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晨
(中國華油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724)
在新時期,企業的基層工會工作也會隨著市場經濟形勢的變化而產生了幅的變化,在此基礎上,要做好基層工會工作體現出了重要性。工會組織本質上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形成的群眾組織,他們代表著人民群眾最根本的利益,也要為人民群眾提供服務。做好企業的基層工會工作,就要盡最大努力來調動企業中所有員工的創造性和工作熱情,使員工的作用得到充分的體現,讓員工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做出更大的貢獻,推動企業進步。
首先,企業基層工會能夠幫助維護企業中員工的合法權益。企業基層工會中最為基本的工作職責就是為企業的員工說話,維護企業員工的一些合法權益,這樣才能夠讓企業中的員工真正將企業當作自己的家園,具有良好的主人翁意識,使企業的員工在發展的過程中更具積極性和主動性。與此同時,企業基層工會在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時,同時也能夠得到員工的信賴和支持,使后續企業基層工會工作的順利開展獲得升級以及活力,促進企業的進步。
其次,企業基層工會能夠幫助協調企業以及員工之間的關系。基層工會工作往往在企業的領導層以及員工之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能夠反映出員工的訴求,使企業的領導進行了解,還可以幫助企業尋找到最有效的對策,對相關的問題進行解決。與此同時,企業中的員工如果不理解企業中的一些政策,基層工會也能夠為員工提供解釋,從而使企業以及員工之間的矛盾得到良好的協調。
除此之外,企業的基層工會也能夠為市場經濟建設以及發展提供良好的服務,基層工會本身就是黨開展群眾工作的有效方式,是一種基于企業黨組織領導下的員工群眾組織。在企業基層工會的工作中,必須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按照企業工會的章程,帶領企業實現發展,讓企業的員工立足于員工的本職工作和員工的位置,以主人公的姿態來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推動企業的進步。
當前企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企業的整體結構也越來越復雜,職工之間的利益關系也不再簡單,尤其是企業的領導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勞動人員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和明顯。除此之外,企業分配制度在產生變化的過程中,已經導致企業對于資本以及技術要素方面問題認識越來越清晰,使國企業中不同員工層級之間存在的收入差距也越來越大。具體來說,在一些企業中,對于經營者采取的往往是年薪制以及股權分配的方式,而針對一些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則為其提供技術分配的方式,這些人員在待遇方面的不同,使其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間。而針對企業中的普通勞動者來說,他們的技術含量本身會比較低,和其他的層次的員工之間存在的薪酬差距也會不斷擴大,這就會導致一些低收入的人群會要求基層工會開展相對應的維權,使他們的基本權益得到保障。但是基層工會在實際中存在能力方面的一些限制,尤其是對企業領導的決策進行影響是難以體現出效果,這就導致基層工會的協調作用日益減小[1]。
當前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已經越來越快,使國有企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是很多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隨著人員數量的增加,以及員工結構的完善,不同員工的職業分工也越來越深入和細致。與此同時,企業在員工崗位以及薪酬待遇等多個方面的差距,又存在明顯加大的趨勢,這就會導致企業中基層工會方面的工作內容也越來越復雜,工作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2]。比如說在一些企業中,包括科技工作人員、管理工作人員以及普通勞動人員,作為一些不同的群體,他們會分屬各個工作,使整個企業得到順利穩定的運轉,在這些不同的工作中產生的問題也體現出差異性,因此在針對這些人群的基層工會工作中,就需要體現出相對應的差異性。
有很多企業基層工會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整體的組織形式尚不完善,同時也缺乏應有的制度保障,企業對于工會工作的重視度不足,也沒有積極地做好工會組織工作,因此就會導致很多基層工會在實際工作中缺乏應有的影響力和組織力,使實際組織在運行過程中會體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進而影響到基層工會組織的實際效果。與此同時,有很多企業中工會的干部在兼任干部時,還會有其他的一些工作要去處理,這就會導致他們在基層工會組織中的注意力比較分散,也無法投入全身心的精力去開展工作,使整個工會組織的管理疏散,存在眾多的漏洞,工會組織的凝聚力無法得到體現。此外,還有很多企業的基層工會制度設置并不是十分合理,和企業改革需求不匹配的,使整個工作的開展極其困難[3]。
傳統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主要的經營目標是為了使企業的市場地位得到不斷的提高,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在這種模式下,傳統的工會工作方式顯然無法企業的長期發展規劃以及需求,但是有很多基層工會組織在長遠發展的過程中,仍然沒有突破這種單一化工作方式的限制,經常會對領導人員以及基層的員工做一些沒有任何意義的思想灌輸。久而久之,導致企業中的人員對基層工會組織不抱任何希望,甚至會對相關的工作人員厭煩,直接影響基層工會組織的效果。由于工會組織思想方面的落后性,導致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缺乏應有的創新思維,更加沒能正確認識到工會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應當重點把握的問題,也使整體制定的工作模式欠缺合理性。在企業中,基層工會組織的工作任務以及內容還有實踐的方式,仍然停留在單純的工會活動方面,無法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嚴重影響到了工會工作的順利開展,難以保障基層員工的利益。當出現問題時,基層工會組織僅僅會在表面來對員工進行維權,而無法真正使用合理合法的法律途徑,保證基層員工應有的利益,這不但抑制了基層工會組織的發展,更加抑制了企業的進步。
企業中基層工會組織要得到快速的發展,使相關的工作效果得到全面的體現,因此需要構建形成更加健全和完善的管理機構,設置不同崗位工作人員,安排相對應的工作內容,內容主要包括對各項基層工會規章制度的完善,讓企業工會工作能夠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切實加強工會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尤其是在企業改革越來越快速的當前社會中,基層工會組織必須要真正了解企業中員工的實際需求,對相關的工作進行創新和改革,真正意義上來達到維護職工利益的目標。另外是需要做好對于職工考核的工作,完善相應的制度,規范相應的流程,并對工會工作人員的情況進行合理性的考核,從而能夠顯著地提高企業基層工會人員的工作活力,使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影響力更大。除此之外,企業還要結合社會發展的形勢以及趨勢,將理論教育以及實際情況進行完美的融合,探索具體的方法,對工作人員進行合理的教育,不斷提高基層工會人員的素質水平,保障基層工會工作效果。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不但要圍繞工會本身,還要結合工會未來的發展目標,使用恰當的吸引條件,去吸引一批更高素質水平的工會管理人才,對人才進行重視、關心以及愛護,為人才提供發揮才華的空間以及余地,信任人才,并在不違反企業基層工會原則的前提下,為員工提供發展的平臺和機會。除此之外,企業還需要對基層工會人員進行知識方面的培訓,適當邀請相關方面的專業人員到單位中來,對員工進行培訓,或者將其遣送到高等院校去學習相關的知識理念,讓這些人員能夠真正意義上了解最新的一些基層工會管理方式和方法,尋求這些方法有效應用的措施。還要鼓勵這些工會工作人員在其下班之后利用業余的時間去進行學習,參加考試,并結合具體的考試測評結果對這些人員進行激勵,使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更具積極性,正確認識到企業基層工會工作的重要價值,幫助企業防范各種風險。
首先是要重視對企業進行民主管理,基層工作中要深化班組的民主管理建設,不斷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以及監督制度體系,拓展民主管理的范圍,深化民主管理的層次,真正體現出職工的主人翁地位。另外是需要尊重職工民主權利,對員工進行全面的教育以及培訓,使基層工會職工代表的綜合素質水平提高,使他們在參政議政的過程中更具話語權,發揮出職工代表的重要作用。同時針對基層工會中職工提出的意見,也需要認真地對待,將這些信息及時反映給職工代表,對問題進行合理性的解釋。除此之外,還要將職工利益以及企業的利益之間進行完美的結合,企業的基層工會組織要將企業的發展以及職工利益之間進行完美的統一,使企業基層工會組織中的員工更具大局觀念,緊緊圍繞著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的目標來組織相關工作的開展,對員工進行引導,并為企業提供保障,讓基層工會組織中的職工真正認識到企業的興衰也會和自身的利益息息相關。
在企業基層工會組織中,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能夠轉變傳統落后的組織思想觀念,通過各種多樣化的途徑以及方法來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企業工會活動,從而使企業職工的活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也讓企業中工會組織的重要作用得到體現,幫助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積極開展企業工會活動,能夠使職工的生活得到豐富,使職工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凝聚力,讓所有員工擰成一股繩,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做出更大的貢獻。比如說在企業內部建設過程中,基層工會組織要結合實踐情況來建設“職工之家”,包括讀書閱覽室和適當的活動場所都是合理的方法,從而可以滿足企業中職工對于多樣化的生活需求,為企業職工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樂趣。另外,在工會內部還需要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讓職工對工會具有更大的依賴感以及歸屬感,使職工的作用得到發揮,為企業的發展做貢獻。在實踐中,可以通過“民心工程”為企業中家庭條件艱苦困難的職工送上一些溫暖和祝福,對其提供適當的經濟補助和政策上的幫扶,讓黨和群眾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同時促進黨和群眾之間的友好交流。
總而言之,在企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基層工作中已經體現出了一些新的問題,這就要求企業基層工會能夠不斷地強化自身的建設,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努力轉變思維,進行創新,解決員工遇到的實際問題,盡量去滿足員工的各種需求,發揮企業基層工會的重要作用,也為基層工會組織注入新的活力,為企業的順利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