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勁松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7)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回答了新時代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課題,順應時代呼聲,指引前行道路。而高職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的技術技能型儲備人才,我們要把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以下簡稱“概論”課)這一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課程廣泛傳播,引導學生認真研讀,深入學習,深刻領會。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不斷與時俱進,根據時代變化和社會發展需要進行自我革新、理論創新的政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以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的豐富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總書記對青年寄予了殷切期待和無盡厚望,今年4 月,他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指出,“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而青年高職大學生作為青年群體的一部分,4 月,習總書記在4 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大會上用八個字傳達了他對職教大學生的無盡期許:“前途廣闊,大有可為”。高職青年是國家寶貴的技術技能類人才儲備。今天,我們廣大青年高職大學生站在了“兩個一百年”的重大歷史交匯點,要創造的歷史就是把自己的青春力量融入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用自己的雙手助力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征程漫漫,唯有奮斗,在奮斗中發光發熱,綻放出青春之光。
可是,當代青年又恰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動、大調整時期,各種觀念交相碰撞,各種思潮噴涌呈現,其中,有好的思想,也有許多錯誤的觀念。而青年高職大學生思想觀念不成熟,是非判斷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較弱,很容易受到各種錯誤觀念、不良思潮的影響。如果在人生的“拔節孕穗”這一關鍵時期沒有培育出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對我們要走的道路迷茫、質疑,甚至不知道要走什么路,就有可能走上歪路、邪路。所以,我們要用正確的思想指導高職青年學子,用先進的理論鼓舞高職青年學子,用最新的理論成果武裝高職青年學子,讓他們能抵御各種不良思想的侵襲。
高職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知識,主渠道就是三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基礎”課、“概論”課、形勢與政策課)。其中,“概論”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從它在三門課程中所占學分最重即可直觀感受到。高職大學生通過“概論”課程的學習,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及其理論成果。可以這樣說,高職“概論”課因其自身教學內容,在三門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是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入行”的核心課程。高職“概論”課因其承載的重大任務,是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武裝青年高職大學生頭腦的重點課程。上好“概論”課意義重大,責任重大。
“概論”課必須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加強與改進自身課程建設。必須要時刻緊跟黨的理論創新步伐,時時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新進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能夠為高職“概論”課的改進與加強提供科學的思想指引和豐厚的理論滋養[1]。因此,深入探討如何將其有機融入高職“概論”課,用這一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蘊含的豐富理論和話語體系來加強和改進高職“概論”課,切實增強課程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增強廣大高職學生的獲得感,具有重大的現實需要。
高職院校是我國重要的“能工巧匠”人才培育基地,同高等本科院校一樣,它既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地方,同時,也肩負著對廣大高職大學生進行意識形態方面、理想信念方面、思想道德層面和價值觀念方面的積極引導和有效培育,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打造出德才兼備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德才兼備”首要便是一個“德”字。正如習總書記所說,立德樹人才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而我們要立什么樣的德、樹什么樣的人和怎樣立德樹人?對這一根本問題的回答就是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根本任務。特別是高職“概論”課,必須要在教學過中讓高職大學生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深刻理解立德樹人的要旨;要讓高職大學生從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正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2];要讓高職大學生感受到推動歷史前進的磅礴中國人民的力量,自覺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成為這一歷史偉業中添磚加瓦的一員。
新時代高職“概論”課要想得到加強與改進,提高自身教學質量和人才培育質量,實現創新發展,就必須要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效地融入高職“概論”課教學之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黨和國家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具有真理性和科學性的理論成果,是高職“概論”課的理論基礎和思想指引。這一思想有機融入高職“概論”課,會為高職“概論”課教育教學提供系統指導,注入新鮮力量,激發創新活力。在有機融入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堅持幾個原則。
在高職“概論”課中融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助于增強高職大學生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覺自信,幫助高職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崇高的理想信念,自覺抵御各種錯誤思潮和不良價值觀念的影響。有助于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提升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切實增強學生的獲得感,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
要做到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有機整合合理編排教學內容,在授課時可以參考教育部教指委編排的“概論”課專題教學指南,進行專題式教學,同時根據校情學情因材施教、因生施教。根據“互聯網+”時代的世情國情黨情、輿情校情學情,創新多樣性的話語體系,適時轉化課堂語言的表達方式,既體現政治性,宣講政治話語,又體現理論性,傳播馬克思主義真理,還體現大眾性,進行接地氣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愛聽想聽,真聽真信。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1 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同時,也是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這一新思想是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全新的話語體系[3]。高職“概論”課教師對于這一發展著的思想,必須不斷地深入學習、深刻領會。不能有“吃老本”的懈怠、守舊觀念,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則,認真學習領會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思想內涵,同時,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學習交流研討,開展集體備課,加深自身對這一新思想的認識。馬克思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4]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徹底的科學理論,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完全可以也應該被高職大學生掌握,對高職大學生的人生之路進行思想指引。而這一新思想從科學理論到深入人心的過程中,高職“概論”課教師就要搭建起一座入腦入心到真懂真信的橋梁。這座橋梁要盡可能的堅實穩固,才能讓年輕的高職大學生們通過它,獲得理論的學習,認知的提升,信仰的構筑。
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職“概論”課教學,關鍵點與核心點都在于“融入”二字。“融入”不是個別理論或觀點的隨意拼湊,也不是簡單粗暴的嫁接,更不是生拉硬拽的疊加。
當前,《概論》教材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毛澤東思想,分四章闡述了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第二部分分三章闡述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各自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形成發展過程、主要內容和歷史地位;第三部分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共有七章,系統講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體系和主要內容。顯然可見,這大三部分的主要內容不同,重點難點不同,因此,融入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在毛澤東思想部分,我們必須要讓學生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在其發展、創立的過程中,一直堅持、發展和創新著毛澤東思想。[5]
要想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職“概論”課中,離不開高職“概論”課教師的主動參與和積極作為。要加強高職“概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充分調動和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提升教師的過硬政治素養、業務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情緒渲染能力。
首先,堅持“傳道者先要明道,教育者先受教育”原則。高職“概論”課教師要深入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研讀習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弄明白、搞清楚新思想的形成條件、形成過程、邏輯關系與創新之處等等。只有教師自己把理論讀懂了、學通了、悟透了,才能去引導學生、指導學生。
其次,練就“三寸不爛舌 強過百萬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概論”課教師是要在“概論”課堂上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清楚表達出來的,課堂四十五分鐘時間短,要宣講的理論豐富且深刻,教師在自身弄懂的基礎上,一個基本功就是清晰的表達,把關鍵節點講清楚,把重點難點講明白,把邏輯關系講順暢。一切依托一個“講”字,教師要不斷錘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是高職“概論“課堂能產生實效性的,讓學生有獲得感的基礎。
最后,要善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豐富教學。信息化時代,高職“概論”課教師不宜再依賴“黑板+粉筆”或“ppt+投影儀”的傳統教學手段了,要善于運用網絡信息和新媒體,做到線上線下資源共享、課內課外師生互動、教與學手段多樣,考核方式靈活多元。只有這樣,不斷地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變化方法,推陳出新,才能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