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琴
(山西省城建投融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在全球化新經濟形勢下,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對國有企業綜合實力的要求也不斷提升,企業文化“軟實力”成為國有企業保持基業長青的關鍵環節。但是,當前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尋求企業文化建設路徑,從而達到助推企業長足發展的目的。
所謂企業文化,就是指在社會文化影響的基礎上,通過企業領導人倡導和企業員工共同實踐并普遍認同,所形成企業整體的精神追求、行為準則和管理模式的總和,具有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作用,其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精神文化。企業文化都是經過長時間積淀,并得到大多數員工認可的價值準則,對外展示企業的形象,對內凝聚企業員工,不斷推動企業成員共同向著目標努力奮進。
(二)制度文化。企業文化建設除了精神方面建設,還需要制定與精神理念相適應的制度,以制度和價值觀的協調統一,推進理論和實踐的統一發展,讓全體企業員工能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下、完善的制度規范中共同創造企業更高的價值。
(三)物質文化。企業文化不是虛擬文化,也能化為實實在在價值的物質文化。比如,實現企業辦公場所的優化,企業整體環境的提升等。就像提起華為就想到“狼性文化”,提起阿里巴巴就想到“芝麻開門",喻意為小企業不斷壯大并開啟財富之門。企業文化影響力足以幫助企業將文化轉化為實際經濟和物質利益,因此物質文化也是企業文化的具象體現。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開始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依然存在諸多困境和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總體規劃不足。許多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總體規劃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文化建設只停留在硬件建設和氛圍營造上面,不能將文化建設上升到“文化管理”,企業部門與部門之間,甚至各分公司之間存在各自為陣的局面,企業黨組織、團組織以及企業工會之間協作不足,工作效能無法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建設需要經過形成、擴散、傳播等多個環節,涉及企業最高領導人到企業最基層的一線員工,需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有所成效,如此宏大的格局和極高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很大程度上造成企業在整體規劃上存在不足。
(二)文化建設落地不實。國有企業因為自身性質的原因,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往往選擇立意較高、格局較大的企業文化核心理念,但是這種“高空作業”式的企業文化建設,如果不能與企業實際發展目標相適應,不能將理論實踐化,那么企業文化應該起到的凝聚作用以及激勵和約束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企業文化如果只停留在空喊口號的層面,落地不實就不能發揮該有的效用,不能成為企業長足發展的有效助力。
(三)宣傳貫徹實效性不足。企業文化建設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就是宣傳貫徹環節,但是當前許多國有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往往創新力不足,對于宣貫環節系統設計也不夠科學,以至于企業文化宣貫的形式與企業員工的需求和接受度存在一定的差距,宣貫實效性不足,就難以有效將企業文化融會貫通,難以激發企業員工的認同感,也無法實現激勵和約束的目的,因此,在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中,應該著重在企業文化宣貫環節中下力,以確保文化建設落實落地。
通過以上問題的分析,筆者總結出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可行性策略,主要從兩個方向入手:一個是企業文化的塑造;另一個是企業文化的營銷。
(一)國有企業文化塑造方面
1.統籌規劃,細化實施。企業文化建設還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涵蓋了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項長期建設的工程,因此,企業文化建設需要構建一套完善的文化架構體系,并將企業的安全、效能、廉潔等方面的文化,全面納入企業整體文化建設體系中,并逐步完善表層文化和制度文化。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要細化分步實施的措施,分階段的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體系的各項內容,以切實的工作措施實施潛移默化的文化滋養。
2.搭建平臺,強化宣貫。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涉及企業的各個方面,但是想要建立起穩定的企業文化影響力,重點是要打破企業文化傳承和推廣過程中零散的工作模式,將相關的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并進行系統的設計規劃,實現宣貫載體和渠道共享,實現企業文化宣貫的長效化和系統化。企業文化的形成都是通過慢慢的形成氛圍習慣,每一個員工從內心認同企業發展的價值理念,這種氛圍感的形成,是企業發展巨大的助力,可以有效推動企業高效和諧的發展。同時,企業可實施雙級文化落地聯動機制,即從公司、部門兩個層面開展企業文化宣貫工作,合力共建企業文化的落實。
3.完善制度,固化企業文化理念。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發展具有極大的助推力,尤其在引導企業員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僅僅依靠文化氛圍建設還遠遠不夠,還必須依靠完善的制度機制,將企業員工的工作方式和行為進行規范。現代企業管理,是制度化的企業管理,在制度化建設中融入企業文化建設,在約束性準則中注入人性化管理,這也是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閃光點。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形成是十分不易的,想要員工都轉變觀念,接受新的文化理念,是需要思維在不斷僵化的過程中,進行優化,最后達到固化的目的。
4.創新方式,適應時代發展洪流。創造性和創新性,是現代企業呼聲最高的價值導向,企業文化建設也需要以創新為引領,打造創新文化,緊跟時代潮流。在企業內部,應該營造出從上到下的學習氛圍,每個人都習慣學習、善于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拓寬視野,激發創新活力;在企業外部,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順應時代發展洪流,創新工作方式,不斷提升員工素質。創新文化體系的構建,可以助力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增加,在企業中營造“勇于創新、敢于變革”的文化氛圍,可以激發企業員工奮勇爭先的工作激情和斗志。
(二)國有企業文化營銷方面
國有企業文化價值,除了內部認同感和凝聚力之外,還應該強化外部營銷,將企業文化“變現”,為企業增加實際的價值和利益。
1.外顯文化營銷。主要是通過企業品牌、商標等基本外顯元素的設計,將企業文化和內涵通過可視化的設計應用于企業各項經營活動中,比如產品、廣告甚至是各類包裝中,形象性的外顯文化設計,不僅能將企業文化的傳承具象化,還可以幫助國有企業的增加企業的社會知名度。
2.行為文化營銷。行為文化主要體現在企業各項經營活動中,是比外顯文化更直接且更具有效率的企業文化營銷,企業行為文化的宣貫需要依據受眾的不同,來選擇營銷的方式,比如企業內部行為文化建設,可以通過張貼宣傳標語,制作企業理念的小冊子、或者在企業員工工牌上印制企業文化要點,都能將企業文化理念融入員工的工作生活中。同時企業員工高素質的行為方式,在對外進行業務洽談時,也能給合作對象極好的合作體驗,這也是企業行為文化的實際價值體現。
3.制度文化營銷。企業制度文化不僅僅是針對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執行只是制度制定的表層目的,在形成企業制度文化后,企業可通過制定有效的規章制度,形成獨具一格的企業管理風格,從而樹立起個性化的企業形象,良好的企業管理模式,可以幫助企業營造出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競爭力,為企業實現價值利益提升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總之,國有企業起著國家經濟發展改革的支柱作用,國有企業文化可以有效助推企業的長足發展,如果企業文化缺失,企業將失去凝聚力,長此以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勢必會嚴重降低。因此,國有企業應該重視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從國有企業文化塑造和營銷兩個方向強化企業文化建設,并通過可行性措施將企業文化升華為“文化管理”,以巨大的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切實推動國有企業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