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剛
(重慶市云陽縣高陽鎮高陽小學,重慶 404507)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極具邏輯性的學科,對于學生學習思維的培養以及邏輯能力的提升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教學要進行全方位的改革,構建更加高效的課堂學習,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深度挖掘教學內容,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及數學學習能力[1]。教育游戲正是應運而生的一種教學方法,符合小學生好玩好動的特點,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將教學與游戲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更好地在課堂學習。
教育游戲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幫助學生快速培養數學學習興趣。教育游戲是以學生為教學出發點,遵從學生“熱愛游戲,反感課堂”的思維模式,將數學知識從課本中釋放出來,放入到形式更加多變的游戲中去,讓學生從游戲中進行學習,不僅讓學生了解學習的內容,還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快樂,形成對于數學課堂的喜愛以及對于數學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
教育游戲是一種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充分地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游戲的方式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放低了學習的門檻,讓學生從課桌的束縛中走出來,真正的走入課堂之中[2]。同時教育游戲能夠激發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從多個方面感受數學學習的魅力所在。教育游戲本身還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質,能夠激發學生對于游戲中遇到的問題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主動性。
教學游戲通過巧妙的設計,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遇到學習問題并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理性的探究思維,同時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培養學生的客觀理解事物的能力,對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這樣當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數學問題的時候,能夠更加全面地思考問題,尋求更合理的解決方法。
教育游戲相比于傳統的教育方式有著許多教學優勢,除了游戲的性質之外,還融合了許多的現代化元素,讓整個教學方法能夠跟進時代[3]。一方面,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為課堂打開了另一扇窗戶,讓學生有機會了解到更多的知識,也補充了更多的游戲方式,對于學生的思維發展、興趣培養都有促進的作用。多媒體技術將書本中枯燥的知識拿到現實中來,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學習教學內容,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實現更多的游戲方式,讓學生保持對于課堂的新鮮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融入生活元素是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方式必備的一項元素,讓學生了解教學內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將實際生活與理論知識相聯系,增加學生對于數學的親近感,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幫助學生更好地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教育游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將游戲融入課堂當中,對于學生培養學習興趣有著良好的推動作用[4]。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學的內容,充分理解教育游戲的核心內涵,把握好游戲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將游戲與教學相互融合,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教師在游戲設計上要統籌兼顧,引用一些讓學生已知的游戲,如角色扮演的游戲來讓學生快速了解游戲方法,幫助學生更快融入課堂教學。同時教師還要創新一些游戲方法,調動學生的獵奇心理以及好勝心理,通過新穎的游戲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參與到游戲中來。教師要充分考慮教育游戲的教育核心,改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將教學內容重點從理論知識的積累轉移到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學習習慣的養成上來,幫助學生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通過更有深度地培養來實現學生全面的發展。
正所謂,一個好的開始就成功了一半,課堂的開始階段對于整堂課程的高效進行有著至關重要的鋪墊作用。這個階段學生的注意力相對較為集中,教師方便進行集中引導,教師可以更加輕松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選取簡單而有效的游戲進行開場,讓學生從課堂的開始就參與到學習中來。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節“平行四邊形與梯形”一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設計“找不同的游戲”,將平行四邊形與梯形隱藏多媒體展示的圖片之中,向學生在圖片中尋找的時候感受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形狀,在學生心中留下初步圖形的印象。教師在學生尋找完畢之后,讓不同的學生進行發言,講述學生眼中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區別,最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對兩種圖形的學習產生興趣,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教師通過一個簡單的游戲,極其學生自身的好奇心,讓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對于學習內容有基礎的了解,并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保障教師接下來教學得正常而高效進行。課堂的初始引導,教師要做更多的準備工作,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生對于課堂的刻板印象,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愿意學習。
教學課堂永遠是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的一個環節,既要承接好課堂開始時的內容,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保證課堂整體的高效性,最后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思維,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夯實地基。課堂中的教學,教學時間更加廣泛,教師要將教學內容深度挖掘,與游戲設計進行更好地融合[5]。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二節“觀察物體(二)”一節的教學過程中,將“搖骰子”的游戲融入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三人小組,首先由教師給予一個物體的直觀圖,給予所有小組公平競爭的權力,讓最先競爭到的小組學生分別繪制物體三視圖,然后隨機抽取小組接下來的答題順序。若是小組答對就給予小組擲骰子的權力,通過學生兩顆骰子的數目和來決定下一個小組物體的擺放數量,并讓答對學生擺放物體來形成下一組的題目。若是下一組學生未能答對題目,那就讓學生進行搶答。
在教學的最后,教師可以給予答題數目最多的小組一些小的獎勵,同時給予所有同學肯定的評價,鼓勵學生參與到以后的學習中來,增加了學生對于數學課堂的喜愛,培養了學生的學習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過程教師要充分把控教學進程,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課堂教學,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游戲中來,對于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及時地進行解決,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良性的游戲競爭,避免各種負面因素耽誤課程的進度,保障游戲的正常而高效進行,進而保障教學的正常進行。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學習,通過小組之間的競爭關系讓學生感受到集體榮譽感,通過學生的勝負欲望來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教育游戲讓學生參與到游戲中來,通過讓學生出題、讓學生解題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加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幫助課堂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教學內容。
結束語:綜上所述,隨著教學要求的不斷更新,教學方式的不斷改變,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要先實現自身的意識形態轉變,充分理解教學內容的變化,轉變教學的內容,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育游戲施展過程之中,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與新興技術多媒體相結合,讓教育游戲在創新教學的基礎之上實現更新教學,通過課堂各個部分加強課堂設計,融入游戲理念,增加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興趣。通過鼓勵學生加入游戲,來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更充分的理解課堂,改變學生應試學習的地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學生根本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