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增進
(廣西橫縣文化館,廣西 南寧 530300)
鄉村振興作為我國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后繼新時期戰略部署的重要工作任務,為切實提升鄉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增加鄉村居民的幸福指數,需保證鄉村振興工作得到切實落實。如以文化館為鄉村振興服務工作抓手,推動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滿足鄉村居民的精神訴求與文化需求。在實際文化館服務為鄉村振興服務工作開展時,應當從多個領域入手,不斷提升文化館的服務水平,實現鄉村振興視野下的文化館服務目標。
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時,不可單一提升鄉村人民群眾的經濟收入,應當全面提升鄉村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指數,增加鄉村居民的生活獲得感與幸福感。為此,在實際工作開展時,文化館應當加強基層文化的服務工作,積極舉辦豐富多樣的文藝活動,引導鄉村居民主動參與其中,豐富鄉村居民的空閑生活,提升鄉村居民的精神追求。在文化館服務工作的開展時,可同步推動鄉村經濟與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夯實基礎。由此可見,文化館服務工作為鄉村振興工作開展具有十分重要性與必要性[1]。
筆者認為,在鄉村振興視野下,文化館提高鄉村服務工作水平時,應當將鄉村文化發展的效能建設納入到績效考核內容當中,并制定科學嚴謹的管理考核制定,對鄉村政府的管理職能進行明確,保證監督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實。為杜絕基層文化站不作為問題的出現,應當基于績效考核工作,對文化站的管理人員、服務人員進行問責,采取獎罰分明的工作處理,調動文化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避免懶政風氣的出現。
文化館在鄉村振興服務工作時,應當基于鄉村振興戰略開展中長期的規劃布局,編制科學合理的經費保障機制,確保文化館在鄉村振興整體運行的可行性與穩定性。在日常工作指導與監督管理時,應當明確文化館的社會服務功能,創新文化館的服務方式,不斷發揮出文化館的基層文藝服務工作水平。
在鄉村文化活動中心建設過程中,為避免勞民傷財、浪費社會資源,應當完善基層鄉村文化活動中心的建設標準,如場館占地面積、建筑面積、投資預算、設備采購成本等,避免個別地區的基層干部為刻意增加政績,在基層鄉村文化活動中心建設時大興土木,耗費大量財政與人力,導致文化活動中心服務工作效能被架空,無法發揮出基層文化活動中心的服務效能。
由此可見,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文化館為有效提升的服務水平,應當對鄉村文化活動中心建設標準進行細化。各個地區進行建設標準界定時,可參考國家下發的建設指標,并結合本地區的實際經濟發展實力,以及人民群眾的實際精神生活需求,文化館對鄉村文化活動中心建設標準進行細化。如鄉村文化活動中心進行建設時,應當將其納入鄉鎮整體建設規劃當中,在綜合考量后,明確鄉村文化活動中心的建設面積、功能布局,最大化服務于人民群眾,發揮出鄉村文化活動中心的社會服務價值。
在鄉村文化活動中心內部管理時,應當健全人員考核評價機制,為保證考核評價的公正性,應當由縣區政府部門組織其他單位進行落實,對文化活動中心人員的服務能力、工作成效、工作態度進行綜合評估。在科學嚴謹的考核評價體系運行下,可對各項工作進行細化,確保文化館基層文藝服務工作開展的有效性與可行性[2]。在文化活動中心運維機制健全時,應當執行明確的獎懲制度,使得文化館人員的工資與其績效考核進行管理,并將考核結果與各類福利進行掛鉤,消除懶政、不作為的工作風氣,充分調動文化館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使基層鄉村文化活動中心的整體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為有效提升文化館的服務水平,應當對區域經濟、產業結構、民風民俗進行深度分析,因地制宜開展專項的文化服務工作。為保證日常工作開展的有效性與可行性,應當對鄉村文化的工作進行科學規劃部署,設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動,充分調動基層民眾的文化活動參與積極性與熱情,不斷提升基層民眾的精神生活。
筆者認為,在鄉村振興活動文化館服務工作開展時,不可秉持傳統的文藝工作服務模式,應當契合新時期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訴求,合理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開展多元化的文化服務工作,如基于微信社交軟件,建設鄉村文化服務微信群,及時通知文化服務活動開展的具體事宜,有效提升文化活動服務的有效性與可靠性。為文化服務工作開展時,可對當地的民族風俗人情進行深入挖掘,保證每一位村民了解當地的文化風俗,增強村民的故鄉情結,主動加入到鄉村振興工作當中,不斷增強鄉村民眾的核心凝聚力,解決鄉村發展的現實問題,不斷提升教育水平、醫療服務水平、經濟收入水平,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3]。
在鄉村振興活動提升服務水平時,應當不斷加強文藝工作隊伍建設,解決文化文藝資源不足問題。筆者認為,文化館在鄉村的文藝工作隊伍建設時,應當遵循海納百川的理念,對具備不同才藝的民眾進行吸納,如傳統手工藝、歌舞表演、戲劇表演、民俗傳承人等,保證文藝隊伍的多元化與包容性。鄉村文化服務的對象,主要為周邊地區的居民,若可以充分調動周邊居民的文藝服務意識,主動參與到文化文藝活動的服務工作當中,則可以很好解決文藝工作人員不足問題。鑒于新時期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服務的特殊性,為使得文化館的服務水平得到質的提升,應當使得新時期的文藝青年主動下沉到基層,全心全意為基層人民服務,發揮自身的文藝服務價值,引領基層文化館的服務水平進入新的高度。為留住優秀的文藝工作者,應當增加基層文化館工作的福利,為文藝工作者提供職業發展平臺,使得文藝工作者可全身心投入到實際服務工作當中。
鄉村文化服務活動過程中需要資金的有力支持,才可順利開展各項工作,不斷提升的服務效能。為解決鄉村文化服務活動文化館資金不足問題,應當主動優化文化館的籌資途徑,如簡化專項資金的申報程序,提高資金的投放效率,保證專項資金使用的安全性與可靠性[4]。
鑒于鄉村文化服務活動文化館服務工作的特殊性,在籌資途徑業務拓展優化時,應當在政府引導下,合理引進社會閑置資本,使得企業加入到文化館服務建設當中,保證建設資金的來源穩定。為使得文化館得到持久運行,應當將文化館服務的建設開發與鄉村集體經濟進行關聯,在集體經濟紅利中分離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鄉村文化活動服務的建設,不斷提升文化活動的服務水平。
為提升鄉村文化館的整體資金利用效率,應當對文化服務活動的運行成本進行精細化控制。為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文化館應當主動與社會藝術團隊、志愿者團隊、企業單位、政府部門進行合作,定期開展文藝服務工作,有效節省文化館的合作開支,并保證鄉村文化服務質量與效果。
綜上,文中對鄉村振興視野下的文化館服務工作進行探析,針對文化館服務工作意義進行論述,并圍繞文化館服務工作水平提升路徑進行闡述,對多個舉措建議進行分析探討,旨在說明鄉村文化館服務工作提升的必要性。為有序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實,應當不斷發揮出鄉村文化館的服務工作效能,提升鄉村居民的精神認知高度,統一鄉村居民的文化意識形態,推動我國魅力鄉村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