、文化建設等方面予以分析,希望可以為企業柔性化管理體系的構建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