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鵬飛 黃青
(1.貴州師范學院,貴州 貴陽 550018;2.貴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1400)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軍思想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高校的征兵工作要通過健全組織機構,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宣傳教育,在實施過程中要優化征兵環境,落實配套政策,強化協作聯動。實施早謀劃,精心繪制“施工圖”、嚴格標準定好位,勇于亮出“責任圖”、提升效率快落實,認真細化“進度圖”。描繪“三幅圖”,構建落實有力的規劃部署體系。
自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一年兩次征兵兩次退役改革實施方案》后,全國“兩征兩退”正式登上歷史舞臺。為適應改革要求,牢牢抓住大學生在校期間的關鍵時期,各高校都在精準深入開展征兵宣傳教育等工作,積極推進春季征兵任務工作有序正常開展。
近年來的大學生征兵工作中,發展了一些情況,例如雖然大學生攜筆從戎,應征入伍的學生越來越積極,而且在各地武裝部反饋的數據顯示,在整個士兵兵源中的總占比呈逐年增高的趨勢,但是高校征兵過程中也出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在校大學生對于當兵的認識不足,國防意識淡薄,依法服兵役意識淡化,自身沒有參軍入伍的主觀積極性。第二,高校作為征兵宣傳工作主陣地,很多宣傳教育的途徑和手段相對落后,宣傳周期短、宣傳力度不夠、宣傳途徑單一,流于形式,導致宣傳效果不佳,學生沒有興趣關注參軍信息,忽視在校園內開展的國防教育類活動。另一方面學校對于國家的征兵政策和學校制定的優撫辦法沒有積極傳達給學生,學生不了解征兵政策和很多細節措施。第三,因為現在很多高校為學生打造的生活區、學習區、服務區的條件都很很優越,部分學生家庭環境也很殷實,導致在體檢過程中學生自身身體條件達不到應征入伍的標準,部分學生身體伴有高度近視、高血壓、體重超標、心肺功能較弱等情況,所以在征兵體檢環節就被醫療機構認定為身體素質不合格。第四,由于社會發展的速度較快,很多學生擔心退伍以后的學業完成問題,大多數擔心的都是退伍回到學校以后,自己的專業學分績點和課程如何能夠不影響。面臨畢業期間的自己的就業、學習生活是否會帶來諸多不可預料的問題等情況。更有少部分學生出現思想顧慮,不愿意參軍入伍,放棄了自己對軍營生活的夢想。第五,學校和所屬區域的武裝部、體檢醫療機構的協同機制不夠完善,配合機制運轉不暢,也會導致征兵工作推進有難度,預征效果不佳,學生上站體檢人數不多。第六,負責征兵工作的專職人員,學院學生輔導員對于有應征入伍意愿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沒有落到實處,大學生征兵工作沒有很好的融入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日常教育中去,沒有積極引導學生將個人發展和我國的國防事業、社會經濟發展緊密聯系起來,堅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弘揚正能量。
新時期國防建設的需要,國家高度重視高校大學生征兵工作,把切實做好征兵工作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高校作為學生成長成才德育人的主陣地,在征兵工作中要積極做好宣傳工作。落實各項應征入伍的優撫政策,不斷探索與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在這個網絡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充分利用融媒體手段實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育人目標。
高質量的征兵工作要做到“四個全面”,主要是指:“全方位組織,全覆蓋宣傳,全員聯動,全身心服務”。努力實現大學校園精準征兵,確保輸送優秀學生成為符合要求的高質量兵員。
高校積極落實“四個全面”,就是積極構建組織有序的引導動員體系;搭建符合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傳模式,實現國防動員強宣傳,國防教育宣傳有力度。拓展各項應征入伍優撫政策的宣傳渠道;進一步強化各類信息調度,在大學生征兵工作中做到征兵政策信息宣傳及時化,征兵措施引導精度化。學校需在征兵工作整個過程中多關注應征學生,做到真情關愛有溫度。
學校在征兵宣傳教育工作中要創新國防教育內容和形式,深入學生調研,認真思考宣傳的目的和方式,以鮮活生動的真實事例和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大學生積極投身軍營、建功立業,可以通過多樣的方式做好宣傳教育。
1.學校積極開展征兵宣傳動員會,組織構建發力有方的多維宣傳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動員活動來提升大學生思想認識。同時可以將在校退役大學生的參軍故事拍攝成宣傳記錄片,可以將學生自己的真實軍旅故事更直觀,更真切的表現出來,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愛國,愛軍,愛校的情懷,讓其它年級的學生進一步理解青年學子參軍入伍的崇高和光榮。
2.利用退伍學生成立學生社團組織,發揮社團組織對于學生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全方位服務學生。學生社團成員可以“過來人”的身份為有意向入伍的學生介紹大學生征兵工作流程,宣傳征兵工作,解讀國家和學校對于應征入伍學生的優撫政策和具體措施。通過他們的宣傳,幫助的軍旅路走得更加清晰順暢,積極在校園里傳遞著參軍報國的軍旅夢,營造攜筆從戎、參軍報國的良好校園氛圍。
3.扎實開展浸潤式國防動員和國防意識教育,厚植愛國主義。以榜樣力量助力學生揚帆遠航,切實發揮國防青年品牌文化作用,采取宣講的形式宣傳應征入伍對大學生的意義和重要性,號召有應征入伍意向的學生抓住機遇,奔赴軍營,用青春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生的華麗篇章。
4.學校和地方武裝部要精準指導服務,狠抓工作落實。專職從事征兵工作的教師和輔導員要及時將國家、省、市、區以及學校大學生應征入伍優撫政策推送全體適齡學生,通過大數據手段逐人核實了解應征意愿,建立詳細的工作臺賬,針對有參軍意向學生給予應征報名流程的專項指導和優惠政策解讀,及時為大學生解答疑惑。
5.學校應加強與征兵工作協作單位的長效機制建設,特別是學校與地方武裝部緊密協作,在重要的時間節點要超前謀劃抓部署,多措并舉,抓早、抓實、抓細征兵工作。加強與征兵體檢醫療機構的溝通,定期在學校內組織專項培訓,邀請醫學專家到校開展健康教育講座、沙龍。引導學生在校期間就積極引導學生增強身體素質,加強鍛煉,養成科學健康生活習慣。
堅持深化改革創新,高質量完成高校征兵工作就是要結合高校育人工作實際,不斷豐富教育內涵建設,創新宣傳教育工作渠道,構建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的國防理論與實踐教育,做好“四個全面”把握好“五個層面”,構建育人有效的價值引領體系。在征兵工作中要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制,切實增強征兵工作責任感,讓征兵責任“強”起來;不斷創新國防動員教育內容和形式,以鮮活生動的真實事例和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大學生積極投身軍營、建功立業,讓國防教育“活”起來;著力完善各類政策保障體系,落實征兵優撫政策,解決應征青年后顧之憂,讓應征入伍“暖”起來。
引導廣大有志青年學生投身軍營,大力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貫徹落實習近平強軍思想,把經過嚴格挑選的優秀青年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軍隊中去,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供更有活力的新鮮血液,為鑄牢中華民族的鋼鐵長城“添磚加瓦”,爭取在的征兵工作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努力為部隊輸送優質高質量兵員,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