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寶劍 于健
(1.東營華都置業有限公司,山東 東營 257000;2.東營市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中心,山東 東營 257000)
應掌握以下的變配電系統安裝技術要點:第一,施工準備。在變配電設備安裝前,對設備安裝位置進行測量標記,彈出高程控制線與水平控制線,根據施工需求,在設備安裝位置澆筑砼基座,檢查混凝土觀感質量,修補缺陷破損部位。隨后,對變配電設備的規格型號進行核查,開展試運行試驗,觀察設備是否存在隱性故障,退回存在質量缺陷的設備,將質量達標的設備投入安裝。第二,配電箱安裝。結合現場情況與建筑平面布局,遵循從內至外順序來布置配電箱布局方案,確定配電箱分布位置與安裝順序。隨后,對配電箱水平位置、豎直度進行測量校正,確定無誤后,安裝螺栓固定設備,要求配電箱動靜觸頭間隙偏差在允許范圍內,在斷路器分閘后將隔離觸頭調整至分離狀態,對配電箱采取保護措施,要求將設備啟閉狀態時的防護等級分別保持在IP20 與IP40 以上。最后,檢查配電箱柜和基礎槽鋼接地情況,分多項步驟完成接地操作,禁止施工人員強制連接,并對中性線以及接地接線端子采取保護措施,對配電箱柜內部線路與變電箱采取編號管理方式,避免出現線路混接等問題。第三,設置配用電源??紤]到供電電源是變配電系統乃至建筑電氣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市電停電等外部因素影響,在運行期間容易出現斷電事故,難以保證系統穩定運行。因此,需要在變配電系統中額外設置配用電源,根據工程設計要求與實際供電需求來設定單臺機組備用電源額定容量等技術參數。如此,在變配電系統運行期間出現斷電事故后,可以在一定時間內自動切換至備用電源,分批接入備用發電機組。
在應用防雷接地系統安裝技術時,首先,將接地網和防雷接地系統連接,檢測系統電阻值,根據所采取的接地方式來設定電阻額定值,在采取綜合接地方式時,要求系統電阻值不超過1Ω。其次,安裝防雷引下線,根據施工需求選擇使用鍍鋅接地引下線、銅材引下線、超絕緣引下線或是鍍銅接地引下線,或是將建筑結構中的主筋作為暗敷引下線,設置兩根及以上的14mm引下線,或是設置4 根及以上直徑為12mm 的引下線,無需對內敷引下線進行防腐處理,將主筋通過結構圈進行焊接處理,形成防雷均壓環,在引下線與地面間距1.5m 處作斷接卡子,設置鍍鋅彈簧墊圈。最后,在工程中安裝有TN-S 供電設備的施工背景下,需要通過PE 對各類金屬電線保護管進行集合接地處理,使用特定顏色對不同接地線與主鋼筋進行標記處理,避免接線錯誤。
在電纜敷設環節,提前做好線纜質量檢查工作,確定線纜與配套材料裝置質量達標后,再將線纜投入使用,避免因材料質量問題在電氣系統運行期間頻繁出現短路、斷路、釋放電弧等電氣故障。隨后,根據施工需要,選擇采取埋地敷設、頂管敷設或是支架敷設方式。其中,埋地敷設是將電纜在電纜溝內暗敷,要求將電纜穿管敷設,設置防腐層,將電纜溝深度控制在0.9m內,在電纜溝上方蓋設保護板,禁止埋地敷設裸裝電纜。頂管敷設是將電纜穿入保護套管內,在建筑頂部進行固定敷設,要求保護套管內徑在電纜外徑1.5倍及以上。支架敷設是在建筑結構中安裝一定數量的支架,使用卡子將電纜固定在支架上,將相鄰支架水平間距控制在1m 左右,將電纜卡距控制在1.5m左右。
在現代市政建筑工程中,往往選擇應用管內穿線技術,以減小外部環境因素對線路使用狀態與耐久性造成的影響。在應用這項技術時,提前將穿線箱盒埋設在建筑結構中,要求護口與護線套管排列整齊,預留出一定比例余量,清除箱盒表面與內部附著的灰塵污漬,將箱體內線芯長度保持在1.2mm左右即可,如果實際長度超過這一標準,則對線芯進行裁剪處理,避免因線芯過長而出現外露問題。同時根據施工需求選擇導線,在一般施工條件下,可選用BV-2.5mm2導線作為室內導線。隨后,施工人員檢查管路暢通情況,確定無誤后,開展穿帶線作業,使用細鋼絲作為帶線,將帶線一端彎折制成不封口圓圈,在管路內穿入帶線,于管路兩端使用鋼絲同時攪動帶線,將鐵絲端頭鉸接,以解決穿帶線受阻問題。最后,削去導線前端絕緣層,在帶線盤圈內插入線芯,在兩端協調開展穿導線作業,將穿入導線綁扎,在綁扎部位形成錐形過渡部位,根據導線敷設要求對導線進行剪斷處理,使用PVC 絕緣膠帶等材料對導線接頭部位進行包扎處理,對管內穿線成品采取保護措施。
在開關插座安裝環節,提前對燈具開關與插座安裝位置進行測量,根據施工情況來確定位置允許偏差值,對開關插座安裝位置進行測量校正。例如,在開關插座被成排布置在燈具或吊扇中心部位時,將位置偏差值控制在5mm內。而在一般施工條件下,將開關盒安裝位置偏差控制在50mm 內,將建筑門框與開關盒間距控制在150-200mm 區間范圍內。隨后,在安裝暗盒開關時,提前清理卡槽內部附著的灰塵雜物,保持安裝區域干燥潔凈狀態,對火、零、地線路進行編號標記處理,避免出現線路錯接問題而引發短路故障。同時,根據實際使用需求來確定開關插座安裝高度與種類,將明裝插座高度控制在1.5m 以上,在廚衛區域內所安裝開關插座上額外設置防水盒,對空調等大功率電器安裝專用插座并設置單獨走線。最后,對開關插座進行固定安裝,從出線孔內穿出底盒預留導線,將塑料臺與墻面緊密貼合,在墻面內打入螺栓進行固定,將開關插座方向位置擺正,蓋設裝飾板。
為有效落實電氣設備安裝技術方案,避免設備安裝質量與技術水準受到外部因素影響。因此,在工程建設期間,需要落實以下技術管理措施:第一,圖紙會審。遵循相關技術規范,結合現場施工情況,對施工圖紙與技術方案進行審查,重點檢查施工圖紙是否存在缺陷漏項問題,標記并修改技術方案中的不合理部位,如檢查電纜管線是否存在軟硬碰撞問題,生成碰撞檢查報告,對電纜管線的布局方案進行調整。第二,技術交底。將施工圖紙與技術方案為依據,組織開展技術交底工作,要求全體施工人員掌握電氣設備安裝操作要點與正確的工藝流程,如電氣設備安裝步驟、設備調試運行技術規范等,避免在出現違章操作與錯誤施工等不規范行為。第三,工序檢查。在工序交接環節,對上道工序施工成果質量進行檢查,發現與解決質量問題,在質量檢查通過后,辦理交接手續,進入下一道工序。例如,在機電管線敷設前,對預埋接線盒的安裝位置、固定程度、盒內潔凈情況進行檢查,如果存在盒內漏漿與位移問題,則清理接線盒內殘留浮漿與附著的灰塵污漬,根據標高控制線與水平控制線,對接線盒埋設位置進行測量校正,在必要情況下返工重做預埋接線盒,并做好相應的驗收記錄。
在市政建筑工程電氣設備安裝施工結束后,為發現全部的設備安裝質量通病與系統隱性故障,需要做好設備調試檢查工作,觀察電氣設備在不同工況條件下的運行狀況,判斷電氣設備安裝質量與系統運行狀態是否達到工程設計要求。例如,在變配電系統調試環節,提前對繼電器、盤柜、進線柜、配電箱等設備的外觀質量與安裝位置進行檢查,做好技術資料與人員設備準備工作。隨后,依次開展電氣設備高壓試驗、直流盤柜調試、中央信號系統調試、進線柜與母聯柜本體調試、交流二次保護回路調試、變壓器控制與微機系統遠控監測整組試驗等工作,將調試過程與結果記錄備份,按規范填寫試驗報告,要求調試數據真實準確,根據調試結果制定設備檢修方案或組織返工。
結語:綜上所述,為避免電氣設備安裝質量對工程整體質量造成的不利影響,預防和減少短路、漏電等電氣故障的出現,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因此,施工企業必須提高對電氣設備安裝施工技術的重視程度,詳細了解技術操作要點,貫徹落實各項技術要點與規范標準,以滿足現代市政建筑工程的建設需要,不斷提升施工水準,保證電氣設備安裝施工活動的順利開展。